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增加 1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9月1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其范围涵盖整个崇明岛,东西宽约为76公里,南北宽约13~18公里,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公园雄踞于万里 [[ 长江 ]] 的入海口,南与 [[ 嘉定 ]] [[ 宝山 ]] 隔江相望,北与 [[ 江苏 ]][[ 海门 ]] [[ 启东 ]] 一衣带水,犹如蕴含于长江巨龙口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景区概述==
崇明岛地质公园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一园三馆一站"组成,即西沙地质公园,崇明岛西沙湿地科普馆,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馆、前卫村木化石科普馆及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其中:西沙地质公园内拥有20多处典型的潮滩地质遗迹景观点、3公里长的潮滩木栈道、10处大型木质观赏平台及4个科普长廊;西沙湿地科普馆拥有120平方米的湿地科普展示板;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馆拥有200平方米的各类潮滩地质遗迹科普展片;前卫村硅化木科普馆拥有中国西北、华南和缅甸等东南亚不同区域的硅化木化石和江南各类奇石展品;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拥有11个实验室,4个大型实验平台。<ref>[https://www.tuliu.com/read-44656.html 上海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简介、由来及总体布局规划] , 土流网 2016年10月25</ref>
崇明岛为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沙岛,园内保存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完整的大河口三角洲地层系统纪录了260万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古老的沙堤、完整的历代海塘、避潮墩见证了 [[ 上海 ]] 的海陆变迁;优美神奇的潮沟、波痕、陡坎代表了典型的淤泥质的潮滩地貌景观,复杂的潮汐运动、大河分流、盐水入侵、最大混浊带景观代表了塑造大河口地貌的典型动力。园内独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海三棱藨草-藨草-芦苇湿地植被,保留了重要的全球迁徙珍稀侯鸟种群和"活化石"-中华鲟等特有的珍稀生态物种。园区内有许多自然、人文历史古迹,尤其以东平国家 [[ 森林公园 ]] [[ 学宫 ]] [[ 寿安寺 ]] 等最为著名。园内水土洁净,空气清新,风光优美,地质科学奥妙,是休闲度假、旅游和科学考察的胜地。
==历程发展==
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国家地质公园计划",2000年以来,全国正式开展了四批国家地质公园申报评选工作,共批准建立了138个国家地质公园。其中12个国家地质公园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崇明岛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特色成为上海市申报的首选场所。2003年3月,崇明县政府为充分挖掘崇明地质地貌和生态资源,联合 [[ 上海 ]] 地质调查研究院积极准备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研究和申报任务,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现场踏勘、数据分析、报告编写和设计地质公园等一系列工作 ,历时两年多,先后到 [[ 北京 ]] 参加了两次评审会,期间对公园的定位、内容报告进行了多次修改。2005年9月19日,上海崇明岛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正式获准成立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12月,国土资源部、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领导来崇明指导工作,经过初步讨论,鉴于崇明岛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极力推荐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成功优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刚兴起环保热的时候,地质学家就提出了要用建立地质公园这样的方法来保护地质遗迹免遭破坏。 [[ 中国 ]] 方面于1970年代出台了相关条例,直到1999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宣布了保护地址遗产计划。申报工作已经进行了4次,现批准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138家,其中以 [[ 黄山 ]] [[ 石林 ]] [[ 长江三峡 ]] 等著名旅游景点为主。
[[File: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和那些大山大水相比,崇明的确貌似无奇。但崇明作为整个长三角地貌的代表,却在整个 [[ 中国 ]] 乃至世界上都有着典型的地貌价值。崇明三四百米泥土下的基岩和 [[ 黄山 ]] [[ 泰山 ]] 是完全一样的,那些"千层糕"一样的石块有一m多高,本身就具有审美价值。<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0f57ff75cffc9a3?cota=3&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上海-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 快资讯 2019-04-03 </ref>
不仅如此,在将来的地质公园中,崇明还将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例如可以用钻孔的方式,在地下模拟出地质运动给游客观赏;在崇明的地下断裂带中蕴藏了丰富的地热资源,这些温度超过25摄氏度的地下水当然可以开发成温泉;崇明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很丰富,观鸟等等已经是崇明的招牌旅游节目了,9月加入地质资源后,崇明的生态旅游将更全面,更完善。
崇明地质公园早在2005年就通过了 [[ 中国 ]] 国家地质公园的第四次审批,现已经开始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做准备了。世界级别的审核除了自然条件,十分注重科普指标,现崇明已经有了世界河口博物馆,一个更大规模的地质馆正在规划中。
==总体规划==
[[File: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党中央 ]] 、国务院、 [[ 市委 ]] 、市政府高度重视崇明发展,2005年, [[ 上海 ]] 市政府通过了《 [[ 崇明岛域总体规划 ]] 》,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崇明建设成为集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科技研发岛于一体的面向西太平洋沿岸的国际性"海上花园",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人文生态活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成为 [[ 上海 ]] 国际大都市辐射 [[ 长江 ]][[ 三角洲 ]] [[ 中国 ]] 沿海大通道新增加的"北翼纽带"。
2005年3月上海市科委正式启动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重大专项。促进崇明岛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现该重大专项已形成《崇明岛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方案(2005~2007)》,启动了崇明生态科技创新基地一期工程-上海市生态研究中心,生态六大实验室,10个优先生态项目等具体工作。国家科技部高度重视"崇明岛生态建设"专项,将其作为"部市合作"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市科委还邀请本市科技、经济、社科界专家,成立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咨询专家委员会, [[ 翁史烈 ]] 院士、 [[ 陈吉余 ]] 院士等32位资深专家首批获聘。
尽管《崇明岛域总体发展规划》描绘了生态岛的发展前景,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尽管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重大专项,在诸多方面进行有成效的建设。但是,崇明岛真正实现集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科技研发岛于一体的"海上花园"尚缺乏骨干依托产品或景观,生态保护范围内容单一,旅游缺少博物文化场馆,科普缺少基地和内涵,景观缺少旅游吸引力,资源缺少研发内涵力,形象缺少国际知名度产品。另外崇明的发展还面临污染加重、生态退化(湿地面积减少)、产业落后(第一产业比重大)、基础设施滞后、经济薄弱(人均GDP水平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4),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农村人口接近50万)等现实状况。在上述薄弱的基础上,如何做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真正把崇明建设成生态岛,是急需考虑和规划的大事。
4、旅游、休闲价值--促进崇明旅游产业化升级
[[ 上海 ]] 现有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达300万之多。人们工作繁忙,工作之余找一个安静的、有文化价值的休闲空间的需要日益提高。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符合这样的需求。既为 [[ 上海 ]] 大都市开辟旅游、休闲园地,又同时为2010年世博会增添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胜地。
5、科研价值--带动崇明研发创新产业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具有科研、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文史、经济开发以及美学游览6大价值,公园的建成一定会带动整个崇明的旅游业和其他行业。因此这不仅是对崇明生态旅游品牌的完善,更是上海提升国际大都市地位的需要。其实这个问题也是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世界上著名城市共同的问题。这些城市经济的繁荣是不容置疑的,而生态的繁荣是他们发展的更高阶段。
崇明岛的定位历来就是一个生态岛,生态岛的发展是以旅游、会展等第三产业为主的。求知欲旺盛是城市居民精神品质的一个体现,因此生态旅游就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模式。地质公园集地质、地貌科普展示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功能恰巧能满足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整个崇明岛也就因此具备了更高的品牌价值。建成后,崇明旅游不再只限于抓鱼、抓螃蟹这样的渔家乐,而是使得这一 [[ 上海 ]] 的乡村旅游品牌升级为全国品牌,如果以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那就又能升级到世界品牌。
== 考参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