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阴山岩画

增加 2,91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等旗县的…”

'''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主要集中在内蒙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等旗县的境内,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

阴山岩画的艺术水平精湛,其刻法有敲凿、磨刻、线刻等,世界只有少数岩画遗迹可与之媲美。
阴山岩画题材极为丰富,包括有动物、人物、飞禽图案及人类的狩猎、乘骑、放牧、舞蹈、征战、巫师做法、以及日月星辰、圆穴等大量的符号、标记等。专家表示,岩画的创作历经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西夏时期、蒙元时期、明清时期共10个阶段。

== 历史沿革 ==
早在公元5世纪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经注》提供的线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经磴口县、潮格旗,东至乌拉特中后旗的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40-70公里的阴山狼山地区发现了近万幅的岩画,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然而在其后的若干世纪里,再没有人去问津。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才发现了几幅岩画。对岩画的全面考察是从1976年开始的。此后,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人到巴盟境内考察和参观,先后共发现岩画1万多幅,其中做过拍照和临摹的岩画有近千幅。这些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

2006年5月25日,阴山岩画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6年8月,在乌拉特中旗境内新发现上千幅阴山岩画,对研究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岩画群位于乌拉特中旗东部新忽热苏木乌兰楚鲁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几处山峰上,分布区域长约2公里,内容以动物为主,也有狩猎的画面。这里共发现近50组画面,每幅画面由若干个单体画组成,图案内容包括北山羊、盘羊、骆驼、麋鹿、虎、狼等。这些岩画多采用打凿的手法,图案刻痕较宽,线条略显笨拙,画面清晰,保存较好,初步推算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党项部落的文化遗存。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