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元上都遗址

增加 74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元上都遗址1.jpg|缩略图|[http://bbs.youxiak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868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一直到元朝末年,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中心。明初,明朝廷建立了开平卫,宣德时南徙独石,此城被废弃,此后长期无人居住便成为一片废墟。
[[File:元上都遗址2.jpg|缩略图|[http://www.mafengwo.cn/i/7453913.html 元上都遗址]]]
1996年,元上都遗址首次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元上都遗址,属于河谷平原、风沙积地,这里地形南高北低,由低山丘陵和沙地沙丘两大地貌单元构成,海拔高度在1265—1281米之间。总体地貌为燕山北麓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带,由沙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湿地构成。
[[File:元上都遗址3.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f3d1601010s9o.html 元上都遗址]]]
'''气候'''
'''关厢'''
[[File:元上都遗址4.jpg|缩略图|[http://roll.sohu.com/20120705/n347317102.shtml 元上都遗址]]]
东关长约800米,并向东北方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滦河南面的建筑相连,今河岸还存有连接两岸的石桥基础;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侧无建筑及街道遗迹,因外城北部为帝王游幸的宫苑之故。在距离北墙一公里以外的山麓,有大片建筑遗迹,多为整齐排列的小型建筑物,有的各自组成一个建筑区,建筑区内有主要干道及小路整齐布局。在这些建筑址内仅可看到用石块垒砌的墙基,地表很少有遗物,仅在靠南边的一些建筑物内见有残瓦及泥塑佛像碎片,应是一座小佛寺遗址。
元上都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表明,它不仅是一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作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中华 文明和游牧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File:元上都遗址5.jpg|缩略图|[http://auto.hexun.com/2015-06-29/177102318_4.html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的成功申遗对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同样能产生积极影响。每一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名录,都是文化走出去的最好体现。这可以让西方全方位地、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文化遗产和文化政策。
'''宫城·御天门'''
[[File:元上都遗址6.jpg|缩略图|[http://news.sina.com.cn/c/2008-07-23/082814205301s.shtml 元上都遗址]]]
属宫城南门,居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元人有“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御天门前闻诏书,驿马如飞到大都”的诗句。此处当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考古发现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推测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
'''宫城·穆清阁'''
[[File:元上都遗址7.jpg|缩略图|[https://m.nanrenwo.net/article/9898.html 元上都遗址]]]
该建筑基址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据考古研究推测为穆清阁遗址。 穆清阁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曾重修。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遗址现存台基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面积9180平方米。台基平面呈“凹”字形,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呈“阙式建筑”形式。经对东翼顶部的考古发掘,探明基址顶部曾有大型木结构建筑。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