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洋海墓群

增加 9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洋海墓群 ''' 位于中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夏村、吐鲁番盆地 [[ 火焰山 ]] 南荒漠戈壁地带。墓地分三区。一区位于西部,东北西南向,南部略宽,从南向北逐渐变窄,中部宽45米,南北长350米,面积1.575公顷。有墓葬1000余座。二区位于一区以东,东北西南向,呈长方形,长300米,宽80-100米,面积2.58公顷。有墓葬1500余座。三区位于二区以南,南北向,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 [[ 积1积]]1.5公顷。有墓葬500座左右。
墓葬均为先挖竖穴,墓口有蓬盖物。年代衔接紧密。2003年对其进行 [[ 考古 ]] 发掘,出土大量 [[ 文物 ]] 。时间大概从前12世纪到公元纪年前后,和后期的交河故城可能为同一文明,可能是 [[ 葡萄 ]] [[ 小麦 ]] 由西向东与黍由东向西的交汇点。
==墓群概述==
洋海古墓群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 [[ 鄯善县 ]] 吐峪沟乡洋海夏买里村北约1.5公里,火焰山南坡的 [[ 戈壁 ]] 地带上。墓地主要分布在相对独立的三块略高出周围地面的台地上,台地呈现长条形,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微有缓坡。总面积5.4万平方米。三块台地相对隔离,上面均布满墓葬,分布特征、墓型均有较大差别,故分为Ⅰ、Ⅱ、Ⅲ号墓地。 2006年5月被 [[ 国务院 ]] 公布为第六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分布情况==
洋海古墓葬根据分布,可分为东西两片墓地。墓葬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墓、土坏墓室或二层台、墓斜坡土洞墓。
东片墓群为竖穴墓及竖穴偏室墓,属 [[ 青铜时代 ]] 后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出土文物丰富,主要有 [[ 石器 ]] [[ 陶器 ]] [[ 木器 ]] 、毛织等生活用品及狩猎工具,晚期墓葬中有壁画、文书等物品,是吐鲁番史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墓地之一。
西片墓群规模大,以晋唐时代墓葬为主。面积达10平方公里。以斜坡墓为主,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征。出土的文书反映当时的 [[ 民族 ]] [[ 宗教 ]] 、政治、文化及民间交易、生活习俗等,具有很高的 [[ 历史 ]] [[ 科学 ]] 研究价值。
==学术价值==
洋海古墓葬是吐鲁番地区古墓群之一,其出土的大量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文化 [[ 艺术价值 ]]
==发倔经历==
1981年 冬,新疆火焰山南部的一位村民在远离村庄的 [[ 戈壁滩 ]] 上挖凿坎儿井时,刨开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本是挖掘地下暗渠的铁锹却不经意的打开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墓。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密集的古墓群之一。
负责洋海墓地挖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研究员说,“根据墓葬的密度我们估计了一下,被盗和已抢救性挖掘的墓葬在1100座左右,没有挖掘的还有千座以上。”
考古人员在1003年抢救性挖掘中发现,早期墓葬距今3000年上下,晚的也距今2000年以上,其使用 [[ 时间 ]] 跨度竟达千年。
40,4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