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龙龛岩摩崖石刻

增加 29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龙龛岩摩崖石刻.jpeg|320px|缩略图|右|<big>龙龛岩摩崖石刻</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330/53522977cfbd4c33acc8e1bdce4d88df.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6783974_787215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龙龛岩摩崖石刻'''位于中国[[广东|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榃阳龙龛岩洞室内的石壁上,是广东现存年代最早的摩崖石刻 <ref>[https://www.sohu.com/a/300218400_661194 【粤西风情】云浮十大文化名片丨龙龛岩摩崖石刻:岭南最早石刻古碑 ],搜狐,2019-03-09</ref> ,1985年5月被列为罗定县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龛岩是一个石灰岩峰林边缘的一座孤峰下面的[[溶洞]]。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宁县令陈普光在龙龛石室辟立道场。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陈集原撰写道场铭并序,武周圣历二年(699年)镌刻在洞内岩壁上,距地表3米,宽113至115厘米,高76至80厘米,全文1238字,分41行,每行20余至30余字不等,楷书,除二、三字剥蚀外,余皆可辨。铭序中使用了十一个[[武则天]]新创[[文字]],此外还大量使用了[[六朝]]碑版俗字,对文字学研究有重要价值。
==历史特色==
《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最早的有绝对年代的石刻,并且是广东现存文字最多的一块古碑,书法近[[欧体]],带北碑风格又揉合南方行楷帖体韵味,它还是广东绝无仅有的一处唐武周年间刻石,铭序中使用了十五个武则天新创文字 <ref>[https://www.sohu.com/a/133243287_667615 走进罗定,揭开龙龛岩神秘面纱! ],搜狐,2017-04-11 </ref> 。其中一字全国仅见,可以作为武周新字行用的断代依据。此外还大量使用了六朝碑版俗字,历来是文学研究的一个珍贵史料。1985年5月20日公布为罗定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29日公布为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新核定公布。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文明保护单位,
龙龛岩摩崖石刻据传有老龙蜕骨岩中,故名龙龛。唐武德四年(621),永县令陈普光在洞中辟立道场,“于龛北壁画当阳像,左右两厢飞仙、宝塔、罗汉圣僧”,“洪钟一扣,响彻三十三天;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地狱,虹蟠外飏,彩影乱于云霓;香烟内腾,素通于迥(汉字左“山”右“就”)”,名著岭南。岩内有唐及[[清朝|清代]]石刻9题,其中[[唐朝|唐代]]1题、清代8题。最著名的为唐刻《龙龛道场铭并序》,其余为访碑而题刻。《龙龛道场铭并序》刻在西壁靠洞顶处,镌于圣历二年(699),楷书阴刻,高0.8米,宽1.1米,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从20余字到30余字不等。字方寸大小,带古朴而富有豪气的北碑风格,间有逸气的行体。 镌刻技技艺精湛娴熟。无书者和镌刻人姓名。石刻至今除三两个字漫漶不清外,余皆可辨认,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10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内容叙述龙龛道场演变情况。该刻以年代早、刻字多、保存好而称著于世,历来为金石家所重视,誉为岭南第一唐刻。清代西江名士彭泰来已有“岭南唐刻在世,屈指最古龙龛铭”的诗句。清代以来对其进行著录和考析的[[学者]]甚众,对其价值也有精辟评价。清代罗定学者黄权称其为“粤之至宝”,又谓“将军能文,无一字一句不无来历”。清代金石家欧家廉谓之“实粤中第一古碑”。叶恭绰先生赞其文章之佳“为岭南诸碑之冠”。旅港学者吴天任先生誉其“文章优美,骈词工丽,和[[唐太宗]]撰《三藏圣教序》风格略同”,并指其“字体有隋《[[龙藏寺碑]]》及唐[[欧阳询]]、[[虞世南]]书体的风格”,“由此也可证当时岭南文化已经非常进步了”。
128,7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