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华邮政储金汇业局

增加 4 位元組, 3 年前
业务
(1)邮政储金。储金种类有:存簿储金、定期储金、支票储金、存本付息储金、零存整付储金等,其中以存簿储金最为发达。[[抗日战争]]以前,全国办理邮政储金的局所已达680余处,储金总额6000万元。抗战胜利后,办理储金业务的局所已扩展到2000余处。据民国36年上半年的统计,储金总额为2110余亿元,储户270余万户。
(2)邮政汇兑。初创时汇兑业务仅限于[[商业]]繁盛区域及通商大埠间进行,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扩大,推广到一般城乡之间,并致力于代办所汇票的推行,以期沟通内地金融,截至民国25年底,全国办理此项小额汇兑的代办所,计达9800余处。在发展国内汇兑的同时,举办国际汇兑与侨汇业务。前者后因战事发生而停止,而在吸收侨汇方面却获得成功。由于该局利用邮政机构办理侨汇,既迅速又安全,因此业务十分发达,并得到侨胞赞许。邮政储金汇业局的资金来源,除吸收的储金和一笔可观的汇兑资金外,还举办[[保险]]业务,有大量的保费收入。此外,邮政总局还令全国各区邮政管理局将所有各邮政局的存款,悉数交存该局,各邮政局存放当地[[银行]]的存款,亦全部改用邮政储金汇业局的名义存放,以备调用,甚至交通部所属各机关的存款亦大部分存于它们那里,因而该局的流动资金颇为充裕,除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外,均自行运用,如办理贴现及放款,购买有价[[证券]],[[投]] [[ 房地产 ]] 等。四大家族将其控制之后,除未曾发行钞券外,无异又设立一家特殊的官僚资本银行。
==参考文献==
111,4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