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莫雷阿航空1121号班机

增加 263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是次航班的机长是53岁的法属波利尼西亚人Michel Santeurenne,有着3514.5小时的飞行时间,包括从2007年5月14日开始在莫雷阿航空工作的110.3小时时长。事故发生时,他只在莫雷阿航空工作了三个月。在一般情况下,莫雷阿航空都只需要一名[[飞行员]],所以当天Santeurenne机长也将在没有其他飞行员的情况下飞完这趟短途航班。
这条从莫雷阿岛至塔西提岛的航线是[[世界]]上最短的航线之一——从起飞到降落只需7分钟——以及一天40至50趟的班期。在2007年8月9日这一天,由F-OIQI来负责这条线路。飞机在刚过中午时起飞,按照目击者的说法,当它爬升至400英尺时,机鼻突然向下,没有任何预兆的冲进了[[大海]],机上的20个人——包括19名乘客和机长全部遇难 <ref>[https://v.qq.com/x/page/w0301s506rk.html 空中浩劫:莫雷阿航空1121号班机0523],腾讯视频,2016-5-20</ref>
==调查==
此外,在第二次打捞的残骸提供重大线索。飞机后方控制界面由四个不同的线缆--两个是控制俯仰(上下控制),而另外两个控制偏航(左右方向舵控制)。每根线缆由[[金属]]线捆绑一起以加强强度。这四个线缆都在第二次打捞寻获并受损,但其中三个线缆--两个偏航线缆和上行俯仰线缆--的断裂处是凸凹不平,而边缘部严重磨损,这些发现都显示这些线缆都在坠毁时折断的,但控制下行俯仰线缆磨损程度和另外三个不同,并由此推断此线缆于飞机失事前折断,亦是飞机失事的原因。
莫雷亚航空的其他同型飞机的线缆都是采用[[碳钢]]制造;而失事客机则是莫雷亚航空第一架采用不锈钢线缆的客机,其目的是为了应付长时间飞行当地海洋性气候环境下,避免高盐分的空气影响导致线缆被腐蚀。可是不锈钢缆比一般线缆不耐磨 <ref>[http://www.tipskill.com/post-404.html 《天境之劫-莫雷阿航空1121号班机空难],TipSkill药学博客,2014-02-22</ref> ,而莫雷亚航空的机队一天内通常需要执行40-70个航班,频密的起降可导致不锈钢缆快速耗损。更甚者,当莫雷亚航空的飞机停留于另一航点--规模较大的大溪地[[国际机场]]时,面对大型喷射客机的喷流而当地机场却没有提供保护屏障,令肇事客机长时间暴露于喷射尾流,从而加速损耗钢缆。调查人员相信,失事客机在执行1121号班机时,该问题钢缆已被磨蚀得仅剩两至三条钢丝支撑著,当飞机起飞至400呎巡航高度时,机长收起了[[襟翼]],虽然这个力度不算很大,却足以让早已磨蚀严重的[[钢缆]]不胜负荷而折断,机长此时已经无任何方法拯救[[飞机]]。
==视频==
111,1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