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灵邱罗罗

增加 3,82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灵邱罗罗腔</big> ''' |- | File:灵邱罗罗腔.jpg|缩略图|居…”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灵邱罗罗腔</big> '''
|-
| [[File:灵邱罗罗腔.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灵邱罗罗腔
|}

'''灵邱罗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稀有剧种之一,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 2006年,罗罗腔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xxxx.html 文章标题] , 网站名称 时间 </ref>

==基本简介==

罗罗腔表演形式活泼,唱腔优美动听,生活气息浓厚,是[[大同]]地区、[[河北]]部分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据清朝[[康熙]]年间戏剧家[[刘廷玑]]著《[[在园杂记]]》中记载:“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至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由此可见,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来的,其形成年代起码是在[[康熙]]年间以前,甚至在明代末年就有了雏形的罗罗腔,它主要活动在冀中地区。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河北梆子兴起之后,剧目丰富,名伶辈出,各个班社实力很强,相比之下的罗罗腔只能算个民间小剧种,各个方面都很逊色。因此,当时艺人们为了糊口,不得不到偏远的山区另谋生路,于是就转移到[[河北]]省的行唐、阜平与[[山西]]省的灵丘、广灵、繁峙、浑源、应县等地,并在雁北站住了脚根,成立起职业班社。据传说,当时灵丘有个唱旦的演员,名叫[[雷有子]],专攻青衣、小旦,唱腔优美动听,表演艺术高超,踩起小旦“跷子”飘然如飞,多少观众为之倾倒,享有“看了雷有旦,三天不吃饭”的盛誉。

解放以后,灵丘县成立罗罗腔剧团。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罗罗腔在唱腔吐字、念白里柔合了雁北地方色彩,使之从演出剧目到音乐唱腔及艺术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并以其独特的剧种风格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File:灵邱罗罗腔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罗罗腔传统音乐唱腔主要有:“甩板”、“数词”、“流水”、“平板”、“垛板”、“散板”、“娃子”、“哭腔”、“起膛”等十多种,其中“数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唱腔,它说唱性强,很有曲艺说唱的味道。

文武场乐器与梆子剧种大同小异,有些曲牌和锣鼓经也是从梆子剧种借鉴而来的。

传统代表剧目有:“[[小二姐做梦]]”、“锦缎记”、“读绒花”、“[[龙宝寺]]”、“黑驴告状”、“两狼山”、“[[杨家将]]”、“罗通扫北”、“飞天闸”、“[[描金柜]]”等四十多个剧目。<ref>[http://art.china.cn/huodong/2010-06/12/content_3561633.htm 灵邱罗罗] , 艺术中国 2010-06-12 </ref>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e0155kgwdhp|480|270|qq}}
<center>灵丘罗罗腔纪录片_高清</center>
{{#iDisplay:d0396ig8dn5|480|270|qq}}
<center>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灵丘罗罗腔 小二姐做梦</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