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打成戏

增加 7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打城戏''',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土戏。流行于闽南泉州、普江、南安、龙海、淖州以及厦门、同安等地区,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 "打城"仪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忏、做功德超度亡灵圆满的最后一天举行的,叫"打桌头城"。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再后为适应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节目,从宗教仪式圈子里跳出来,开始在民间丧仪、孟兰盆会和水陆大醮上演出。 打城戏艺术上受泉州民间艺术的哺育,提线木偶戏对它的影响尤深。早期的音乐、唱白以及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后期武戏受京剧的影响,较多采用京戏的武技表演;文戏则吸收了梨园戏和高甲戏的某些科步动作来丰富自己。<ref>[http://shop.bytravel.cn/produce4/dachengxi.html 打城戏] , 博雅特产网 </ref>
2008年6月7日,打城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Ⅳ-114。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获得"打城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File:打成戏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打城戏戏班的真正形成是1905年。泉州开元寺和尚超尘、圆明为了招揽法事,合资购置行头道具,以演戏的道士为基本演员,又吸收 "香花和尚"(吃荤)参加, 聘请泉州木偶戏艺人传授整套《目莲戏》,组成一个半职业性质的戏班,叫"大开元班"。吸收木偶戏的曲调作为演出的音乐,并由广场搬上舞台。不久,戏班主圆明与超尘,各自分开组班。超尘仍旧主持"大开元班";圆明另行组织的"小开元班"。1902年,晋江县小兴元村的做法事兼演戏的道士,组织了一个"小兴元班"。"小兴元"活跃在晋江、石狮、东石、英林一带,班主为道士,故俗称"道士戏";而"小开元"则流行于泉州、惠安、南安及晋江等地,因其班主是和尚,所以叫做"和尚戏"。建国后统称为打城戏。<ref>[https://dy.163.com/article/EQFRA0GN0541AE9T.html 历尽沧桑的闽南打城戏] ,网易 2019-10-02 </ref>
抗日战争时期,厦门等地沦陷,达成吸引艺人星散而渐衰落,直至1949年后,才得以复苏。小兴源班与小开元班因演员被抓壮丁而散伙。抗战胜利后,小开元班复办。民国36年(1947年),晋江青阳镇洪金水组建"赛龙章班",南安县洪赖镇成立打城戏业余剧社,打城戏进一步发展,以"小兴源班"与"小开元班"为最有名,两班经常对台竞技。
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广大群众的呼吁、老艺人吴天乙的积极策划以及有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打城戏终于1990年初以民间职业剧团形式重新组建,使这朵福建剧苑中奇特的品种又绽开新颜。1991年1月,在中国南戏暨目连戏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打城戏剧团为大会作了开台仪式表演,演出《龙女试雷有声》。并先后参加泉州第二、三届"威远楼之夏"戏剧展演和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仿古祭海演出活动。
 
然而,久经磨砺的打城戏并没有因此而日渐衰落,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再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2003年10月,经中国剧协推荐,打城戏代表国家赴伊朗德黑兰参加第十二届亚洲艺术戏剧节,上演了打城戏传统剧目《目连救母》。剧场座无虚席,连行人道也站满观众,看到精彩的表演处,爆发出热烈掌声。中国驻伊朗大使刘振堂上台向演员祝贺。
==文化特征==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21cr5sbsj0867xq4swe|480|270|qq}}<center> 题目打城戏-心系城</center>{{#iDisplay:m0821cr5sbsa0913lavbul|480|270|qq}}<center> 泉州打城戏以武戏见长,剧 因此进行融合</center>
</center>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