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滬

增加 816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石滬」都是由很多人合力建造的。例如,一座「石滬」有十個人合股,就由十個人來分包十段的工程,等到建造好了,再由十個人來共享利益,或是輪流「巡滬」,或是把抓到的魚均分。
<ref>原文網址:https://blog.xuite.net/tsao0215/twblog/174363752-%E7%A0%94%E7%A9%B6%E6%BE%8E%E6%B9%96%E7%9F%B3%E6%BB%AC%E7%9A%84%E4%BA%BAb</ref>
 
===早期普遍的撈捕行為===
石滬,是一種利用潮汐的陷阱式捕魚法,也是全世界早期普遍的撈捕行為,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長期投入石滬研究的澎湖科技大學研發長李明儒說,包括北美、加拿大、美國,以及日本、泰國等國家,都有石滬存在,只是材料因地制宜、各不相同。
<ref>原文網址:https://www.peoplenews.tw/news/e2d8acd3-f281-4652-985b-3a82ce7c7db3</ref>
石滬為澎湖的一種人與大海相互依存的捕魚方法。原理為利用潮汐起落,在潮間帶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中覓食海藻;退潮後,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被阻,困於滬內,漁民藉此捕捉漁獲。
 
全世界石滬約不到六百口,在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都有文獻。亞洲則日本、台灣、泰國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的分布。澎湖縣現有五百七十四口以上石滬,白沙鄉吉貝村佔了102座,為世界密度最高。台灣本島則以桃園市新屋區沿海擁有最多的石滬群。
<ref>原文網址:https://penghu.info/OBCC899B9DC84D6FA4F7</ref>
 
===以七美「雙心石滬」為例===
2,0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