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4世纪

增加 12,70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4世纪是指301年1月1日至4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 ==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 * '''科学技术''' * '''战争与政治''' ** 301年…”
4世纪是指301年1月1日至4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

== 重要事件、发展与成就 ==

* '''科学技术'''


* '''战争与政治'''
** [[301年]],[[聖馬利諾]]建國。
** [[304年]],[[十六國]]時期開始。
** [[307年]],[[中国]][[晉元帝|司马睿]]南迁[[南京|建康]]。
** [[307年]],[[才禄一世|圣才禄一世]]成为[[教宗|罗马主教]]。
** [[308年]],[[八姓入闽]]。[[匈奴]]大單-{于}-[[劉淵]]稱帝,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
** [[311年]],[[匈奴]]攻陷[[洛陽]],史稱[[永嘉之亂]]。
** [[313年]],[[祖逖]]開始北伐。
** [[313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发布[[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米兰敕令]]。
** [[316年]],[[西晉]]滅亡。
** [[317年]],[[司馬睿]]在[[建康]]稱晉王,重建[[晉朝]]([[東晉]])。
** [[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笈多王朝]]。
** [[330年]],[[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定都「[[君士坦丁堡]]」。
** [[364年]],[[罗马帝国]]将[[美索不达米亚]]放弃给[[波斯]]。
** [[383年]],[[淝水之战]]:东晋击退前秦的攻击。
**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

* '''天灾人祸'''

* '''文化娱乐'''
** [[325年]],[[罗马帝国|羅馬]]禁止[[角斗士]]表演。
** [[366年]],[[敦煌]][[莫高窟]]第一個石窟開鑿。
** [[394年]],[[狄奧多西一世]]废除[[奥运会]]。


* '''社會與經濟'''

* '''疾病与医学'''

* '''环境与自然资源'''
** [[400年]],[[居維象]]在[[厄瓜多]]滅絕
* '''宗教與哲學'''
** [[304年]],[[亚美尼亚]]接受[[基督教]]作为国教。
** [[306年]],任命第一位Nisibis[[主教]]。
** [[313年]],罗马[[君士坦丁一世|康斯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合法化。
** [[314年]],Gregory the Illuminator成功地使亚美尼亚的Tiridates三世及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国王Urnayr接受基督教。
** [[325年]],[[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尼西亞信經]]》被确定。
** '''[[327年]],[[君士坦丁一世|康斯坦丁大帝]]在临终前不久受洗;Nino成功地使[[格鲁吉亚]]国王伊比利亚的米立安三世接受基督教。
** [[328年]],Frumentius到[[埃塞俄比亚]]传播福音。
** [[333年]],埃塞俄比亚国王Ezana of Axum定[[基督教]]为官方宗教。
** [[334年]],任命第一位Transoxiana的Merv[[主教]]。
** [[340年]],Ulfilas开始在今[[罗马尼亚]]的哥特人中间工作。
** [[350年]],2名年轻的[[基督徒]]在[[红海]]遭遇海难,成为[[埃塞俄比亚]]宫廷奴隶,得到自由传讲[[福音]],他们的见证诞生了[[科普特教会]]。
** [[354年]],西奥菲勒斯称在印度访问基督徒;Philostorgius提及在也门南面[[阿拉伯海]]的索科特拉岛上的[[基督徒]]团体。
** [[364年]],[[老底嘉大公會議]]({{link-en|Council of Laodicea|Council of Laodicea}})决定[[基督教]]教条和《[[圣经]]》的内容。
** [[364年]],[[汪达尔人]]在皇帝[[Valens]]统治时期皈依基督教。
** [[370年]],Ulfilas将[[圣经]]翻译成西哥特语,这是第一次专门为[[传教]]目的而翻译圣经。
** [[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
** [[38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 [[382年]],[[耶柔米]]受委托将[[圣经]]翻译成[[拉丁语]]。
** [[386年]],[[奥古斯丁]]接受基督教。
** [[390年]],[[景教]][[传教士]]Abdyeshu(Abdisho)在[[巴林]]岛建造一座[[修道院]]。
** [[397年]],Ninian向[[苏格兰]]的南皮克特人传福音。
** [[399年]],[[法顯]]和尚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
** [[400年]],Hayyan在波斯边境的Hirta接受基督教后,在[[也门]]开始传教。


=== 艺术家 ===

== 各地主要政權 ==
以下是公元4世紀世界各地主要政權:
{| class="wikitable" | style="align: left; margin: 0px"
<!--{ border="1" -->
|-
| 政權名稱 || 朝代/時期 || 政權領導人 || 備註
|-
| [[日本]] || [[古墳時代]] || [[應神天皇|來紗別尊]] <br>[[仁德天皇|大鷦鷯尊]] ||
|-
| rowspan=2|[[新羅]] || -{朴}-王朝 || [[基臨尼師今]] <br>[[訖解尼師今]]||
|-
| 金王朝 || [[奈勿麻立干|金樓寒]] || 356年金樓寒建立本王朝。
|-
| [[高句麗]] || 高王朝 <br></small>丸都・國內時代<small> || [[烽上王]] <br>[[美川王]] <br>[[故國原王]] <br>[[小獸林王]] <br>[[故國壤王]] <br>[[好太王|廣開土好太王]] ||
|-
| [[百濟]] || 扶餘王朝 || [[汾西王]] <br>[[比流王]] <br>[[契王]] <br>[[近肖古王]] <br>[[近仇首王]] <br>[[枕流王]] <br>[[辰斯王]] <br>[[阿莘王]] ||
|-
| rowspan=19|[[中國]] || [[西晉]] || [[司馬衷]] <br>[[晉懷帝|司馬熾]] <br>[[晉愍帝|司馬鄴]] ||
|-
| [[東晉]] || [[晉元帝|司馬睿]] <br>[[晉明帝|司馬紹]] <br>[[晉成帝|司馬衍]] <br>[[晉康帝|司馬岳]] <br>[[晉穆帝|司馬聃]] <br>[[晉哀帝|司馬丕]] <br>[[晉廢帝|司馬奕]] <br>[[晉簡文帝|司馬昱]] <br>[[晉孝武帝|司馬曜]] <br>[[晉安帝|司馬德宗]] ||
|-
| [[成汉]] || [[李雄]] <br>[[李班]] <br>[[李期]] <br>[[李寿]] <br>[[李势]] || rowspan=16|[[五胡十六國]]:[[匈奴]]、[[鮮卑]]、[[羯]]、[[羌]]和[[氐]]。
|-
| [[前赵]] || [[刘渊]] <br>[[刘和]] <br>[[刘聪]] <br>[[刘粲]] <br>[[刘曜]] ||
|-
| [[后赵]] || [[石勒]] <br>[[石弘]] <br>[[石虎]] <br>[[石世]] <br>[[石遵]] <br>[[石鉴]] <br>[[石祗]] ||
|-
| [[冉魏]] || [[冉闵]] ||
|-
| [[前燕]] || [[慕容皝]] <br>[[慕容儁]] <br>[[慕容暐]] ||
|-
| [[后燕]] || [[慕容垂]] <br>[[慕容宝]] <br>[[慕容盛]] ||
|-
| [[西燕]] || [[慕容泓]] <br>[[慕容冲]] <br>[[段随]] <br>[[慕容顗]] <br>[[慕容瑶]] <br>[[慕容忠]] <br>[[慕容永]] ||
|-
| [[南燕]] || [[慕容德]] ||
|-
| [[前秦]] || [[苻健]] <br>[[苻生]] <br>[[苻坚]] <br>[[苻丕]] <br>[[苻登]] <br>[[苻崇]] ||
|-
| [[后秦]] || [[姚苌]] <br>[[姚兴]] ||
|-
| [[西秦]] || [[乞伏国仁]] <br>[[乞伏乾归]] ||
|-
| [[前凉]] || [[张轨]] <br>[[张寔]] <br>[[张茂]] <br>[[张骏]] <br>[[张重华]] <br>[[张耀灵]] <br>[[张祚]] <br>[[张玄靓]] <br>[[张天锡]] ||
|-
| [[后凉]] || [[吕光]] <br>[[吕绍]] <br>[[吕纂]] ||
|-
| [[南凉]] || [[秃发乌孤]] <br>[[秃发利鹿孤]] ||
|-
| [[西凉]] || [[李暠]] ||
|-
| [[北凉]] || [[段业]] ||
|-
| [[北魏]] || [[拓跋珪]] ||
|-
| [[焉耆]] || || ||
|-
| [[龜茲]] || || ||
|-
| [[鄯善]] || || ||
|-
| [[于闐]] || || ||
|-
| [[疏勒]] || || ||
|-
| [[烏孫]] || || ||
|-
| rowspan=2| [[占城]] || 第一王朝 || [[區連]] || rowspan=2|約336年,范文推翻第一王朝, <br>建立第二王朝。
|-
| 第二王朝 ||
|-
| [[扶南]] || || ||
|-
| [[直通]] || || || 1057年為蒲甘所滅。<ref>《世界歷史政權概覽》86頁 周家發編 (ISBN 962-8853-10-4)</ref>
|-
| [[迦摩缕波|迦摩縷波]] || {{link-en|瓦曼王朝| Varman dynasty}} || Pushyavarman <br>Samudravarman <br>Balavarman || 位於印度[[阿薩姆邦|阿薩姆]]地區。
|-
| [[尼泊爾]] || [[李查維王朝]] || ||
|-
| [[摩揭陀]] || [[笈多王朝]] || [[旃陀羅笈多一世]] <br>[[沙摩陀羅笈多]] <br>[[旃陀羅笈多二世]] || 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建立本王朝。
|-
| rowspan=2|[[沙哈拉塔]] || Chastana世系:|| 維斯瓦辛哈 ||
|-
| Rudrasimha II 世系 || 魯陀羅辛哈二世 <br>耶索達曼二世 <br>魯陀羅達曼二世 <br>魯陀羅森納三世 <br>辛哈森納 <br>魯陀羅森納四世 <br>{{link-en|魯陀羅辛哈三世|Rudrasimha III}} || 約395年為摩揭陀所滅。
|-
| {{lang|en|突厥沙希}} || || || 今巴基坦西北部。
|-
| [[伐迦陀迦|伐卡塔卡]] || || Pravarasena I <br>Rudrasena I <br>Prithvisena I <br>Rudrasena II <br>Divakarasena ||
|-
| {{link-en|薩蘭卡耶納|Salankayana}} || || 哈斯蒂跋摩一世 || 約300年,哈斯蒂跋摩在文吉(Vengi)建主政權, <br>為{{lang|en|帕拉瓦}}的附庸國。
|-
| {{lang|en|帕拉瓦}} || || Skandavarman <br>Visnugopa <br>Kumaravishnu I <br>Skandavarman II <br>Viravarman || 約315年建立本王國。
|-
| [[潘地亚|潘地亞]] || || || 約920年為朱羅所滅。
|-
| [[朱羅王朝|朱羅]] || 空位期 || ||
|-
| [[哲罗|哲羅]] || 早期君主 || ||
|-
| [[Kadamba Dynasty]] || 統一時期 || {{link-en|馬尤拉薩摩|Mayurasharma}} <br>Kangavarma <br>Bagitarha || 約340年馬尤拉薩摩建立本政權。
|-
| [[西恒伽王朝|西恆伽]] || || 康伽尼跋摩·馬德哈瓦<br>Madhava <br>Harivarman || 約350年康伽尼跋摩·馬德哈瓦建立本政權。
|-
| [[阿努拉德普勒王國|阿努拉德普勒]] || 第一蘭巴建納王朝 || Mahasena <br>Sirimeghavanna <br>Jettha Tissa II <br>Buddhadasa <br>Upatissa ||
|-
| [[貴霜帝國|貴霜]] <br>([[月氏|大月氏人]])|| 分裂時期 || Chhu <br>Shaka I <br>Kipunada ||
|-
| [[花剌子模]] || 阿夫里格王朝 || || 古稱火尋或貨利習彌。
|-
| 費爾干納([[大宛]])|| || || 約820年代為薩曼所滅。
|-
| 第二波斯帝國 || [[薩珊王朝]] || [[納塞赫]] <br>[[荷姆茲二世]] <br>[[沙普爾二世]] <br>[[阿爾達希爾二世]] <br>[[沙普爾三世]] <br>[[巴赫拉姆四世]] <br>[[伊嗣埃一世]] ||
|-
| [[高加索伊比利亞王國|高加索伊比利亞]] <br>(卡特利人)|| [[格魯吉亞君主列表|庫思老王朝]] || [[米利安三世]] <br>[[紹爾瑪格二世]] <br>[[瓦拉茲-巴庫一世]] <br>[[米爾達特三世]] <br>[[瓦拉茲-巴庫二世]] <br>[[提爾達特]] ||
|-
| {{link-en|拉齊卡|Lazica }} <br>(拉齊人)|| || || 在原[[科爾基斯]]地區建立政權。
|-
| [[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高加索。阿爾巴尼亞]] || || || 252年-253年間被薩姍征服,成為附庸國。
|-
| [[亞美尼亞王國|大亞美尼亞]] || || || [[384年]]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西部迅即成為<br>羅馬行省;東部王國於[[428年]]被薩珊吞併。
|-
| [[拉赫姆王國|拉赫姆]] || || 卡伊斯一世 <br>Aus ibn Qallam <br>阿姆魯二世 <br>卡伊斯二世 ||
|-
| {{link-en|伽珊|Ghassanids}} <br></small>(古南阿拉伯人)<small>|| || 哈里斯一世 <br>Jabalah I <br>哈里斯二世 <br>老蒙齊爾一世 <br>al-Aiham <br>小蒙齊爾二世 <br>努曼一世 <br>阿姆魯二世 <br>Jabalah II <br>Jafnah II <br>努曼二世 <br>努曼三世 ||
|-
| [[Himyarite Kingdom|希木葉爾]] || 第二王國 || ||
|-
| [[博斯普鲁斯王国|博斯普魯斯]] || 阿斯佩格斯王朝 || || [[342年]]為[[東哥特]]或[[匈人]]所滅。
|-
| rowspan=4 | [[羅馬帝國]] ||四帝共治|| [[戴克里先]] <br>[[馬克西米安]] <br>[[伽列里烏斯]] <br>[[君士坦提烏斯一世]] <br>[[塞維魯二世]] <br>[[馬克森提烏斯]] <br>[[李錫尼]] <br>[[馬克西米努斯]] <br>[[瓦萊里烏斯·瓦倫斯]] <br>[[馬提尼安努斯]] <br>[[君士坦丁一世]] ||政府分為東、西兩部。
|-
| [[君士坦丁王朝]] || [[君士坦丁一世]] <br>[[君士坦丁二世]] <br>[[君士坦提烏斯二世]] <br>[[君士坦斯一世]] <br>[[馬格嫩提烏斯]] <br>[[尤利安]] <br>[[約維安]] ||
|-
| 瓦倫丁尼安王朝 || [[瓦倫丁尼安一世]] <br>[[瓦倫斯]] <br>[[普羅科皮烏斯]] <br>[[格拉蒂安]] <br>[[瓦倫丁尼安二世]] <br>[[馬格努斯·馬克西穆斯]] <br>[[弗拉維烏斯·維克托]] <br>[[歐根尼烏斯]] ||
|-
| 狄奧多西王朝 || [[狄奧多西一世]] || 狄奧多西重新統一帝國;狄奧多西臨終前,<br>把羅馬帝國分給兩個兒子,羅馬正式分裂為西、<br>東羅馬帝國。
|-
| [[西羅馬帝國]] || || [[霍諾里烏斯]] ||
|-
| [[拜占庭帝國]] <br>(東羅馬帝國)|| || [[阿卡狄奧斯]] ||
|-
| [[西哥特]] || {{link-en|Balti dynasty|Balti dynasty}} || [[阿拉里克一世]] ||
|-
| [[阿克蘇姆]] || 所羅門王朝 || ||
|-
| [[庫施]] || 麥羅埃政府 || || 約355年為阿克蘇姆所滅。
|-
| {{link-en|諾巴|Nobatia}} || || || 4世紀中葉諾巴人在東蘇丹北部建立本基督教王國。
|-
| {{link-en|穋庫拉|Mukuria}} || || || 於4世紀在北蘇丹及南埃及興起本政權。
|-
| [[迦納帝國|迦納]] || [[柏柏爾人|柏柏爾王朝]] || ||
|-
| [[提奧提華坎]] || || || 位於墨西哥。
|-
| {{link-en|莫奇|Moche}} || || ||
|}

== 參考文獻 ==
112,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