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花戏楼

增加 2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花戏楼位于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由于戏楼上饰绚丽鲜艳的[[彩绘]]戏文和精美的[[砖雕]]、[[木雕]]艺术品,光彩夺目,后人遂以"花戏楼"之名传呼至今。花戏楼以其表现数十出戏文、掌故的砖雕、木雕、彩绘闻名于世 <ref>[https://www.sohu.com/a/231051820_105155 一座花戏楼 半部中国史 ],搜狐,2018-05-09  </ref> ,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细节==
==历史记载==
[[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大关帝庙碑》记载:“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建新大殿,增置座楼,藻采歌台,固已极规模之宏敞,金碧之辉煌矣。”这当是东西座楼建始,戏楼增加[[藻井]] <ref>[https://www.sohu.com/a/149897660_166505 藻井,中国传统的建筑绝学 ],搜狐,2017-06-18 </ref> 彩绘。又乾隆四十一年碑记:“关帝庙特华内极雕缕藻绘之工,游市廛者每瞻不能去。”戏楼木雕及门墙砖雕,据考可能始于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最迟不会晚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现存花戏楼原貌应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建筑,可见当时戏剧盛行,舞台与戏院建造都十分讲究。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112,6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