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爱森斯坦

移除 66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41年:艾森斯坦的另一部经典代表作“Ivan Grozny(恐怖伊凡)”为他再获盛赞口碑,并因此获得史达林奖。不过接下来的两部续集却又因为当时俄国政府的政治考量而被禁。
艾森斯坦从小立志成为工程师,因此早早就进入工程人才预备学校就读。同时吸收力旺盛的他也因为饱览群书而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俄文、英文、法文等等语言及文学作品都是他所熟稔的。天赋异秉的他除了这些兴趣,还是个漫画高手,而且还在自己组织的剧团里演出。1915年,艾森斯坦独自离家到Petrograd工程学校-也是他父亲的母校-就读,期间他也修习文艺复兴艺术,并在其他学校里修剧场制作课程。
俄国共产党革命成功后,对社会主义充满热情的艾森斯坦自愿加入共产党红军的工程部队。同时,他的一些政治漫画作品也开始在多家杂志中出现。虽然身在军中,艾森斯坦还是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从剧场、心理学、哲学到语言学都是他悉心涉猎的范围。在工作和认真读书之余,他还参加了好些个剧团,身兼演员、场景设计、服装设计及导演等多重角色。
艾森斯坦逐渐累积出享誉全球的名声,许多廿世纪初的风云人物,包括:爱因斯坦、乔哀思、考克图....等等,都是他的影迷。1930年,艾森斯坦决定到美国去拓展他的事业,他先在一些长春藤联盟的大学里教书,后来又搬到好莱坞去为他的电影拍摄计划寻找主流电影公司的买主。尽管他与当时好莱坞众多在主流电影界呼风唤雨的电影工作者,像是:华特迪士尼、冯史登堡、卓别林等人─尤其卓别林更是他在好莱坞最好的朋友─交情匪浅,但商业体制主导的好莱坞仍然将他的作品视为艰涩难懂的烫手山芋,因此始终没有主流电影公司愿意出资拍摄。
 
后来有位作家Upton Sinclair愿意出资让艾森斯坦拍摄改编自他原著的“Que Viva Mexico”,艾森斯坦等待许久的良机终于出现,他对这部电影所付诸的心血自是可想而知。没想到电影接近杀青的时候,Sinclair却因为家人的反对而撤资,同时,俄国当时的首领史达林也开始对艾森斯坦的忠诚度起了疑心,于是这部几乎要完成的电影就这么让人饮恨地惨遭腰斩的命运。虽然电影公司告诉艾森斯坦所有拍摄完成的带子会送回莫斯科让他剪接,但艾森斯坦终其一生再也没有看见过这部他全心投入的作品中的任何片段。
== 重回俄国 ==
25,2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