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约翰·布朗

增加 58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约翰·布朗=| 圖像 = [[File: 布朗6约翰威廉.jpg|无框| 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img1imgsrc.gtimgbaidu.com/financeimage/picsc0%3Dshijue1%2C0%2C0%2C294%2C40/hv1/4sign=352a4cd9953df8dcb23087d2a57818fe/219/1176/76525249d000baa1cd11728b02f5ce0cc2fcc3cec2fd2cc7.jphttpsjpghttps://financewww.qqvcg.com/acreative/20121023/003706.htmg 808928452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800年5月9日-1859年12月2日
=='''约翰·布朗''' (美国政治家) ==
1859年发生的'''约翰·布朗'''起义, [[ 是美国人民群众试图用武装斗争消灭黑人奴隶制的一次英勇尝试 ]] [[ 约翰·布朗是这次起义领导人 ,故名 ]]
1800年,布朗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一个白人农民家庭。其父为废奴主义者,布朗从小受反奴隶制思想的熏陶。1856年曾参加堪萨斯内战,赢得胜利。1859年他领导美国人民在哈伯斯费里举行武装起义,要求废除奴隶制,并逮捕一些种植园主,解放了许多奴隶。他的起义最后被镇压,他被逮捕并杀害。大部分历史学家对他持肯定态度,包括作家爱默生及梭罗均称赞约翰·布朗。约翰·布朗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
===简介===
'''约翰·布朗'''(John Brown)(1800-1859),美国人,白人,约翰·布朗起义的发动者。
布朗的牺牲没有白费,在他死后两年(1861年),美国爆发了旨在推翻南部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在南北战争最后的几个月里,北方军的士兵们高唱:“约翰·布朗的精神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歌曲,势如破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
{{Infobox person| 姓名 = | 圖像 = [[File:约翰布朗44.jpg|无框|居中|缩略图|center|[http://binnao-pic.kingborn.org/forum/201606/04/231939zlaarvvumvraolvz.jpg http://www.binnao.com/thread-87464-1-1.html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 生成就===
'''约翰·布朗'''起义,(John Brown's Rebellion)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的反奴隶制的起义。约翰·布朗是这次起义领导人
1859年7月3日布朗等4人来到哈珀斯费里(哈普斯渡口),租赁一个农场,用以集结队伍,储存物资。10月16日夜间,布朗留下3人看守农场,等待命令,率领其余18人(其中有5名黑人)袭击哈珀斯费里。很快攻占了兵工厂和军械库,控制了市镇,同时在附近村子逮捕种植园主,解放了少数奴隶。17日,政府当局召集的民团陆续赶到起义地点。布朗等人被包围在兵工厂附近的消防工具间。战斗进行了一整天。当天夜间,R.E.李上校率领一支海军陆战队赶来,18日起义惨遭镇压。在战斗中起义者10人牺牲,连布朗在内有7人被俘。12月2日'''约翰·布朗'''就义,其他被俘者也先后被处以绞刑。
===后世影响===
[[《汤姆叔叔的小屋》]]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2005年以约翰·布朗的圣战为原型拍摄了[[《约翰·布朗的圣战》]]英文名称:John Brown's Holy War。
===人物介绍===
'''约翰·布朗'''(1800年5月9日-1859年12月2日),美国起义者、废奴主义者。
在敌人的法庭上,布朗大义凛然,他说:“我相信,像我所做的那样,为那些受人轻视的穷人们进行工作,并不是错误的,而是正确的。现在,如果认为有必要叫我为正义事业付出生命,把我的鲜血和我的孩子们的鲜血,以及千百万个奴隶的鲜血混合起来--我同意”。
===最后遗言===
'''布朗'''在就义前写下了他的最后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布朗'''的牺牲没有白费,在他死后两年(1861年),美国爆发了旨在推翻南部奴隶制度的南北战争。在南北战争最后的几个月里,北方军的士兵们高唱:“约翰·布朗的精神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歌曲,势如破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
===墓地===
'''约翰·布朗'''(1800.5.9-1859.12.)是美国内战前主张用武力解放奴隶的激进的废奴主义者。他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贫苦白人家庭,曾组织帮助奴隶逃亡北方获得自由的地下铁道运动,并积极参加堪萨斯内战,激烈反对奴隶制度。
1859年10月16日组织布朗武装起义,18日被俘,12月2日被处死,葬于纽约州普莱赛德湖附近。
===人物影响===
[[《美国的崛起》]]中的关于'''约翰·布朗'''起义的论述,载第九章19世纪上半期美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第二节围绕奴隶制问题的限制与反限制斗争[[《约翰·布朗起义》]]子目(第287-28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主要内容如下:在反对奴隶制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约翰·布朗起义。1858年5月8日,他在加拿大的安东尼奥省查塔姆召开秘密会议,有30多人参加,会上成立了以他为总司令的白人、黑人联合反对奴隶制的战斗组织,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合众国人民临时宪法和命令》]],并拟定了发动努力创造奴隶总起义的计划。1859年7月3日,布朗到达准备起义地点弗吉尼亚杰斐逊城附近的哈帕斯渡口,建立起义总指挥部。1958年10月16日夜,布朗率领21名白人和黑人起义,其中有他的5个儿子和5名黑人,目标是袭击哈帕斯渡口,占领了拥有10万以上强制的军火库,逮捕了种植园主和乔治·华盛顿的曾侄孙刘易斯·华盛顿上校,解放了附近的奴隶,准备进入弗吉尼亚山区建立自由人共和国。10月17日,罗伯特·李上校指挥一枝海军陆战队包围了起义部队。约翰·布朗身负重伤,弹尽粮绝,坚持作战,18日被俘,10人被害,其中有他的两个儿子。10月25日--11月2日,约翰·布朗在弗吉尼亚查尔斯受审,废奴派多方设法帮他越狱,均遭布朗拒绝。布朗托人转告他的战友说,他的死是会对于自由事业更有用途的。希望自己的行动能永远活在青年们的记忆里。
在'''布朗'''殉难的那一天,许多地方举行了游行示威,教会鸣钟为'''布朗'''祈祷。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现在世界上所发生的最大事件之一,是“由于布朗的死而展开的美国的奴隶运动。”恩格斯也预言:“无论如何,奴隶制,显然会这样或那样地很快完蛋。”布朗起义是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坚持用武装斗争先消灭奴隶制的典型,它为废奴运动指出了正确方向,体现了北方废奴运动和南方奴隶起义的结合,白人和黑人联合,冲破种族界限反对奴隶制度的革命精神,它象一把锋利的匕首刺进了奴隶主统治的心脏地区,鼓舞了黑人的解放斗争,把全国的废奴运动和反对奴隶制斗争推向高潮,为美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861年9月,词作家朱莉亚·沃德·豪创作《共和国之歌》,并以《约翰·布朗之歌》作副歌。内战后,约翰·布朗之歌成为激励北方的战歌。歌词中说:“约翰·布朗虽死,奴隶必将得自由,天上的群星慈祥地俯视茫茫大地。”“他的精神永不朽!”
===起义开始===
1859年10月16日深夜,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僻静农舍里,17个白人和5个黑人挎着手枪、腰刀,手拿长枪,个个神情激动,其中有位年过半百的白人脸色苍白,不停地咳嗽,显然是有病,但两眼却炯炯有神。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严肃地说“弟兄们!拿起武器,我们马上向哈泼斯渡口进军,为解放我们的黑人兄弟血战到底,要用鲜血和生命实现这个神圣的事业!”紧接着,这22个人出了农舍,迅速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这位老人就是约翰·布朗,美国废奴运动中的英勇战士。那么,什么是废奴运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19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历史状况。
这支仅有22人的小队伍,以无畏的精神勇猛地扑向哈泼斯,仅用了几个小时,他们便俘虏了全部驻军,控制了整个城镇,还擒获了当地的几个庄园主,派人把庄园里的黑奴都解放了出来。这时,闻讯赶来的军队包围了他们。布朗和战士们被困在军火库里。尽管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布朗'''的四个儿子。布朗依然没有屈服,他镇定地站在一个死去的儿子——华生身边,一只手紧握另一个即将死去的儿子——奥利弗的手,一只手还在拿枪向敌人射击。最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审讯===
“你是受谁的指使?”弗吉尼亚的州长怀斯厉声问布朗。“是上帝,是正义!”布朗满身是血,挣扎着站在怀斯面前昂然回答。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78名。
 
参考资料
 
1. 《大西洋月刊》: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 .[[《大西洋月刊》]] [引用日期2015-11-11]
1,9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