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93
次編輯
變更
李幼平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幼平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李幼平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35年5月1日
| 出生地点 = 福建省泉州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C罗续玩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Category:体育人物]]
李幼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5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电子学专家,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先后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助教,讲师;1964年10月至2011年,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任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李幼平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
==个人经历==
1935年5月1日,李幼平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53年9月至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
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李幼平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李幼平先后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助教,讲师。
1964年10月至2011年,李幼平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其间于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李幼平任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总装备部科技委-- 兼职委员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委会-- 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幼平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在无线电遥测、遥控和引爆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建树颇丰;主要围绕网络融合与网络信息服务,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从控制互联网冗余流量、加强信息内容监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角度,提出了"双结构互联网"、"存文化于民间"、"用内容管理网络"等富有建设性的设想,为解决互联网带宽瓶颈、内容安全等问题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李幼平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空中遥测中子难题,能在不进行核爆炸试验的条件下,使飞行中的物理装置得以顺利定型,此后,中国的多种核武器就是靠这种方法得以顺利定型;提出了模式识别的弹道集合方法,形成了惯性变延时引信方案,现已正式被新一代引信所采用;20世纪80年代,李幼平提出一种利用碰撞频率自然增长的科学设想,并建议"慢记快发,边记边发"的工程方案。方案付诸实施后,飞行定型的重要数据,再没有因等离子体黑障而丢失;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再入遥测系统,并提出了新一代遥测系统设计思想。与同事们应用"记忆重发"手段克服等离子体"黑障"问题;发明了引测合用弹上设备和测试技术,设计了试验场区的遥测遥控系统等。李幼平在主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工作期间,组织研究核禁试前后的核武器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曾先后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家发明二等奖,中国国家科技重大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论文著作'''
据2018年11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幼平发表了《"信息阳光"--无冲突共享结构》、《并行广播技术与应用前景》、《非对称跨网集成》等23篇期刊论文。
2018年1月,李幼平带领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原创性内容元数据国家标准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统一内容标签格式规范》(GB/T 35304-2017)。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先后指导硕士11名、博士4名。
===荣誉表彰===
1988年,李幼平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9年,李幼平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
1999年,李幼平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终极目标==
李幼平对三网融合有自己的看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先进生产力,对传统的电信与广播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推动。在推动过程中,传统电信与广播又反过来促使互联网本身更加完善。这就是我理解的三网融合。”
与其他许多通信专家和广电专家不同的是,在他看来,三网融合的终极目标是:“中国出现全新互联网,实现‘各献所知,各取所需’的信息服务环境。”
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三网融合的进程。李幼平认为,在实现终极目标之前,三网融合要历经两个发展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在2010年之前已经完成,主要成果是电信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造就“各献所知”的信息环境。在这个阶段,电信网接纳IP协议,融入互联网,互联网也获得了一种普适、通用的基础设施。
回想十几年前的情景,李幼平感慨不已。当时,各大行业分别筹建各自的全国性计算机网(金税、金卡、金桥等),它们都需要靠自己搞基础设施。而在电信网提供了普适化、通用化的基础设施后,信息化才得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互联网也才成为“各献所知”的全国性环境,中国也成为用户最多的互联网第一大国。
李幼平认为,到2010年左右,国人的认识又出现了飞跃。首先,是融合后的电信网与互联网醒悟到,“内容难以管控,视频难以通畅”是IP网长远发展的巨大障碍。其次,广播网感悟到,尽管“内容可管、视频流畅”是广播的优势,但如果继续拒绝IP网的双向互动概念,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难以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三网融合的第二步工程由此开始。到2020年以前,广播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推动先进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环境。
“这三大网络发展的障碍不同,但解法都是三网融合,即IP网与非IP的广播网互相接纳、互相包容。”李幼平说。
==成功依据==
“我之所以相信三网融合将取得成功,所依据的是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李幼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当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三网融合的时候,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分别发表题为《网络的群体动力学行为》与《随机网络尺度涌现》的理论文章,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03年,上述文章作者之一的美国人Barabasi用科学实验证实“互联网已演化为无尺度网络”的结论,人们才醒悟到只用泊松分布描绘网络的连接度值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互联网的流量中,“点对面”连接的比例正在超越“点对点”的比例,流量的幂律分布性质正在超越泊松分布性质。数学家与物理学家从原理上揭示,单纯依靠“点对点”IP网络,已难以适应幂律分布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实测证明,来自少数web网站(尤其是视频网站)的流量已占全网流量的70%~90%,互联网出现了发展中的悖论:一方面总流量以“十年千倍”的速率增长,让人们痛感带宽的不足;另一方面,内容完全相同的共享文件又在主干节点之间千遍万遍地冗余传输,造成带宽的浪费。互联网由此面临结构变革。
李幼平告诉记者,以数据库为中介,让“永无拥堵、可管可控”的“前结构”与“双向互动、按需服务”的“后结构”互补相助,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基本原理。不过,从长远看,NGB是为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全局服务的。因此,NGB与国家下一代互联网(NGI)战略密不可分,难以由单一行业自行确定。当前,互联网遇到的“视频不畅、内容难管”这两个难题,正是NGB开局的绝好机遇。未来,NGB还将从原理上帮助互联网解决主动服务以及资源耗费的发展模式问题。
==互联网居上==
李幼平认为,中国政府对全新的互联网寄予着很高的期望。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互联网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三网融合是中国政府运用和谐社会政治智慧提出的一种政策导向。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它试图营造行业之间合理竞争的环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它试图让新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以创造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李幼平表示。
不过,在李幼平看来,三网融合这一布局中的三大元素却不是可以任意摆放的等边三角形,而是互联网居上,电信网与广播网作为基础设施居于左右两侧,共同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全新生产力。“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目标,不应限于推广IP技术,而是要创造符合国情的全新互联网。”李幼平特别强调。
==人物评价==
李幼平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并能团结同志,默默奉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师]][[Category:科学家]]
| 姓名 = 李幼平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cc4c8488a76898c6.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727243-8001338.html 图片来源]]]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1935年5月1日
| 出生地点 = 福建省泉州市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ref>[html C罗续玩 ],搜狐, 2014-06-27</ref>
{{#ev:youku| 优酷id }}
{{#iDisplay:b0176fsfn1|寬度|高度|qq}}
[[Category:体育人物]]
李幼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5月1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电子学专家,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
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先后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助教,讲师;1964年10月至2011年,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任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李幼平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
==个人经历==
1935年5月1日,李幼平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53年9月至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无线电系。
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李幼平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李幼平先后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助教,讲师。
1964年10月至2011年,李幼平先后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其间于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李幼平任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
总装备部科技委-- 兼职委员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委会-- 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幼平院士长期从事核武器电子系统技术研究,在无线电遥测、遥控和引爆控制系统的研究中建树颇丰;主要围绕网络融合与网络信息服务,研究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从控制互联网冗余流量、加强信息内容监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角度,提出了"双结构互联网"、"存文化于民间"、"用内容管理网络"等富有建设性的设想,为解决互联网带宽瓶颈、内容安全等问题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李幼平作为主要设计者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空中遥测中子难题,能在不进行核爆炸试验的条件下,使飞行中的物理装置得以顺利定型,此后,中国的多种核武器就是靠这种方法得以顺利定型;提出了模式识别的弹道集合方法,形成了惯性变延时引信方案,现已正式被新一代引信所采用;20世纪80年代,李幼平提出一种利用碰撞频率自然增长的科学设想,并建议"慢记快发,边记边发"的工程方案。方案付诸实施后,飞行定型的重要数据,再没有因等离子体黑障而丢失;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代再入遥测系统,并提出了新一代遥测系统设计思想。与同事们应用"记忆重发"手段克服等离子体"黑障"问题;发明了引测合用弹上设备和测试技术,设计了试验场区的遥测遥控系统等。李幼平在主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工作期间,组织研究核禁试前后的核武器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曾先后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家发明二等奖,中国国家科技重大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部委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论文著作'''
据2018年11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幼平发表了《"信息阳光"--无冲突共享结构》、《并行广播技术与应用前景》、《非对称跨网集成》等23篇期刊论文。
2018年1月,李幼平带领东南大学未来网络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原创性内容元数据国家标准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统一内容标签格式规范》(GB/T 35304-2017)。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先后指导硕士11名、博士4名。
===荣誉表彰===
1988年,李幼平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9年,李幼平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
1999年,李幼平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终极目标==
李幼平对三网融合有自己的看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先进生产力,对传统的电信与广播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推动。在推动过程中,传统电信与广播又反过来促使互联网本身更加完善。这就是我理解的三网融合。”
与其他许多通信专家和广电专家不同的是,在他看来,三网融合的终极目标是:“中国出现全新互联网,实现‘各献所知,各取所需’的信息服务环境。”
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三网融合的进程。李幼平认为,在实现终极目标之前,三网融合要历经两个发展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在2010年之前已经完成,主要成果是电信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造就“各献所知”的信息环境。在这个阶段,电信网接纳IP协议,融入互联网,互联网也获得了一种普适、通用的基础设施。
回想十几年前的情景,李幼平感慨不已。当时,各大行业分别筹建各自的全国性计算机网(金税、金卡、金桥等),它们都需要靠自己搞基础设施。而在电信网提供了普适化、通用化的基础设施后,信息化才得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互联网也才成为“各献所知”的全国性环境,中国也成为用户最多的互联网第一大国。
李幼平认为,到2010年左右,国人的认识又出现了飞跃。首先,是融合后的电信网与互联网醒悟到,“内容难以管控,视频难以通畅”是IP网长远发展的巨大障碍。其次,广播网感悟到,尽管“内容可管、视频流畅”是广播的优势,但如果继续拒绝IP网的双向互动概念,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难以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
三网融合的第二步工程由此开始。到2020年以前,广播网融入互联网,取得信息化推动先进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环境。
“这三大网络发展的障碍不同,但解法都是三网融合,即IP网与非IP的广播网互相接纳、互相包容。”李幼平说。
==成功依据==
“我之所以相信三网融合将取得成功,所依据的是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李幼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
当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三网融合的时候,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和《科学》分别发表题为《网络的群体动力学行为》与《随机网络尺度涌现》的理论文章,但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03年,上述文章作者之一的美国人Barabasi用科学实验证实“互联网已演化为无尺度网络”的结论,人们才醒悟到只用泊松分布描绘网络的连接度值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在互联网的流量中,“点对面”连接的比例正在超越“点对点”的比例,流量的幂律分布性质正在超越泊松分布性质。数学家与物理学家从原理上揭示,单纯依靠“点对点”IP网络,已难以适应幂律分布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实测证明,来自少数web网站(尤其是视频网站)的流量已占全网流量的70%~90%,互联网出现了发展中的悖论:一方面总流量以“十年千倍”的速率增长,让人们痛感带宽的不足;另一方面,内容完全相同的共享文件又在主干节点之间千遍万遍地冗余传输,造成带宽的浪费。互联网由此面临结构变革。
李幼平告诉记者,以数据库为中介,让“永无拥堵、可管可控”的“前结构”与“双向互动、按需服务”的“后结构”互补相助,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基本原理。不过,从长远看,NGB是为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全局服务的。因此,NGB与国家下一代互联网(NGI)战略密不可分,难以由单一行业自行确定。当前,互联网遇到的“视频不畅、内容难管”这两个难题,正是NGB开局的绝好机遇。未来,NGB还将从原理上帮助互联网解决主动服务以及资源耗费的发展模式问题。
==互联网居上==
李幼平认为,中国政府对全新的互联网寄予着很高的期望。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互联网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三网融合是中国政府运用和谐社会政治智慧提出的一种政策导向。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它试图营造行业之间合理竞争的环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它试图让新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以创造更加先进的生产力。”李幼平表示。
不过,在李幼平看来,三网融合这一布局中的三大元素却不是可以任意摆放的等边三角形,而是互联网居上,电信网与广播网作为基础设施居于左右两侧,共同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全新生产力。“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目标,不应限于推广IP技术,而是要创造符合国情的全新互联网。”李幼平特别强调。
==人物评价==
李幼平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并能团结同志,默默奉献。(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师]][[Category: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