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馆阁体

增加 24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馆阁体23.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2/76d13254aa7f41859f2f80224b74fb0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0435602_20325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馆阁体''',是清帝国朝廷公文的标准[[楷书]]书体,强调书写字形、大小、粗细的统一,字体乌黑、方正、光洁。清帝国[[科举]]也要求以馆阁体书写,不以标准馆阁体书写者无法进入翰林院。馆阁体对书写者的书法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也因其呆板而受到诟病。 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ref>[https://www.sohu.com/a/376136519_591969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94 馆阁体] ,搜狐,2020-02-27</ref>
台阁体的形成是在[[明朝]]初年,[[书法家]]沈度的楷书清秀婉丽,深受明成祖喜爱,并誉为“我朝王羲之”。朝廷的重要典籍皆委任沈度书写,于是当时的读书人纷纷效仿以迎合帝王的喜好。甚至当时的“台阁重臣”如[[杨士奇]]、杨荣、杨溥为皇帝起草昭告时,亦采用这种字体,号称“博大昌明体”,因为他们位居台阁,这种书体亦称为“台阁体”。到了清帝国[[康熙]]、[[乾隆]]年间,明帝国的台阁体演变成以乌黑,方正,光泽,大小如一为特征之馆阁体。
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亦要求以这种书体应考,故亦有称其为“干禄体”者。如清[[洪亮吉]]《江北诗话》一书记载:“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沈括]]《[[梦溪笔谈]]》亦云:“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也。”
馆阁体讲究黑、密、方、紧, 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朝|明]]、[[清朝|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在 科举试场上,使用这种 书体会令[[作品]]加分不少,后来由于用此种书体太多遂成必学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 <re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c65ef20101hbch.html 转蕴老文章,论馆阁体],新浪博客, 2013-11-26</ref>
==视频==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