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1
次編輯
變更
团河行宫
,'''团河行宫''',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地区]]团河北村,是一座[[清朝]]皇家行宫,也是当时[[南苑]]四座皇家行宫(其他三座是[[旧衙门行宫]](旧宫)、[[新衙门行宫]](新宫)、[[南红门行宫]](南宫))中唯一保留至今的行宫。<ref name=luo>[http://www.bjdfz.gov.cn/ShowNewsLevel3.jsp?NewsID=2401 罗哲文、柴福善,团河行宫,北京地方志2012年04期]</ref><ref name=sohu>[http://news.sohu.com/20041028/n222728151.shtml 团河行宫年内动工开修,搜狐,2004-10-28]</ref>
==历史==
'''团河行宫'''位于大兴区黄村卫星城以东3公里处,坐落在[[南苑|南海子]]的南端。南海子(当地有一种说法称旧时称[[什刹海|积水潭]]为“北海子”,称该地为“南海子”;另一种说法称[[明朝]]时称该地为“南海子”,清朝时改称“南苑”)的范围大概是如今[[大兴区]]北部、[[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西南部、[[丰台区]]东部等地,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总面积大约有200多平方公里,是清朝皇帝狩猎、阅兵、驻跸场所。
团河行宫兴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金朝]]时此处便有宫室建筑,[[金章宗]]在此造行宫“建春宫”。每年春季,金章宗来这里网鱼、捕猎鹅雁。明朝在这里兴建旧衙门提督宫署,并且依照[[二十四节气]]兴建24园,改作行宫。清朝乾隆时期,在南苑的西南角兴建团河行宫,此后团河行宫成为清朝皇帝来[[南苑]]游猎及理政的场所。
当时的宫殿区,王公大臣不经召见不得进入大宫门;嫔妃不获召幸不得进入西区;夜间,亲王贝勒不得在宫内居住,只可到位于团河行宫宫墙外的小王爷府过夜。团河行宫是乾隆帝四下江南后兴建,故富有江南园林特色。团河行宫宫墙内的东湖、西湖,湖中有94泉,泉水汇成湖,经过过河亭流出团河行宫,与东宫墙外的护宫河汇合流入凤河,御碑亭中的乾隆御制诗中有“团河本是凤河源”。
清朝末年,由于国家衰弱,团河行宫败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洗劫了团河行宫珍藏的宝物,并破坏了团河行宫建筑。[[中华民国]]初年,团河行宫曾经被军阀用作兵营。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守在团河行宫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同[[日军]]激战,团河行宫遭炮轰,大部分成为废墟。
1985年,团河行宫遗址被列为大兴县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建成,对社会开放。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自1985年以来,政府逐步整修团河行宫遗址,陆续修缮、修复部分古建筑,铺设了环湖甬路,种植大量花木,对西湖进行清淤并蓄水。
大兴区的不少政协委员、文史专家,多年来呼吁对团河行宫加以修复。2004年4月的一个月内,大兴区将团河行宫宫墙内的20余处宫殿遗址全部发掘并清理出来。2004年7月13日,北京市文物局上报的《关于复建团河行宫的再请示》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原则同意”。2004年10月,大兴区宣布团河行宫修复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到2007年完成。工程计划分为两期:一期工程修复宫墙内的建筑,包括主殿区、风景区,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二期工程修复宫墙外的7座小王爷府和151间杂役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兴区人民政府于2005年3月报请[[北京市人民政府]],但没有获得批复,所以该复建计划搁浅。2007年,团河行宫修复工程被列为“人文奥运”工程计划。团河行宫修复工程分成二期:一期工程2004年启动,2007年完工并开放;二期工程2013年3月底开工,计划2013年12月底完工,复建西湖周边9座建筑(漪鉴轩、鉴止书屋、珠源寺、归云岫、狎鸥舫、点景四方亭、濯月漪、两卷临河房、大船坞)。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