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经历 ==
1917年-政治漫画作品被出版社相中,开始在许多Petrograd的杂志上发表。
1918年-自愿加入甫推翻沙皇政权的红军,担任工程师,同时在一些剧团里演出,并兼任服装及场景设计。
※1920年:加入莫斯科Proletkult的第一工人剧团,担任场景及服装设计,后来更进一步成为该剧团的导演之一。该剧团的另一位导演Vsevolod Meyerhold在戏剧方面所强调的自发性机制以及对现场的即时反应等观念对艾森斯坦后来的创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1923年:舞台剧“The Sage”不但成为俄国最重要的政治宣传戏码,在娱乐效果方面也获得极热烈的回响。同年,政治讽刺动画短片作品“Dnevnik Glumova (意译:葛鲁莫夫的日记)”面世。
※1924年:艾森斯坦首度单独执导的剧情长片“Stachka(意译:罢工)”发行。同年,开始力倡蒙太奇观念。
※1925年:艾森斯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Bronenosets Potemkin(波坦金战舰)”完成,本片的剪接技巧成为蒙太奇观念的范本,许多镜头亦成为影史经典画面。
※1928年:另一部经典作“Oktaybr(十月)”问世,本片透过俄国十月革命呈现出艾森斯坦的政治理念。
※1930年:开始在美国一些大学里教书,并在好莱坞拓展事业,但由于艾森斯坦的作品被视为艰涩难懂,少有主流电影公司愿意发行他的作品。
※1931年:改编自Upton Sinclair的作品“Que Viva Mexico”开始摄制,影片快要杀青前却因种种因素不得不停拍。
※1933年:回到俄国,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里任教,埋首教育及学术研究工作。
※1935年:首部有声电影作品“Bhezin Meadow”因政治因素遭到俄国政府禁止上映。
※1938年:史诗电影“Aleksandr Nevsky(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让艾森斯坦重回俄国最重要导演首席地位,其中的反德意识更获俄国政府表扬。
※1941年:艾森斯坦的另一部经典代表作“Ivan Grozny(恐怖伊凡)”为他再获盛赞口碑,并因此获得史达林奖。不过接下来的两部续集却又因为当时俄国政府的政治考量而被禁。
艾森斯坦从小立志成为工程师,因此早早就进入工程人才预备学校就读。同时吸收力旺盛的他也因为饱览群书而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俄文、英文、法文等等语言及文学作品都是他所熟稔的。天赋异秉的他除了这些兴趣,还是个漫画高手,而且还在自己组织的剧团里演出。1915年,艾森斯坦独自离家到Petrograd工程学校-也是他父亲的母校-就读,期间他也修习文艺复兴艺术,并在其他学校里修剧场制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