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宋祖陵

增加 1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宋祖陵 ''' ,位于中国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清苑区,包括宋三陵,宋僖祖赵朓的钦陵、宋顺祖赵珽的康陵、宋翼祖赵敬的靖陵。
宋祖陵为保定市清苑区的一个省级 [[ 文物保护单位 ]] ,类型为古墓葬,公布 [[ 时间 ]] 为1982年7月23日。2013年5月登录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
以前都称“宋三陵”,即:宋僖祖赵朓的钦陵、宋顺祖赵珽的康陵、宋翼祖赵敬的靖陵 《宋史·山陵志》载:“顺祖、翼祖皆葬幽州,至真宗始命迎奉二陵”, 幽州是一个历史地名,始设于西汉,历代都有变化。宋代时,幽州归辽国管辖,辽改幽州为南京,宋代则在旧幽州属地设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和燕山府路,均无幽州建制。《宋史》中的幽州是一个泛称,所含范围甚广。元代修《宋史》时沿用了过去的说法,主要指某个人的郡望。这段记载说明了宋顺祖、宋翼祖原葬幽州地区的事实,其真实地点就在保州,即今清苑县。
在确定赵 《[[ 皇室祖 史]]·山 志》载: 宋三 顺祖、翼祖皆葬幽州,至真宗始命迎奉二 陵” 真实 , 幽州是一个历史 点的过程中 名,始设于西汉 刘文质起了关键作用 历代都有变化 刘文质 宋代时 字士彬 [[幽州]]归辽国管辖 辽改幽 保塞人 为[[南京]] 简穆皇后从孙 宋代则在旧幽州属地设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和燕山府路 生于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4年),卒于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 均无幽州建制 历仕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是赵 皇亲 史》 中的 重要成员。刘文质生前与苏舜钦 幽州 挚友 一个泛称 刘文质死后,苏舜钦在 所含范围甚广。元代修 内园使连州刺 [[宋 知代州刘公墓志 ]] 中详细记载 时沿用 刘文质 过去 生平 说法 其中就涉及对赵宋祖陵 主要指某个人 记载。“保塞,皇家之故乡也 郡望 ”苏舜钦的 记载 非常重要,他所讲述的保塞为皇家故乡,无疑具有一定权威性。正因为如此,宋真宗“尝问保塞之旧”,在一道诏书中, 说明了 真宗甚至明确无误地向天下宣布:“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 之旧里。”此后,宋仁宗 、宋 神宗、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帝,先后下诏保护保州 陵。 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曾下诏将皇陵在 有基础上扩大占地2000亩,新增守园户360人,并免除了守园户 葬幽州地区 兵役 事实 还专门修建了专供皇陵祭祀的资果禅院,仅赡养僧徒的庙产 其真实地点 有1000多亩。可见 在保州 一千多年前的这片宋祖皇陵是何等气派 即今清苑县
金朝末年, 在确定赵 族后裔 室祖陵“宋三陵” 定路工匠都总管赵振玉在回顾其宗族 实地点 变迁时 过程中 说:“吾赵氏世居 刘文质起了关键作用。刘文质,字士彬,保州 保塞 简穆皇后从孙,生于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4年),卒于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历 迁大梁 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是赵宋皇亲中的重要成员 ”可见 刘文质生前与苏舜钦是挚友,刘文质死后 [[苏舜钦]]在《内园使连州刺史知代 祖陵在北宋 刘公墓志》 期以后 详细记载了刘文质的生平 ,其 规模越来越大,成为除巩县 中就涉及对赵 的记载。“保塞,皇家 外又一 故乡也。”苏舜钦的这条记载非常 重要 ,他所讲述 保塞为 皇家 故乡,无疑具有一定权威性。正因为如此,[[宋真宗]]“尝问保塞之旧”,在一道诏书中,宋真宗甚至明确无误地向天下宣布:“保州保塞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之旧里。”此后,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帝,先后下诏保护保州祖
宋代文集中也保留了大量关于“宋三陵”在保州的 据[[史书]] 记载 。仁 ,宋神 曾下诏将 祐年间 陵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占地2000亩 吴处厚上书称:“赵氏世为保州 新增守园户360 人, 而僖祖、顺祖、翼祖、宣祖皆生于河朔 并免除了守园户的兵役 以至太祖启运。”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七月,左侍禁雄霸路走马承受林伸言:“国朝上世 还专门修建了专供皇 [[祭祀]]的资果禅院 在保州保塞县东,犹有天子巷御城庄存焉 仅赡养僧徒的庙产就有1000多亩 其地与边吴淀相接无数十里 可见 颇为塘水所坏,乞下本处常完筑之。”据《韩琦家传》记载:“琦论塘水之害,亦以保塞 一千多年前的这片宋祖皇 寝为言 是何等气派
南宋孝宗淳熙三 金朝末 (公元1176年) 周辉 [[宋朝]]皇族后裔真定路工匠都总管赵振玉 出使金国 回顾其宗族的变迁 ,路过保州,曾专门到宋太祖故里去拜访 ,说:“ 国家上 吾赵氏 陵寝 居保塞,以仕迁大梁。”可见 皆在 保州 保塞县东三十里 祖陵在[[北宋]]中期以后 有天子巷御庄 其规模越来越大 亦号柳林庄,尚有宗室在焉 成为除巩县宋陵之外又一重要的皇家陵园
宋代文集中也保留了大量关于“宋三陵”在保州的记载。仁宗皇祐年间,吴处厚上书称:“赵氏世为保州人,而僖祖、顺祖、翼祖、宣祖皆生于河朔,以至太祖启运。”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七月,左侍禁雄霸路走马承受林伸言:“国朝上世陵寝,在保州保塞县东,犹有天子巷御城庄存焉。其地与边吴淀相接无数十里,颇为塘水所坏,乞下本处常完筑之。”据《韩琦家传》记载:“琦论塘水之害,亦以保塞陵寝为言。”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周辉在出使金国时,路过保州,曾专门到宋太祖故里去拜访,说:“国家上世陵寝,皆在保州保塞县东三十里,有天子巷御庄,亦号柳林庄,尚有宗室在焉。”  历代地方志丛书也记载了保州赵宋祖陵的情况。《大清一统志》卷一一载:“宋三陵,在清苑县东南,御城西北。”《 [[ 畿辅通志 ]] 》卷一六八《古迹·陵墓》载:“宋三陵在县东南御城西北。僖祖陵曰钦陵,顺祖曰庆陵,翼祖曰定陵。太平兴国中,以祖宗陵墓所在,因置保州。” ==参考文献==
112,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