64,212
次編輯
變更
员林大排
,無編輯摘要
[[File: 员林大排.jpeg|有框|右|<big> 员林大排</big>[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5-23/900/20160523004806.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60523004804-260405?chdtv 来自 中时电子报 的图片]]]
'''员林大排''',又称员林大排水沟、员林大[[排水道]],在历史上有不同称呼如台湾沟、鹿港溪、大武郡溪([[清朝|清代]]),为[[彰化县]]八堡圳灌溉水利系统之一。从日治时代到[[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各段经过加深、加宽和挖新水道取直整治,全长25.4公里,上游面宽53米,下游面宽102米主干流经社头乡、[[员林市]]、埔心乡、埔盐乡、福兴乡、[[鹿港镇]]等1市14乡镇,东界为八卦山,北边是八堡水利委员会第一圳,南边有八堡二圳与西沟,面积约1万9229公顷,排水与灌溉[[面积]]达2万2304公顷。员林大排在鹿港下游称为福鹿溪 <ref>[https://www.doc88.com/p-714686389041.html 鹿港溪(今员林大排水沟) ],道客巴巴,2012-3-10 </ref> ,原河道鹿港人俗称旧港沟(2018年彰化县政府开始鹿港溪重现动工),埔盐段又称台湾沟,埔心段又称柳沟(柳仔沟)。
==沿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战]]之后,台湾省水利局在员林设置工程处,打算依照日本的计划继续施工,但中华民国政府在治台初期预算不足,且有部分水利地未顺利收购,工程依然屡次中断,后来在民国四十年(1951年)台湾省政府编列预算且获得美援与农复会的贷款才使得工程能顺利进行,于[[民国]]四十四年(1955年)宣告完工,修筑到社头乡鸭母湳一带。完工之后,立有“员林大排水告成纪念碑”,由当时的台湾省政府建设厅水利局局长章锡授敬撰,台湾省八堡水利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功垂敬立。
[[台76线]]自[[国道三号]]中兴系统交流道分出,经八卦山隧道后沿员林大排两侧,以高架形式与员林大排的平面道路共构,在埔盐乡与国道一号交汇,续往西北通车至埔盐乡与福兴乡交界处之[[台19线]]彰水路埔盐交流道为止。往西终点至芳苑乡汉宝路段,因此路线引起地方争议而停摆10年未动工至今,目前暂时通行员林大排平面道路,可通往鹿港镇,并连接台61线西滨快速道路 <ref>[http://www.docin.com/p-339262412.html 台湾海峡员林大排员林大排],豆丁网</ref> 。
==柳桥晚眺==
<center>{{#iDisplay:j0954gcfwq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43 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