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增加 9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 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埃及和 [[ 苏丹 ]] 的统治王朝,以其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为名,穆罕默德·阿里被视为现代埃及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又称为阿拉维王朝,这与 [[ 摩洛哥 ]] 的阿拉维王朝并没有关系。大部分王朝的统治者都冠有赫迪夫名号,故被时人称为“赫迪夫王朝”。该王朝的法鲁克一世是最后一位握有实权的国王,故又称 [[ 法鲁克王朝 ]]
==前言==
穆罕默德·阿里原本是 [[ 奥斯曼帝国 ]] 军里的一名阿尔巴尼亚裔军官,被派遣前往击退 [[ 拿破仑 ]] 在埃及的军队。在法军撤出后,穆罕默德·阿里集权并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于1805年承认他为埃及瓦利。
穆罕默德·阿里使埃及成为一股地区势力,并企图以此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后继者,构建他理想的 [[ 埃及 ]]
“我知道帝国正步向衰落……我将会在帝国的荒土上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远及 [[ 幼发拉底河 ]] [[ 底格里斯河 ]] 。”
在他的巅峰时期,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子 [[ 易卜拉 ]] 欣帕夏的确能威胁版图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并试图取缔奥斯曼王朝。大国的介入却阻止了他进军 [[ 君士坦丁堡 ]] ,并使他的统治限制在 [[ 非洲 ]] 一隅。穆罕默德·阿里在前期征服了苏丹,他的继承者对埃及的统治作进一步巩固及扩展,当中较为显著的是易卜拉欣帕夏的儿子伊斯梅尔帕夏。
==赫迪夫制及英占时期==
虽然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后继者以赫迪夫的称号取代地位较低的瓦利,但一直不获奥斯曼帝国朴特承认。直至1867年,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正式认可伊斯梅尔帕夏及其后继者使用赫迪夫这称号。与父亲对抗朴特的方针有所不同,伊斯梅尔在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以巴结和贿赂的方法强化王朝在埃及和苏丹的地位,使奥斯曼帝国承认埃及和苏丹的实际独立。1879年,奥斯曼帝国与 [[ 欧洲 ]] 势力串谋罢免伊斯梅尔,扶植陶菲克帕夏。三年后,埃及和苏丹的独立地位仅是象征形式,英国入侵并占领了埃及,表面上支持陶菲克对抗艾哈迈德·阿拉比的 [[ 民族主义 ]] 运动。名义上,赫迪夫仍统治埃及和苏丹,权力却落在英国高级专员上。
为了抵御埃及人, [[ 英国 ]] 宣布英埃共管苏丹,使地区变成由埃及和英国共同管治,破坏了埃及的完整。这受到埃及人的反对,包括埃及政府及公众,他们坚持于“尼罗河河谷一体”。这一直成为英国与埃及的争端及引起了敌视,直至1956年苏丹独立。
==苏丹制及王国==
1914年,赫迪夫阿拔斯二世在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里与奥斯曼帝国并肩作战,加入同盟国。阿拔斯二世遂遭到英国罢免,由叔叔侯赛因·卡米勒继任。奥斯曼帝国在名义上对埃及和苏丹的主权至此终止,侯赛因宣布成为埃及苏丹,埃及和苏丹成为英国保护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英国于1922年正式承认埃及独立。 [[ 侯赛因 ]] 的继承人福阿德一世开始使用国王的名号。虽然如此,英国依然占据并干预埃及和苏丹的事务。英国持续剥夺埃及对苏丹的控制权。国王及民族主义都无法忍受,埃及政府于是强调福阿德一世及其子法鲁克一世是“埃及和苏丹国王”。
==王朝崩解==
在法鲁克一世统治时期,民族主义分子对英国的侵占、皇室的腐败无能及第一次 [[ 中东战争 ]] 日渐不满。这些因素导致了法鲁克一世地位不保及为革命埋下伏线。1952年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被迫逊位,王位让予他的六个月大幼儿福阿德二世,国家政务实际由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运动主理。年幼的国王就位不足一年,于1953年6月18日被纳赛尔废除帝制,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结束一百五十年统治。 ==参考文献==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