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西彦

增加 5,603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定居上海==
1954年开始,王西彦结束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定居上海,开始写作湘东老苏区土改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春回地暖》,这是作者所有长篇小说创作中篇幅最大、用力最多的作品。1955年5月,上海市政协成立,王西彦即担任第一届政协委员。1956年6月,王西彦从淮海中路上海市作协宿舍迁至复兴西路34号楼一直到病逝。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用,更加激发了王西彦的创作活力。他凭借自己以往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以及参加土地革命的经验,于1954年至1963年的10年间,相继创作出两部长篇巨著《春回地暖》和《在漫长的路上》(第一部)。他的理论性文章《唱赞歌的时代》和《论阿q和他的悲剧》等,不仅在文艺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而且成为他创作史上的另一个闪光点。
 
==作品==
93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屋》、《寻梦者》、《神的失落》、《村野的爱情》、《微贱的人》、《春回地暖》、《在漫长的路上》,作品选集《王西彦中篇小说选》、《王西彦小说选》(3集)、《王西彦选集》(5卷),文革回忆录集《焚心煮骨的日子》及散文、理论文集等。
 
[著作书目]
 
夜宿集(短篇小说集)1940,商务
 
一段旅程(散文、报告文学集)1940,桂林石火出版社
 
报复(短篇小说集)1940,改进
 
悬崖(短篇小说集)1940,改进
 
乡井(短篇小说集)1942,三户
 
惆怅(短篇小说集)1942,桂林今日文艺社
 
海的呼啸(短篇小说集)1943,大地
 
家鸽(短篇小说集)1944,桂林文学书店
 
林野恋人(长篇小说)1945,良友;改名《村野的爱情》,1983,湖南人民
 
一双鞋子(短篇小说集)1945,改进
 
神的失落("追寻"之一,长篇小说)1945,上海中原出版社
 
古屋(长篇小说)1946,文生
 
乡下朋友(短篇小说集)1947,上海万叶书店
 
还乡(中篇小说)1948,中华
 
风雪(中篇小说)1948,文生
 
寻梦者("追寻"之二,长篇小说)1948,上海中原出版社
 
人性杀戮(短篇小说集)1948,上海怀正文化社
 
文学·科学·哲学(文论)1949,中华
 
文学与社会生活(文论)1949,中华
 
微贱的人(长篇小说)1949,晨光
 
挽歌与赞歌(文论)1950,文工
 
幸福之岛(短篇小说集)1950,文工
 
在网窑里(短篇小说集)1950,中华
 
新的时代和新的风格(文论)1951,海燕
 
唱赞歌的时代(文论)1951,文工
 
湘东老苏区杂记(散文集)湖南省文联筹备委员会
 
人的道路("追寻"之三,长篇小说)1951,文工
 
伟大的人和伟大的作家(文论)1953,新文艺
 
从生活到创作(文论)1954,新文艺
 
为了祖国和人类(报告文学集)1954,新文艺
 
朴玉丽(短篇小说集)1955,中青
 
论阿Q和他的悲剧(文论)1957,新文艺
 
眷恋土地的人(短篇小说集)1957,作家
 
论《子夜》(文论)1958,新文艺
 
新的土壤(中、短篇小说集)1958,新文艺
 
从播种到收获(文论)1959,百花
 
在漫长的路上(第1部,长篇小说)1962,百花
 
春回地暖(上下册,长篇小说)1963,作家
 
王西彦近作(小说、散文、文论等合集)1979,四川人民
 
第一块基石(鲁迅作品研究集)1980,上海文艺
 
王西彦散文选 1980,江苏人民
 
书和生活(文论)1981,花城
 
两姐妹(短篇小说集)1981,香港文艺研究会
 
炼狱中的圣火(散文集)1982,人文
 
王西彦中篇小说选 1982,香港南方书屋
 
悲凉的乡土(短篇小说集)1982,花城
 
王西彦小说选(第一册)1982,湖南人民 ;第二册,1982,人文
 
忧伤的世界(散文集)1984,浙江文艺
 
晚望(散文集)1984,上海文艺
 
王西彦选集(1-5卷,中短篇、长篇小说、散文合集)1985-1987,四川文艺
 
穿越废墟(长篇小说)1987,江苏文艺
 
北美之旅(散文集)1988,花城
 
暮钟(散文集)1989,上海文艺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1998年4月9口,上海市作家协会和浙江师范大学在上海作协礼堂专门举行了王西彦先生文学创作生涯65周年研讨会。60多位著名学者、作家参加了会议,[[巴金]]先生特意托女儿[[李小林]]送来了花篮,[[王元化]]、[[柯灵]]等也赠了花篮。研讨会上,[[杜宣]]赠送了一首诗:"八十五年岁月,[[寻章]]摘句生涯。是非成败且由它,只写心中实话。"[[王元化]]则这样评价王西彦:"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不回避危险。"
 
王西彦是-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仅80年代后的作品就达200多万字,著作等身,名符其实。但他亦向故乡文学青年谈创作时依然说自己是"一直在读者的宽容下坚持过来的,自己一直抱憾于才能过于平庸,工作不够艰苦",他一直奉行"勤能补拙"的信条,以自己的辛苦和丰硕的成果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一提的是,王西彦的儿子[[王晓明]],在文学评论上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从1987年写作《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他几乎每年都有专著问世,并多次应邀赴美国参加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和讲学。1992年,与[[王安忆]]等作家一起荣获庄重文文学奖。
 
对于艺术,王西彦一直尊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把真实告诉人民"、"我手写我心"是他的写作宗旨,巴金说他是"把心交给读者的","读了西彦的文章,我仿佛又回到了但丁的世界"。
== 参考文献 ==
29,0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