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令狐楚

增加 14,33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令狐楚| 圖像 = [[File:令狐楚6.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todayonhistory.com/uploadfile/2018/0817/20180817091239896.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766或768年| 國籍 = 唐代| 别名 = 令狐文公 | 職業 = 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右仆射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漆奁集》</br> </br> </br> </br> }}''' 令狐楚'''ling hu chu(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 [[ 耀州 ]] 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
''' 令狐楚 ''' 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 [[ 进士 ]] 。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为 [[ 皇甫镈 ]] 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出为华州 [[ 刺史 ]] ,拜河阳 [[ 节度使 ]] 。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宪宗 ]] 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 [[ 吏部 ]] 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开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 [[ 司空 ]] [[ 谥号]]"文"。 累赠 [[ 太尉 ]]
''' 令狐楚 ''' 才思俊丽,尤善四六 [[ 骈文 ]] 。他常与 [[ 刘禹锡 ]] [[ 白居易 ]] 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人物生平 ==文学起家'''令狐楚'''与初唐十八学士[[令狐德棻]]同族,五岁就能写文章。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与状元[[尹枢]]同榜进士及第。当时[[李说]]、[[严绶]]、`郑儋相继任河东节度使,都尊重令狐楚的才华和品行,召引他在幕府任职,从掌书记直到判官。德宗爱好文学,每次察看从太原府来的奏章,必然能认出令狐楚的手笔,多次赞美不已。 == 元和党争 ==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经判度支[[皇甫镈]]推荐,令狐楚入朝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出为华州[[刺史]]。十月,皇甫镈升任宰相,授令狐楚为河阳[[节度使]]。 '''令狐楚'''擅长治理地方,前任河阳节度使乌重胤改任横海节度使时,挑选河阳军三千人充任牙卒,前往横海赴任。河阳士兵不愿意离开家乡,中途叛逃,又不敢回到本州,集聚在州境一带。令狐楚听说后,快马疾驰至怀州,单骑前去劝晓抵达此处的逃军,使其解甲归顺,成为自己的前导。军士们也不敢骚乱。 元和十四年(819年)四月,宰相裴度遭到皇甫镈等人排挤,被外调为[[河东节度使]]。七月,皇甫镈推荐令狐楚入朝,自朝议郎被授为[[朝议大夫]],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与皇甫镈共同任相,深受其照顾。 元和十五年(820年),宪宗去世,令狐楚担任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 [[长庆]]元年(821年)四月,令狐楚遇赦,被[[量移]]为郢州刺史,后升[[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 长庆二年(822年)十一月,令狐楚获授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陕虢观察使。诏令下达后十天,经谏官奏论,唐穆宗又追回任命诏书,改授他为[[太子宾客]],仍返回东都居住。这时令狐楚已经抵达陕州,并处理政务一天了。当时[[李逢吉]]为相,极力援助令狐楚,由于户部侍郎[[李绅]]的阻止,[[李逢吉]]才未能独断专行。 == 治政有方 ==唐敬宗即位后,李绅失势被贬。不久,令狐楚便被起用为[[河南尹]]兼御史大夫。 同年九月,令狐楚出任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及汴、宋、亳诸州观察使。宣武镇兵素来骄横,屡屡驱逐主帅。前任节度使[[韩弘]]兄弟先后以严峻的刑法予以约束,未能使其改变心性。 令狐楚抵任后,废除苛严的条令,以仁慈宽惠的方法治理,使军民全都心悦诚服,听从教化。按旧例,新授宣武节度使一到任,就从府库拿出钱二百万作为私产,令狐楚不取这笔钱,而是将其用于修建[[衙署]]及住所数百间。 [[大和]]二年(828年)九月,令狐楚入朝为[[户部尚书]]。次年三月,改任检校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畿汝州都[[防御使]]。同年十一月,升任检校[[右仆射]]、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郓曹濮诸州观察使。他奏请朝廷将原东平县改为天平县。当时,许多地区连年大旱,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令狐楚采取调节富救贫的办法,使辖区内少有流民。 大和六年(832年)二月,令狐楚改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河东节度使]])。他长期在并州,熟悉当地民情风俗,顺随百姓认为有利的事因势利导,尽管连年旱灾,百姓无人迁徙。令狐楚从一介书生至及后赴试成名,都在太原,太原如同他的故乡。等到他出守河东镇时,当地乡民父老对他非常欢迎。令狐楚安定、治理有方,军民尽皆欢悦。 大和七年(833年)六月,入朝任吏部尚书,仍为检校右仆射。按旧例,加"检校"衔于高一级官位的官员,即班列高位。令狐楚因自己的正官为三品,不应从就二品班列,奏请从就三品本官班列,文宗下诏嘉奖。 == 身处乱局 ==大和九年(835年)六月,转任太常卿。十月,代理尚书左仆射,进封彭阳郡开国公。十一月,"[[甘露之变]]"爆发,京师大乱。当夜,文宗召右仆射郑覃与令狐楚进宫,商量拟制敕令。文宗打算将二人都任用为宰相。'''令狐楚'''觉得宰相[[王涯]]、[[贾餗]]遭冤而死,在列叙他们的罪状时浮泛含糊。权宦[[仇士良]]等非常不高兴,因此将改授[[李石]]为相,'''令狐楚'''则以本职兼任盐铁转运使。 此前,宠臣[[郑注]]曾上密奏设置[[榷茶使]],由盐铁使兼领。'''令狐楚'''就任后,奏请取消设置榷茶使;他又建议各镇节度使参谒谢恩时,只穿公服,不许备置仪仗及兵器;'''令狐楚'''还奏请取消用于修缮[[曲江亭]]的一万三千七百匹绢,改用为修缮[[尚书省]]。文宗对他的上述建议都予以采纳。 开成元年(836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文宗在曲江亭宴请百官。'''令狐楚'''因为刚刚诛杀宰相等人,不应赏赐欢宴,于是独自称病不前往,受到议论者的称美。'''令狐楚'''厌恶宦官擅权,多次上疏请求解职。四月,'''令狐楚'''出任检校左仆射、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 病薨官舍 ==开成二年十一月十二日(837年12月13日),'''令狐楚'''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逝世,享年七十二(一作七十)岁。追赠司空,[[谥号]]"文"。 后因其子令狐绹显贵,累赠[[太尉]]。 == 文学成就 =='''令狐楚'''工于诗,当时他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唱和酬答的作品很多。'''令狐楚'''有《漆奁集》130卷流行于世。他自称为"白云孺子"。 '''令狐楚'''以古文大家闻名,尤善四六[[骈文]],被誉为[[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他在天平军节度使任上举荐李商隐,并传授其骈文技巧,为一时佳话。 == 个人作品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令狐楚《漆奁集》 130卷,又《梁苑文类》 3卷,《表奏集》10卷(自称《白云孺子表奏集》),均佚。《[[全唐文]]》收其文 5卷,《[[全唐诗]]》收其诗50多首。所选《御览诗》,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本<ref>[https://sou-yun.com/PoemBookNav.aspx?b=tshp&d=52 令狐楚 ],搜韵 . 2013-10-20]</ref>。  == 人物评价 ==[[刘禹锡]]:①起文章而陟大位,丹青景化,焜耀藩方,如非烟祥风,缘饰万物,而与令名相终始者,有唐文臣令狐公实当之<ref>[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6950 《全唐文·卷六百五》],汉典古籍 . 2017-04-19]</ref>。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②始公参大卤记室,以文雄於边。议者谓一方不足以骋用,征拜於朝。累迁仪曹郎,乃登西掖,入内署,吁谟密勿,遂委魁柄,斯以文雄於国也<ref>[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6950 《全唐文·卷六百五》],汉典古籍 . 2017-04-19]</ref>。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③惟彭阳公以词笔取科名,累参侍从。由博士主尚书笺奏,典内外书命,遂登枢衡,言文章者以为冠。拥节总戎,率身和众,留惠於盟津,变风於浚都,言方略者以为能。……贵而率礼,老而能慕,怵惕乎霜露,斋庄乎庙祧,睦其仲季,施其乡党,言孝悌者归厚焉<ref>[http://gj.zdic.net/archive.php?aid=16953 《全唐文·卷六百八》],汉典古籍 . 2017-08-22]</ref>。 (《东都留守令狐楚家庙碑》) [[刘昫]]:①彭阳奇章(令狐楚、[[牛僧孺]]),起徒步而升台鼎。观其人文彪炳,润色邦典,射策命中,横绝一时,诚俊贤也。而峨冠曳组,论道于皋、夔之伍,孰曰不然?如能蹈道匪躬,中立无党,则其善尽矣<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jts/175.htm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②呜呼楚、孺,道丧曲全!<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jts/175.htm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宋祁]]:耽([[贾耽]])、佑([[杜佑]])、楚(令狐楚)皆惇儒,大衣高冠,雍容庙堂,道古今,处成务,可也;以大节责之,盖〈石昬〉中而玉表欤!<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ts/178.htm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王志坚]]:令狐楚……素与皇甫镈善,其得学士、进平章,皆镈荐之。又尝谋逐裴度,天下共疾之。及甘露之变,以王涯、贾餗冤,草诏指其罪不切,为仇士良等所怨,不得再相。将卒,令门人代为草言,以甘露事诛遣者众,请霁威普见昭雪。盖瑕瑜互见云。 (《四六法海》) [[蔡东藩:]][[郑覃]]、令狐楚,不能为涯、餗辨冤,但知依阿取容,状亦可鄙<ref>[http://www.guoxue123.com/xiaosuo/0000/ts/083.htm唐史演义:甘露败谋党人流血 钧垣坐镇都市弭兵],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 趣闻轶事 ==守兖州'''令狐楚'''除守[[兖州]],州方旱俭,米价甚高。迓使至,公首问米价几何、州有几仓、仓有几石。屈指独语曰:"旧价若干,诸仓出米若干,定价出粜,则可赈救。"左右窃听,语达郡中,富人竞发所蓄,米价顿平。 '''令狐楚'''镇守衮州时,正值州中大旱,一时米价飞涨。 '''令狐楚'''召来衙吏问道:"现在米价多少?""衮州有多少仓?""每仓可存放多少米粮?"然后数着手指自言自语说:"现在米价甚高,如果把州中所有仓库中的米按旧价卖出,就可以对付这次大旱的缺粮了。" 一旁的随员听到这番话,不久就传遍州内,百姓都知道官府将出售仓米,富商于是争相把所有屯积的米低价卖出,米价迅速跌回合理的价位。 == 唱和 =='''令狐楚'''才思俊丽,能文工诗。"于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新唐书·令狐楚传》)。"时古文家后继乏人,令狐楚遂得以[[四六文]]为世所称,"言文章者以冠(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其骈文"隶事生动,犹得子山(庾信)遗意"(高步瀛《唐宋文举要》)。李商隐的骈文即其所授。元和十二年(817年),选进《御览诗》。晚年与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较多。 == 文章 ==《[[旧唐书]]》载;郑儋暴死,没来得及处理身后事。军中一片混乱眼看就要发生兵变。果然一天子夜,一些将士武装挟持令狐楚要他马上起草遗表。于是在众将士虎视眈眈之下,在白刃环立之中,令狐楚立即起草遗表。再读给大家听后,大家竟感动的痛哭流涕起来,军心大定由此平息了一场灾祸。从此,令狐楚更是名声大震。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袖人物,父子俩与当时文坛名家都交游甚密。令狐楚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 在父亲去世后,幼年的李商隐陪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这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且相当艰苦的环境,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进入一个社交圈。李商隐凭借才华、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早在十六岁,他就开始与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交往,将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获得了一定的名气--也许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旋涡。 从829年(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年(开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李商隐以谦卑诚恳的态度赢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现这种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这并非普通的遗书,而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政治遗言。令狐楚本人就是这种文体的高手,而他宁愿让李商隐帮助完成自己一生的总结。 == 亲属成员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令狐楚出身敦煌望族令狐氏。令狐氏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犨之后,魏犨之子[[魏颗]]因功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成为令狐氏的始祖。至西汉末年,令狐称亡命敦煌,遂居于效毂。令狐称的后代[[令狐整]],在北周官至大将军,封彭阳郡公,[[谥号]]"襄",被赐姓宇文氏。令狐整生隋吏部尚书、武康公[[令狐熙]]。 令狐熙之孙令狐元超,仕唐官至抚宁县令。令狐元超生上邽县令令狐浚。令狐浚生昌明县令令狐崇亮。<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tsf/table/f104.htm 《新唐书·卷七十五·表第十五》],国学导航 . 2017-06-21]</ref> ==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jts/175.htm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ref>[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xts/178.htm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国学导航 . 2017-04-19]</ref>
61,5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