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93
次編輯
變更
谢少文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谢少文 | 外文名 = Samnel Zia | 图像 = File:谢少文.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谢少文
| 外文名 = Samnel Zia
| 图像 =
[[File:谢少文.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8%B0%A2%E5%B0%91%E6%96%87&src=tab_www&correct=%E8%B0%A2%E5%B0%91%E6%96%87&ancestor=list&cmsid=2331b6060aa0cadbbd144dee3e86c7b1&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7624932dbd7dfe8539c7d9ecc68318d2&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A2%E5%B0%91%E6%96%87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03年9月15日
| 出生地点 = 上海市
| 逝世日期 = 1995年7月20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谢少文'''(1903.9.15-1995.7.20)中国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开拓者<ref>
[http://mingjiabaike.com/doc-view-330.html 谢少文 ],名家百科,1995-07-20</ref>之一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xieshaowen.html 谢少文(中国科学院院士)_绍兴当代人物专题 ],博雅人物网</ref>。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
1921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6年获[[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少文在30-40年代主要研究传染病,50年代开始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70年代致力于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标准化,以促进免疫学在中国的发展。
==人物简介==
谢少文(1903.9.15-1995.7.20),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1921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6年获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30-40年代主要研究传染病,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
(1934)。50年代开始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70年代致力于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标准化,以促进免疫学在中国的发展。在60余年的教学、科研中,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
谢少文又名绍文,曾用英文名Samnel Zia。1903年9月15日出生于[[上海]],1919年,谢少文人苏州东吴大学医科预备班,两年后转入[[湖南]]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
192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谢少文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理住院医师。此后的5年间,他相继在内科、儿科、神经科、皮肤科和传染病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30年他升任内科总住院医师,1931年又担任了传染病学讲师,有一段时期还代替教授领导传染病组实验室工作。此间他已经开始发表有关疟疾、伤寒、痢疾等病的临床研究论文。
1932年,谢少文被推荐为研究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细菌学家秦瑟(Hans Zinsser)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了两年。1938年秦瑟教授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客座教授半年期间,指导他和魏曦等人制备组织培养立克次氏体疫苗,该疫苗在千余人中试用无不良反应。这证明死疫苗确有预防作用。
同时,谢少文开始专心从事微生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36年升任协和医学院细菌学襄教授,从此步入了他学术上的成熟期,研究成果甚丰。他从病原学入手,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流行控制,1932年发表中国人类布氏杆菌病流行的首篇报导。他从血清学诊断开始,制备抗原,改进诊断方法,在梅毒血清学、伤寒血清学、改进分离培养细菌及立克次氏体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对流行学的考古工作有所帮助。他在这一时期研制的双糖半固体细菌鉴别培养基,和梅毒玻片定量法、半量补体结合试验,直到1980年代仍为中国很多医院在检验工作中应用。
由于他的学术成就,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和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聘他为国外会员。1939年在国际微生物学会会议中,他担任立克次氏体组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医学会的终身会员。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谢少文转到天津妇婴医院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谢少文回到北平工作,任中央防疫处技正。194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复校,他即回校任教,并立即招收微生物学学科进修生,刻不容缓地为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直到1956年,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了近10年的主任教授、教授,并负责临床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工作3年,继续坚实地走着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出人才与出成果相结合的路子。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2年谢少文主持反细菌战东北调查团的实验室鉴定工作。1953年他任《微生物学报》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年,他访苏半年。回国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任了4年所长。1950年以后中国新建了许多院校,可是这些院校建立以后,谢少文及时响应卫生部的号召,与一些医学院校合办高级师资班,继之又组织了多次讲习班、进修班、专题讨论会等,并招收了一些研究生、进修生。他将后半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和编写教材之中。
1995年7月20日,谢少文在北京病逝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9c4dc512aldbpck.html 谢少文 简历 ],名人简历网</ref>。
==主要成就==
病原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1932~1935年,谢少文曾师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秦瑟教授,做了两年研究生,专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研究。1930年代,斑疹伤寒在世界范围内肆虐。要控制它,第一需要早期诊断,第二需要早期预防和治疗。在当时最可能做到的只有魏尔-费利克斯(Weil-Felix)二氏反应(曾译外斐氏反应)。在秦瑟实验室中已能取得比较大量的纯立克次氏体。在秦瑟教授指导下谢少文用抗原抗体吸收试验的方法,证明了Weil-Felix二氏反应所测出的是立克氏体的抗体,从而揭开了长期未解决的谜。
谢少文从改进血清学技术入手,力求不断缩短检验时间,不断提高阳性率,同时尽量节约检验药品与器材。他先后改进了鉴别白喉杆菌的含碲培养基、霍乱弧菌鉴别培养基和多种肠道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基,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培养结核杆菌需要的时间较长,他打破传统方法,先改用试管斜面培养和玻片涂片,然后再行液体培养基培养,经多年反复实验,使培养的阳性率提高,时间缩短。他根据罗氏双糖鉴别培养基改进而建立的双糖半固体鉴别培养基,可以在一支试管内同时快速地进行5种生物化学反应。1941年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后,立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
在谢少文的科研与临床活动中,预防观念体现得十分突出。1930年代,他以破伤风类毒素对孕妇进行免疫,而后检验脐带血中的抗毒素含量,证明抗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从而证明了免疫孕妇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教学思想与实践
学生时代的谢少文就重视而且提倡自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担任教师后谢少文更是着力探索符合医学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1989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总结我的教学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机体反应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在教学中表现为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我经常思考医学院的教师没有师范训练,只能是学生向老师学;但教师对其对象必须灵活安排,不能一成不变,特点是对于所教的材料,应当结合社会需要及时更新。""要做好医学生的教师,而且还要培养出与临床相结合的基础教师,除必须熟悉基础医学外,还要有临床经验。
1930年代他组织和参加过许多教学活动。有一次临床会议,讨论的是一例成年人原因不明的皮疹。师生们议论纷纷,但总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最后有一位儿科教授提出这是成年人患麻疹。直到大家看到患者口内的Koplik氏斑才恍然大悟。谢少文常以此为例向学生们说明,全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是多么重要。
谢少文主持或参与编写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材有十数种,主持或参与组织的各级各类专业普及、提高学习班不下20次。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文化大革命"中他虽受到了极"左"路线的迫害,但从不计较个人恩怨。1972年,当空气稍稍得到缓和,他便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各研究所开设"近代免疫学"讲座,同时还开设了"专业英语班",自己编写材料、打印讲义,并亲自录音、指定和批改作业。
从1950年到1966年他培养了4名研究生,11名进修生。1978年以后,他又培养了6名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
中国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50年,当平原省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毫不迟疑地带领3名学生到新乡协助创建卫生专科学校,从微生物学授课到实验室的建立和实验的安排,他都亲自动手,还为当地培养了两名师资。
1950年代初,谢少文在学习了巴甫洛夫学说之后,即指导研究生研究该学说与免疫学的关系。继而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的关系。在1963年的高级免疫进修班上,他突出了"神经-免疫的关联"这一内容。在他的启发下,白求恩医科大学杨贵贞教授开始主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研究,开辟了中国免疫学研究的一条新途径,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72年,他利用脱产半年学习中医理论的机会,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试图用辨证来分析免疫反应的种类。谢少文成了最早倡导建立辨证动物模型的人,启发了许多中医理论研究者。
谢少文还十分重视中药药效与免疫反应的研究。1960年代,他便开始观察单味中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以后,又指导学生对临床有效方剂(如过敏煎剂等)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力求找到更多的生物学指标。
谢少文一贯倡导免疫学理论研究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要为临床实践服务。因此他十分注重免疫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他曾极力推动一些细胞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如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皮肤试验、斑蝥诱发皮泡试验等。他还重视技术、方法的规范化,1981年组织制定了"T淋巴细胞玫瑰花试验全国统一流程"。
==任职经历==
1926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助理住院医师。
1930年 升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
1931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传染病学讲师。
1932~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襄教授。
1932~1934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研究生。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谢少文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8%B0%A2%E5%B0%91%E6%96%87&src=tab_www&correct=%E8%B0%A2%E5%B0%91%E6%96%87&ancestor=list&cmsid=2331b6060aa0cadbbd144dee3e86c7b1&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8a3f9d274b230da03d630422958bac1f&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275780-9609763.html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谢少文院士
}}
1939年 访问哈佛大学半年。
1942~1945年 在天津妇婴医院担任医疗工作,并与该院合办临床病理检验所。
1945~1947年 在北平任中央防疫处技正。
1947~1956年 复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主任教授、教授,并负责临床细菌及血清学检验工作3年。
1952年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1953~1966年 任《微生物学报》主编,后继续任常务编委。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1962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任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4年。
1962年起 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
1966年 任《微生物学报》常务编委。
1978年 组织建立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1981年 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第一届主编、《免疫学快报》主编。
1985年 任《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一届主编。
1987~1989年 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89年 继任《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二届主编。
1991年3月 被中国免疫学会授予名誉理事称号<ref>[http://mingjiabaike.com/doc-view-330.html 谢少文 ],名家百科</ref>。
==主要论著==
1 谢少文.实验细胞免疫学进展.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0.
2 谢少文,李在连.医学微生物学(英文).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2.
3 管远志,石镜,谢少文.E玫瑰花形成与猪淋巴细胞内cAMP水平的变化.中国科学(英文版),1982,1:62.
4 谢少文.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 林飞卿,谢少文,闻玉梅.传染与免疫.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 谢少文.我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的体会.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4(4):193.
7 谢少文.教学相长,不断前进.生理科学进展,1989,20(3):193.
8 谢少文,史敏言,顾方舟.免疫学基础.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1980.
9 谢少文,等.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人物评价==
谢少文谦虚好学。他在古稀之年还脱产半年学习中医基本理论,探索中医与免疫相关性研究的路子。他思维十分敏捷,密切注视国内外的学科发展动态,直至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查阅最新文献。他启发中国免疫学工作者的科研思路,帮助他们开辟一条条新的研究途径,比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研究等。他根据国内学术发展需要,适时倡议和领导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会,并积极推动建立中国免疫学会。《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都是在他的支持、领导下创办的。又曾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免疫学》(1983)。他还曾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会主任委员。1991年3月,中国免疫学会授予他名誉理事称号。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医学家]][[Category:教育家]]
| 姓名 = 谢少文
| 外文名 = Samnel Zia
| 图像 =
[[File:谢少文.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8%B0%A2%E5%B0%91%E6%96%87&src=tab_www&correct=%E8%B0%A2%E5%B0%91%E6%96%87&ancestor=list&cmsid=2331b6060aa0cadbbd144dee3e86c7b1&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7624932dbd7dfe8539c7d9ecc68318d2&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0%A2%E5%B0%91%E6%96%87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03年9月15日
| 出生地点 = 上海市
| 逝世日期 = 1995年7月20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谢少文'''(1903.9.15-1995.7.20)中国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开拓者<ref>
[http://mingjiabaike.com/doc-view-330.html 谢少文 ],名家百科,1995-07-20</ref>之一和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ref>[http://ren.bytravel.cn/history/2/xieshaowen.html 谢少文(中国科学院院士)_绍兴当代人物专题 ],博雅人物网</ref>。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
1921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6年获[[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少文在30-40年代主要研究传染病,50年代开始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70年代致力于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标准化,以促进免疫学在中国的发展。
==人物简介==
谢少文(1903.9.15-1995.7.20),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1921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26年获长沙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30-40年代主要研究传染病,在国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
(1934)。50年代开始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的联系。70年代致力于免疫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标准化,以促进免疫学在中国的发展。在60余年的教学、科研中,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
谢少文又名绍文,曾用英文名Samnel Zia。1903年9月15日出生于[[上海]],1919年,谢少文人苏州东吴大学医科预备班,两年后转入[[湖南]]湘雅医学院(现[[中南大学]])。
192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谢少文受聘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助理住院医师。此后的5年间,他相继在内科、儿科、神经科、皮肤科和传染病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30年他升任内科总住院医师,1931年又担任了传染病学讲师,有一段时期还代替教授领导传染病组实验室工作。此间他已经开始发表有关疟疾、伤寒、痢疾等病的临床研究论文。
1932年,谢少文被推荐为研究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细菌学家秦瑟(Hans Zinsser)教授的实验室工作了两年。1938年秦瑟教授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任客座教授半年期间,指导他和魏曦等人制备组织培养立克次氏体疫苗,该疫苗在千余人中试用无不良反应。这证明死疫苗确有预防作用。
同时,谢少文开始专心从事微生物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36年升任协和医学院细菌学襄教授,从此步入了他学术上的成熟期,研究成果甚丰。他从病原学入手,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流行控制,1932年发表中国人类布氏杆菌病流行的首篇报导。他从血清学诊断开始,制备抗原,改进诊断方法,在梅毒血清学、伤寒血清学、改进分离培养细菌及立克次氏体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对流行学的考古工作有所帮助。他在这一时期研制的双糖半固体细菌鉴别培养基,和梅毒玻片定量法、半量补体结合试验,直到1980年代仍为中国很多医院在检验工作中应用。
由于他的学术成就,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和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学会(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聘他为国外会员。1939年在国际微生物学会会议中,他担任立克次氏体组副主席。他还是中华医学会的终身会员。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关闭,谢少文转到天津妇婴医院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谢少文回到北平工作,任中央防疫处技正。194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复校,他即回校任教,并立即招收微生物学学科进修生,刻不容缓地为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直到1956年,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了近10年的主任教授、教授,并负责临床细菌学及血清学检验工作3年,继续坚实地走着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出人才与出成果相结合的路子。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1952年谢少文主持反细菌战东北调查团的实验室鉴定工作。1953年他任《微生物学报》主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年,他访苏半年。回国后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任了4年所长。1950年以后中国新建了许多院校,可是这些院校建立以后,谢少文及时响应卫生部的号召,与一些医学院校合办高级师资班,继之又组织了多次讲习班、进修班、专题讨论会等,并招收了一些研究生、进修生。他将后半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和编写教材之中。
1995年7月20日,谢少文在北京病逝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3/9c4dc512aldbpck.html 谢少文 简历 ],名人简历网</ref>。
==主要成就==
病原学方面的学术成就
1932~1935年,谢少文曾师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秦瑟教授,做了两年研究生,专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研究。1930年代,斑疹伤寒在世界范围内肆虐。要控制它,第一需要早期诊断,第二需要早期预防和治疗。在当时最可能做到的只有魏尔-费利克斯(Weil-Felix)二氏反应(曾译外斐氏反应)。在秦瑟实验室中已能取得比较大量的纯立克次氏体。在秦瑟教授指导下谢少文用抗原抗体吸收试验的方法,证明了Weil-Felix二氏反应所测出的是立克氏体的抗体,从而揭开了长期未解决的谜。
谢少文从改进血清学技术入手,力求不断缩短检验时间,不断提高阳性率,同时尽量节约检验药品与器材。他先后改进了鉴别白喉杆菌的含碲培养基、霍乱弧菌鉴别培养基和多种肠道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基,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培养结核杆菌需要的时间较长,他打破传统方法,先改用试管斜面培养和玻片涂片,然后再行液体培养基培养,经多年反复实验,使培养的阳性率提高,时间缩短。他根据罗氏双糖鉴别培养基改进而建立的双糖半固体鉴别培养基,可以在一支试管内同时快速地进行5种生物化学反应。1941年这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后,立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工作。
在谢少文的科研与临床活动中,预防观念体现得十分突出。1930年代,他以破伤风类毒素对孕妇进行免疫,而后检验脐带血中的抗毒素含量,证明抗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从而证明了免疫孕妇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教学思想与实践
学生时代的谢少文就重视而且提倡自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担任教师后谢少文更是着力探索符合医学科学规律的教学方法。1989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总结我的教学思想,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机体反应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在教学中表现为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我经常思考医学院的教师没有师范训练,只能是学生向老师学;但教师对其对象必须灵活安排,不能一成不变,特点是对于所教的材料,应当结合社会需要及时更新。""要做好医学生的教师,而且还要培养出与临床相结合的基础教师,除必须熟悉基础医学外,还要有临床经验。
1930年代他组织和参加过许多教学活动。有一次临床会议,讨论的是一例成年人原因不明的皮疹。师生们议论纷纷,但总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最后有一位儿科教授提出这是成年人患麻疹。直到大家看到患者口内的Koplik氏斑才恍然大悟。谢少文常以此为例向学生们说明,全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是多么重要。
谢少文主持或参与编写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材有十数种,主持或参与组织的各级各类专业普及、提高学习班不下20次。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文化大革命"中他虽受到了极"左"路线的迫害,但从不计较个人恩怨。1972年,当空气稍稍得到缓和,他便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各研究所开设"近代免疫学"讲座,同时还开设了"专业英语班",自己编写材料、打印讲义,并亲自录音、指定和批改作业。
从1950年到1966年他培养了4名研究生,11名进修生。1978年以后,他又培养了6名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
中国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1950年,当平原省向他发出邀请时,他毫不迟疑地带领3名学生到新乡协助创建卫生专科学校,从微生物学授课到实验室的建立和实验的安排,他都亲自动手,还为当地培养了两名师资。
1950年代初,谢少文在学习了巴甫洛夫学说之后,即指导研究生研究该学说与免疫学的关系。继而探讨神经系统与免疫的关系。在1963年的高级免疫进修班上,他突出了"神经-免疫的关联"这一内容。在他的启发下,白求恩医科大学杨贵贞教授开始主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研究,开辟了中国免疫学研究的一条新途径,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72年,他利用脱产半年学习中医理论的机会,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试图用辨证来分析免疫反应的种类。谢少文成了最早倡导建立辨证动物模型的人,启发了许多中医理论研究者。
谢少文还十分重视中药药效与免疫反应的研究。1960年代,他便开始观察单味中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以后,又指导学生对临床有效方剂(如过敏煎剂等)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力求找到更多的生物学指标。
谢少文一贯倡导免疫学理论研究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要为临床实践服务。因此他十分注重免疫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他曾极力推动一些细胞免疫学技术的应用,如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皮肤试验、斑蝥诱发皮泡试验等。他还重视技术、方法的规范化,1981年组织制定了"T淋巴细胞玫瑰花试验全国统一流程"。
==任职经历==
1926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助理住院医师。
1930年 升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
1931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传染病学讲师。
1932~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襄教授。
1932~1934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研究生。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谢少文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8%B0%A2%E5%B0%91%E6%96%87&src=tab_www&correct=%E8%B0%A2%E5%B0%91%E6%96%87&ancestor=list&cmsid=2331b6060aa0cadbbd144dee3e86c7b1&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8a3f9d274b230da03d630422958bac1f&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9275780-9609763.html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谢少文院士
}}
1939年 访问哈佛大学半年。
1942~1945年 在天津妇婴医院担任医疗工作,并与该院合办临床病理检验所。
1945~1947年 在北平任中央防疫处技正。
1947~1956年 复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主任教授、教授,并负责临床细菌及血清学检验工作3年。
1952年 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1953~1966年 任《微生物学报》主编,后继续任常务编委。
195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1956~1962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任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4年。
1962年起 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
1966年 任《微生物学报》常务编委。
1978年 组织建立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当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
1981年 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第一届主编、《免疫学快报》主编。
1985年 任《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一届主编。
1987~1989年 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1989年 继任《中国免疫学杂志》第二届主编。
1991年3月 被中国免疫学会授予名誉理事称号<ref>[http://mingjiabaike.com/doc-view-330.html 谢少文 ],名家百科</ref>。
==主要论著==
1 谢少文.实验细胞免疫学进展.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0.
2 谢少文,李在连.医学微生物学(英文).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2.
3 管远志,石镜,谢少文.E玫瑰花形成与猪淋巴细胞内cAMP水平的变化.中国科学(英文版),1982,1:62.
4 谢少文.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免疫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 林飞卿,谢少文,闻玉梅.传染与免疫.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6 谢少文.我在学习、教学和科研中的体会.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4(4):193.
7 谢少文.教学相长,不断前进.生理科学进展,1989,20(3):193.
8 谢少文,史敏言,顾方舟.免疫学基础.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1980.
9 谢少文,等.免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人物评价==
谢少文谦虚好学。他在古稀之年还脱产半年学习中医基本理论,探索中医与免疫相关性研究的路子。他思维十分敏捷,密切注视国内外的学科发展动态,直至耄耋之年仍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查阅最新文献。他启发中国免疫学工作者的科研思路,帮助他们开辟一条条新的研究途径,比如: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研究等。他根据国内学术发展需要,适时倡议和领导建立了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会,并积极推动建立中国免疫学会。《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都是在他的支持、领导下创办的。又曾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免疫学》(1983)。他还曾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会主任委员。1991年3月,中国免疫学会授予他名誉理事称号。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医学家]][[Category: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