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米槠

增加 2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De8507a0b7d.jpg|thumb|400px|right|[https://ss2.meipian.me/users/1309099/de8507a0b7d148529788220e73016385.jpg-mobile 原图链接][https://www.meipian.cn/18c6fsvb 图片来自美篇网]]]
'''米槠'''〔学名:Castanopsis carlesii (Hemsl.)Hay.〕:壳斗科,锥属乔木,高可达20米,芽小,叶披针形,叶全缘,或兼有少数浅裂齿,嫩叶叶背有红褐色或棕黄色稍紧贴的细片状蜡鳞层,成长叶呈银灰色或多少带灰白色;雄圆锥花序近顶生,花序轴无毛或近无毛,果序无毛,壳斗近圆球形或阔卵形,坚果近圆球形或阔圆锥形,熟透时无毛,果脐位于坚果底部。3-6月开花,次年9-11月结果成熟。
雄圆锥花序近顶生,花序轴无毛或近无毛,雌花的花柱3或2枚,长约1/2毫米;果序轴横切面径2-3毫米,无毛,壳斗近圆球形或阔卵形,长10-15毫米,顶部短狭尖或圆,基部圆或近于平坦,或突然收窄而又稍微延长呈短柄状,外壁有疣状体,或甚短的钻尖状,或部分横向连生成脊肋状,有时位于顶部的为长1-2毫米的短刺,被棕黄或锈褐色毡毛状微柔毛及蜡鳞;坚果近圆球形或阔圆锥形,顶端短狭尖,顶部近花柱四周及近基部被疏伏毛,熟透时变无毛,果脐位于坚果底部。花期3-6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该种的壳斗外壁从仅有疣状体到有短刺,其间的连续现象颇明显,大抵南部及东南部沿海各地所产的其壳壁具疣状体,或有时兼有甚短的刺。模式产地一福州鼓山及其邻近地区产的是典型的仅有疣状体的类型。产四川南川的其壳斗为椭圆形;产云南东南部及广西西南部的,其嫩叶背面有红棕色、较厚的蜡鳞层,沿中脉两侧有时有极少数短伏毛,壳斗外壁除有稀疏的微柔毛外,尚有红棕色蜡鳞,叶片质地较厚。<ref>[http://wiki.cnki.com.cn/HotWord/6411279.htm 小红栲]</ref>
== 主要价值 ==
waters
26,1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