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及

增加 46,286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Coord|30|2|N|31|13|E|type:city|display=title}} {{Otheruses}} {{noteTA|G1=地名}} {{国家基础资讯 |国家名称 =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家通称 = 埃…”
{{Coord|30|2|N|31|13|E|type:city|display=title}}
{{Otheruses}}
{{noteTA|G1=地名}}
{{国家基础资讯
|国家名称 =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家通称 = 埃及
|国家外文全名 = 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
|国家外文语言 = 阿拉伯语
|国旗文件名 = Flag of Egypt.svg
|国徽文件名 = Coat of arms of Egypt (Official).svg
|国家格言 =
|国歌名称 = 《[[祖国,祖国,祖国]]》({{rtl-lang|ar|بلادي بلادي بلادي}})<br><center>[[File:Bilady, Bilady, Bilady.ogg]]</center>
|国旗歌名称 =
|国家位置图片文件名 = EGY orthographic.svg
|国家位置图片宽度 = 250px
|国土面积数据 = 1,001,449
|面积排名 = 29
|水域率百分比 = 0.6
|国家首都名称 = [[开罗]]
|中央政府所在地 = [[开罗]]
|最大行政区名称 = [[新河谷省]]
|最大城市名称 = [[开罗]]
|最高点 = [[凯瑟琳山]]([[海拔]]2,629公尺)
|最长河流 = [[尼罗河]]
|最大湖泊 = [[纳赛尔水库]]
|海岸线 = 2,450千米
|时区名称 =
|时区 = +2
|结束时区 =
|夏时制 = +3
|结束夏时制时区 =
|人口估计年份 = 2017年
|总人口数据 =93,453,000
|人口排名 = 15
|人口密度数据 = 90
|人口密度排名 = 118
|电压 = 220 V
|插座 = C
|频率 = 50 Hz
|官方语言 = [[阿拉伯语]]
|官方文字 = [[阿拉伯字母]]
|民族 = [[埃及人]](包括埃及[[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努比亚人]]、[[贝都因人]]、[[柏柏尔人]]
|主要宗教 = [[伊斯兰教逊尼派]](90%)、[[科普特基督教]](10%)
|曆法 =
|主要节日 =
|道路通行方向 =
|国家元首职称 = 总统
|现任国家元首名字 = 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
|政府代表职称 =
|现任政府代表名字 =
|政府首脑职称 = 总理
|现任政府首脑名字 =谢里夫·伊斯梅尔
|政治制度一 = <!--不是五权分立,不适用-->
|政治制度二 = <!--填写 三权分立-->
<!--必需填写政治制度才会显示以下资讯-->
|现任上议院立法首脑名字 =
|现任下议院立法首脑名字 =
|政治制度三 = <!--填写该国 政治制度(除五权分立和三权分立国家)-->
<!--必需填写政治制度才会显示以下资讯-->
|其他首脑一 =
|其他首脑职称一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一 =
|其他首脑二 =
|其他首脑职称二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二 =
|其他首脑三 =
|他首脑职称三 =
|现任其他首脑名字三 =
|国家宪法 =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宪法》
|国家结构形式 = [[单一制]]
|国家政权 = [[埃及人民议会|人民议会]]
|政治体制 = [[半总统制]]
|法律体系 = [[欧陆法系]]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估计年份 = 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 11,050.39亿[[美元]]<ref name=imf2>{{cite web|url=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6/02/weodata/weorept.aspx?sy=2014&ey=2021&scsm=1&ssd=1&sort=country&ds=.&br=1&c=469&s=NGDPD%2CNGDPDPC%2CPPPGDP%2CPPPPC&grp=0&a=&pr.x=71&pr.y=19|title=Egypt|work=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date=October 2016|publishe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accessdate=2016-12-11}}</ref>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排名 = 23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 = 13,759美元<ref name=imf2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数据排名 = 92
|国内生产总值估计年份 = 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 250,149亿美元<ref name=imf2 />
|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排名 = 4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 = 2,859美元<ref name=imf2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排名 = 131
|人类发展指数年份 = 2017年<!-- 请使用HDI所引用的数据年份,而不是报告出版年份 -->
|人类发展指数 = 0.696<ref>{{cite web|url=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hdi_table.pdf|title=Human Development Index and its components|publisher=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ref>
|人类发展指数排名 = 115
|人类发展指数等级 = <font color="#ffcc00">中</font>
|中央银行 = [[埃及中央银行]]
|货币单位 = [[埃及镑]]
|货币代码 = EGP
|货币符号 =
|吉尼系数 =
|立国日期 = 1953年6月18日
|立国事件 = 1953年6月18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立国事件日期 = [[埃及历史|视乎不同阶段]]
|国家象徵 = [[国花]]:[[睡莲]]
|国家代码 = EGY
|国际域名缩写 = [[EG]]
||国际电话区号 = +20
|现役军人数 =
|现役军人数排名 =
|现役军人数年份 =
|备注 =
|}}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lang-ar|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Audio|ar-Gumhuriyat_Misr_al-Arabiyah.ogg|发音}}),通称'''埃及''',是东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面积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过9,000万。原存在于当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二战]]后,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该国地跨二洲即[[亚洲]]和非洲,[[西奈半岛]]位于[[西南亚]](西亚),而该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非]]地区。[[伊斯兰教]]为[[国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还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埃及经济的多元化程度在[[中东地区]]名列前茅。各项重要产业如旅游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著几乎同等的发展比重。埃及也被认为是一个[[中等强国]],在地中海、中东和伊斯兰信仰地区尤其有广泛的影响力。

== 国名 ==
“埃及”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对古埃及的称呼{{lang|el|Αἴγυπτος}}(Aigyptos),[[英语]]作Egypt,[[法语]]作Égypte,[[拉丁语]]作Aegyptus。原型是古城孟菲斯Hekaptah的误称,意思为普塔神灵之家。[[阿拉伯语]]称为'''米斯尔'''({{rtl-lang|ar|مِصر}} {{transl|ar|Miṣr}},[[埃及阿拉伯语]]作{{rtl-lang|ar|مَصر}} {{transl|ar|Maṣr}}),意为「辽阔的国家」,来源于[[亚述]]的楔形文字,《[[诸蕃志]]》译作蜜徐篱,《[[瀛涯胜览]]》译作米息,《回回馆译语》中称密思儿<ref>https://archive.org/stream/02076762.cn#page/n6/mode/2up</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5-12-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11000140/http://www.huizucn.org/article-16-2.html |archivedate=2015-01-11 }} </ref>。[[古埃及]]语言中称为Kemet {{IPA|[kuːmat]}}<ref>Antonio Loprieno, "Egyptian and Coptic Phonology", in ''Phonologies of Asia and Africa (including the Caucasus). Vol 1 of 2.'' Ed: Alan S Kaye. Winona Lake, Indiana: Eisenbrauns, 1997: p 449</ref>,与之相关的现代[[科普特语]]称为{{Lang|cop|Ⲭⲏⲙⲓ}}(''K<sup>h</sup>ēmi'')。

== 历史 ==
{{main|埃及历史|埃及现代史}}
[[File:Nasser in Mansoura, 1960.jpg|thumb|right|1960年的埃及总统纳赛尔。]]
[[File:Egyptian Armor.jpg|thumb|250px|1973年[[赎罪日战争]]的埃及军队。]]
[[File:2011 Cairo 5339252807.jpg|thumb|开罗都会区有超过2000万人口。]]
古埃及的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和文化知识在古埃及灭国后并没有被传承下来,直到现代才被考古学发现后重新被世人认知。虽然有许多考古遗址的发掘,人们对古埃及历史的了解却仍然非常有限。

* 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人就在尼罗河流域建立了自己辉煌灿烂的文明,巍峨的金字塔,信仰。详细见[[古埃及]]。
*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7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 公元4-7世纪併入[[东罗马帝国]]。
*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国]]。640年,埃及完全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当地的人们对于宏伟的金字塔与神殿雕像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 1249年开始由[[马木留克]]军团指挥官统治。
* 1517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 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佔领。
* 1882年被[[英国]]军队佔领。
* 1914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 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对埃及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权,埃及当局仍然是英国控制下的[[卫星国]],按英埃政府间协议英国可以随时为了保护英国在埃及利益对埃及出兵。
*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获得真正独立。1953年6月18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 1954年,英国被迫同意分批从埃及撤军,直到1956年英军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对苏伊士运河区的事实治权。
* 1956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与法国、以色列组成联军,突击控制了西奈半岛与苏伊士运河区,围歼了多支埃及军队,并对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开战略轰炸以震慑埃及军民。埃及被炸毁民房1万多栋,炸死1000多人,受伤20 000多人。
*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併,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失去[[西奈半岛]]。1970年,纳赛尔去世,由[[沙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月,改国名为「'''埃及阿拉伯共和国'''」。
* 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1982年埃及取回西奈半岛的主权。1989年,[[塔巴]]亦归还埃及。
* 1981年10月14日,[[沙达特]]总统于纪念赎罪日战争八周年的阅兵大典遭同情伊斯兰份子的士兵枪杀,旁边的副总统[[穆巴拉克]]侥倖躲过一劫,八天后在军队拥戴下继任总统,从此埃及实行独裁统治,一直处在[[戒严]]和[[紧急状态]]直到[[2011年埃及革命|埃及革命]]迫使穆巴拉克下台,军方接管政权之后才解除。
* 自2011年1月24日开始,埃及发生了举世瞩目的[[2011年埃及革命|埃及革命]],人民普遍对时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现行制度及生活表示不满,遂渐渐开始示威游行,要求穆巴拉克总统下台并对埃及现行不民主的政治体系制度进行改革;期间穆巴拉克总统表示将不退任总统一职,但不参加2011年9月总统选举竞选六连任,由于总统坚持留任并不为人民接受以及期间发生枪战人民遭枪杀,导致示威游行范围自[[解放广场]]扩大到埃及多个省份并进行抗议、示威及静坐。
* 2011年2月11日,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宣布穆巴拉克辞职,政权由军方领导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接管。穆巴拉克及其近亲已搭直升机飞到距离首都开罗400公里,位于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军方掌握国家过渡政权。
* 2011年11月21日,根据外电报导,执政军方最高委员会因政权移交速度慢,不满的民众再度走上街头,要求军方将政权移交给文人政府。衝突中有多名民众死亡及受伤,新衝突逐渐蔓延到全国各地,军方面临强大压力。11月24日,军方出乎预料的表达歉意,表示军方不会恋栈权位,之后的国会大选及总统选举都会如期举行。军方表示现在交出政权「违背」民众的託付,另一方面示威民众则表示,若军方不立刻下台,他们决不会离开解放广场。目前衝突虽暂时平息,但随时有可能再度发生抗争行动。
*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1日,埃及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了[[埃及人民议会|人民议会]]的[[2011-2012年埃及议会选举|选举工作]],结果伊斯兰[[自由与正义党]]领导的[[穆斯林兄弟会|埃及民主联盟]]获得498席中的235席,成为议会的第一大党派,极端保守的Al-Nour Party获得107席为第二大党,获得38席的New Wafd Party是第三大党。伊斯兰政党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
* 2012年6月14日,埃及最高宪法法院裁定人民议会选举依据的选举法违宪,因此下令解散新国会。6月17日,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公布了修正后的《宪法宣言》,此次修改共涉及8个条款,修正案限制了总统职权<ref>{{cite web|url=http://news.qq.com/a/20120618/000397.htm | language= | title=埃及军方出台《宪法宣言》修正案 扩大政治权力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12年6月18日 |accessdate= }}</ref>。
* 2012年6月24日,埃及最高总统选举委员会公布,穆斯林兄弟会下属[[自由与正义党]]主席[[穆罕默德·穆尔西]]击败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赢得穆巴拉克下台后的首次埃及民主[[2012年埃及总统选举|总统大选]]。8月2日,[[埃及总理|总理]][[希沙姆·甘迪勒]]组建的新内阁正式上任<ref>{{cite web |url=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2-08-02/egypt-s-new-government-prepares-to-take-helm-of-nation |title=Egypt's New Government Prepares to Take Helm of Nation |author=Abdel Latif Wahba and Tarek El-Tablawy |date=2 August 2012 |publisher=Bloomberg |archivedate=2012年8月12日 |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69s8uFyx8?url=http://www.businessweek.com/news/2012-08-02/egypt-s-new-government-prepares-to-take-helm-of-nation |accessdate=12 August 2012 |deadurl=yes }}</ref>。8月12日,总统穆尔西对军队高层做出重大人事调整,国防部长[[穆罕默德·侯赛因·坦塔维]]和军队总参谋长[[萨米·阿南]]分别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与[[西德基·苏卜希]]继任;同时宣布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于6月17日通过的限制总统权力的宪法修正案无效,公布的新宪法声明从当天起生效;这项决定得到了军队的支持,此举被认为是民选政府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一步,军官将逐渐退出埃及权力的核心,文官执政将成为埃及改革的方向<ref>{{cite web|url=http://news.163.com/12/0814/04/88RF5M8J00014JB5.html | language= | title=埃及军方表态支持总统穆尔西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12-08-14 |accessdate= }}</ref>。
* 2013年总统穆尔西发动修宪,以使埃及转型为文官政府,威胁了军方的既得利益。
* [[2012年至2013年埃及抗议活动|2013年埃及爆发多轮示威]],要求穆尔西下台。7月3日,穆尔西遭到以国防部长[[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为首的军方罢黜和软禁,由[[阿德里·曼苏尔]]担任临时总统,军方宣称将会提早举行国会和总统选举,并修改宪法,目的是让[[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成为总统<ref>{{cite web|url=http://www.watoday.com.au/world/egypts-mursi-removed-from-power-20130703-2pcgz.html |language=en |title=Egypt's Mursi removed from power |publisher=Fairfax Media |date=2013-07-03 |accessdate= }}</ref>。此后穆兄会的支持者一直坚持示威抗议活动以声援穆尔西,抗议者与军队发生的冲突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13/5153511.shtml |language= |title=埃及政府临时推迟对示威者清场 以免“血腥冲突” |publisher=中国新闻网 |date=2013年8月13日 |accessdate= }}</ref>,[[2013年埃及政变事后动盪|埃及社会和局势]]正面临严重的挑战。8月14日,埃及安全部队在开罗两处穆尔西支持者的营地展开清场行动,据报道行动已造成525人死亡和3717人受伤。<ref name="CBC">{{cite web|author= |url=http://www.cbc.ca/news/world/story/2013/08/15/egypt-morsi-violence-protests-coup.html |title=Egypt death toll rises to 525 amid state of emergency |publisher=The Associated Press |date=|accessdate=2013-08-15}}</ref>穆兄会支持者的持续示威抗议和严重流血冲突事件,埃及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局面<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3/08-13/5153333.shtml |language= |title=外媒:埃及公共社会崩溃 最可怕是民众思想对立 |publisher=中国新闻网 |date=2013年8月13日 |accessdate= }}</ref>。
* 2014年6月,塞西正式当选总统。
* 2015年,举办新的议会选举,塞西及军方的支持者当选议员,控制国会。

== 地理 ==
[[File:Egyp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Nmbrs - colored.svg|thumb|埃及地图]]
[[File:LocationEgypt.svg|thumb|埃及在北非地区的位置]]
埃及面积有1,001,450[[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洲|亚]]、[[非洲|非]]两洲,当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另外[[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有著独特的地缘位置:在陆路上,它连接亚、非两洲;在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历史纪录以来,埃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现时埃及的西面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共和国|苏丹]]交界,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

埃及全境有95%为[[沙漠]]。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29米。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从南到北流贯全境,境内长1350公里,两岸形成宽约3—16公里的狭长[[河谷]],并在首都[[开罗]]以北形成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这两岸的[[河谷]]及[[三角洲]]地带,虽然只佔埃及全国总面积的4%,但却是埃及99%的人口聚居所在。[[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道。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以及[[阿斯旺水坝|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纳赛尔水库]](5000平方公里)。

=== 气候 ===
全境乾燥少雨。[[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型气候]],1月平均气温12℃,7月26℃;年平均降水量50—200毫米。其馀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乾燥,沙漠地区气温可达40℃,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毫米。每年4—5月间常有「五旬风」,飞沙走石,使农作物受害。

=== 四大地理区 ===
[[File:Egypt Topography.png|thumb|埃及地形图]]
埃及按自然环境而言,大致上可分为四大地理区<ref>改写自《非洲地理》104~106页,1983年9月三版</ref>:
;尼罗河谷
[[File:Nile.jpg|thumb|left|250px|[[尼罗河]]一景]]
埃及的面积虽有一百万平方公里,但境内绝大部分均为黄沙无垠的沙漠,只有宽约十六公里的尼罗河谷及开罗以下的三角洲 ,才是一条绿带,面积约为33700平方公里,仅为其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但在此狭窄的绿带上,却居住了埃及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西谚所说:「尼罗河上午乾涸,埃及下午死亡」,确系实情。绿带上每方哩有人口二千人以上,十分稠密。所有埃及的重要城市,均沿尼罗河分布。只有苏伊士运河区为一例外。开罗以北,称为下埃及(Lower Egypt),沿海有不少咸水潟湖,如[[马加特湖]](Lake Maritt)、[[艾德库湖]](Lake Edku)、[[布如勒斯湖]](Lake Burullus)及[[曼沙来湖]](Lake Manzala)等,目前仅为沮如湖泊之区,如仿[[荷兰]]办法,亦可能变为海埔地。英国著名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渲染了尼罗河一带的绮丽风光。

;西部沙漠
尼罗河谷以西称为西部沙漠约占全埃面积的四分之三,西南角有亚琛基岩出露形成的[[吉夫基比尔]](Gilf Kebir)高原,高约二千公尺,此再径沙积的高原周围仅有少数[[绿洲]]。沙漠北部有[[西瓦]](Siwa)及[[卡塔拉]](Qattara)[[石灰岩]]洼地,卡塔拉洼地低于海平面132公尺,内有咸湖及沼泽,不能人居;由西瓦绿洲向南到吉夫基比尔高原间,有一大片沙砾及沙丘,称为大沙海(Great Sand Sea),荒漠寂寂,不易通过。本区只有极少数的牧人居住在少数绿洲,以牲畜、[[穀物]]、菜蔬过自给自足式的主活,仅以少数的[[枣子]]及[[橄榄油]]向外交换日用工业品。埃及政府正在本区试钻地下深水井,增加水源,以便容纳大量人口,由尼罗河谷现已建有铁路以通西瓦及[[卡尔加]](Kharga)绿洲。

;东部沙漠
尼罗河谷以东的沙漠区,称为[[东部沙漠]],本区地形複杂,有由[[亚琛基岩]]出露所成的[[红海高地]],也有切割的石灰岩高原,本区一般高度约600~700公尺,但少数山峰可达2100公尺。如沙叶布山(Gebel Shayeb)高达2380公尺。临时性的河流自山区分向[[红海]]及尼罗河谷入注,将山区切割成峡谷。本区因有山岭关系,故水源情况较西沙漠区为佳,埃及牧人亦乐于在本区放牧。由于[[磷石]]及[[石油]]的开发,近年本区又形成一些矿镇。

;西奈半岛
苏伊士运河以东的一块半岛称为西奈半岛。西奈半岛是一片多山的高原,北部为石灰岩高原,中南部为[[艾格马]](Egma)高原,高一千六百馀公尺,最高的凯瑟琳山高2629公尺,亦为全埃及的最高山。此山由[[火成岩]]及[[变质岩]]组成,呈现红色。西奈半岛西为苏伊士海,东为[[阿卡巴湾]],两湾皆由断层陷落所形成,阿卡巴湾曾于1967年被埃及短期封锁,为当年六月以阿第二次战争的导火线,六天战役结束,西奈半岛全境被[[以色列]]军攻佔。1982年埃及取回主权。

西奈半岛亦为乾燥的沙漠区,北部年雨量约百馀公厘,南部尖端只有六十公厘左右。除牧人外,半岛西部的[[乌木包格马]](Um Bogma)有[[锰]]矿,苏尔、阿尔等地有[[油田]],为埃及能源所在。

== 行政区划 ==
{{main|埃及行政区划}}
[[File:Governorates of Egypt.svg|thumb|right|230px|行政区划]]
[[File:Egypt 2010 population density1.png|thumb|230px|人口分佈]]

[[File:2004-03-vev-egypte-poisson.jpg|thumb|230px|尼罗河渔业]]
埃及一级行政区划包括27个省([[阿拉伯语]]:{{rtl-lang|ar|محافظة}}),后面是首府:
{| class="wikitable"
|+埃及各省<ref>Central Agency for Public Mobilization And Statistics 2011 and 2012 (CAPMAS)</ref>
!
! 名称
! 人口<br/><small>(2006-11-11)</small>
! 人口<br/><small>(2012-01-01)</small>
! 首府
|-
|1
|[[亚历山大省]]
|align = right | {{nts|4123869}}
|align = right | {{nts|4509000}}
|[[亚历山大 (埃及)|亚历山大]]
|-
|2
|[[阿斯旺省]]
|align = right | {{nts|1186482}}
|align = right | {{nts|1323000}}
|[[阿斯旺]]
|-
|3
|[[艾斯尤特省]]
|align = right | {{nts|3444967}}
|align = right | {{nts|3888000}}
|[[艾斯尤特]]
|-
|4
|[[布海拉省]]
|align = right | {{nts|4747283}}
|align = right | {{nts|5327000}}
|[[达曼胡尔]]
|-
|5
|[[贝尼苏韦夫省]]
|align = right | {{nts|2291618}}
|align = right | {{nts|2597000}}
|[[贝尼苏韦夫]]
|-
|6
|[[开罗省]]
|align = right | {{nts|8471859}}
|align = right | {{nts|8762000}}
|[[开罗]]
|-
|7
|[[代盖赫利耶省]]
|align = right | {{nts|4989997}}
|align = right | {{nts|5559000}}
|[[曼苏拉]]
|-
|8
|[[杜姆亚特省]]
|align = right | {{nts|1097339}}
|align = right | {{nts|1240000}}
|[[杜姆亚特]]
|-
|9
|[[法尤姆省]]
|align = right | {{nts|2511027}}
|align = right | {{nts|2882000}}
|[[法尤姆]]
|-
|10
|[[西部省 (埃及)|西部省]]
|align = right | {{nts|4011320}}
|align = right | {{nts|4439000}}
|[[坦塔]]
|-
|11
|[[吉萨省]]
|align = right | {{nts|5724545}}
|align = right | {{nts|6979000}}
|[[吉萨]]
|-
|12
|[[伊斯梅利亚省]]
|align = right | {{nts|953006}}
|align = right | {{nts|1077000}}
|[[伊斯梅利亚]]
|-
|13
|[[谢赫村省]]
|align = right | {{nts|2620208}}
|align = right | {{nts|2940000}}
|[[谢赫村]]
|-
|14
|[[马特鲁省]]
|align = right | {{nts|323381}}
|align = right | {{nts|389000}}
|[[马特鲁港]]
|-
|15
|[[明亚省]]
|align = right | {{nts|4166299}}
|align = right | {{nts|4701000}}
|[[明亚]]
|-
|16
|[[米努夫省]]
|align = right | {{nts|3270431}}
|align = right | {{nts|3657000}}
|[[希宾库姆]]
|-
|17
|[[新河谷省]]
|align = right | {{nts|187263}}
|align = right | {{nts|208000}}
|[[哈里杰]]
|-
|18
|[[北西奈省]]
|align = right | {{nts|343681}}
|align = right | {{nts|395000}}
|[[阿里什]]
|-
|19
|[[塞得港省]]
|align = right | {{nts|570603}}
|align = right | {{nts|628000}}
|[[塞得港]]
|-
|20
|[[盖卢比尤省]]
|align = right | {{nts|4251672}}
|align = right | {{nts|4754000}}
|[[本哈]]
|-
|21
|[[基纳省]]
|align = right | {{nts|3001681}}
|align = right | {{nts|2801000}}
|[[基纳]]
|-
|22
|[[红海省 (埃及)|红海省]]
|align = right | {{nts|288661}}
|align = right | {{nts|321000}}
|[[古尔代盖]]
|-
|23
|[[东部省 (埃及)|东部省]]
|align = right | {{nts|5354041}}
|align = right | {{nts|6010000}}
|[[宰加济格]]
|-
|24
|[[索哈杰省]]
|align = right | {{nts|3747289}}
|align = right | {{nts|4211000}}
|[[索哈杰]]
|-
|25
|[[南西奈省]]
|align = right | {{nts|150088}}
|align = right | {{nts|159000}}
|[[图尔 (埃及)|图尔]]
|-
|26
|[[苏伊士省]]
|align = right | {{nts|512135}}
|align = right | {{nts|576000}}
|[[苏伊士]]
|-
|27
|[[卢克索省]]
|align = right | {{nts|457286}}
|align = right | {{nts|1064000}}
|[[卢克索]]
|-
! colspan=2 | 总计
! 72,798,031
! 81,396,247
!
|}

27个[[省]]分别由[[上埃及]]10省、[[下埃及]]7省、中部和[[苏伊士运河|运河]]各3省、[[西奈半岛]]2省、以及其他4省组成(非官方分区)。其中[[十月六日省]]和[[赫勒万省]]是2008年4月17日分别由[[吉萨省]]和[[开罗省]]分出去的。2009年12月7日[[卢克索省]]由[[基纳省]]分出。但是上述行政区划在2011年后多数被取消,重新划归原先省份。
{|
|
* 上埃及10省:
** [[阿斯旺省]](محافظة أسوان)
** [[艾斯尤特省]](محافظة أسيوط)
** [[贝尼苏韦夫省]](محافظة بني سويف)
** [[法尤姆省]](محافظة الفيوم)
** [[吉萨省]](محافظة الجيزة)
** [[卢克索省]](محافظة الأقصر)
** [[明亚省]](محافظة المنيا)
** [[基纳省]](محافظة قنا)
** [[东部省 (埃及)|东部省]](محافظة الشرقية)
** [[索哈杰省]](محافظة سوهاج)
|
* 下埃及7省:
** [[布海拉省]](محافظة البحيرة)
** [[代盖赫利耶省]](محافظة الدقهلية)
** [[杜姆亚特省]](محافظة دمياط)
** [[西部省 (埃及)|西部省]](محافظة الغربية)
** [[谢赫村省]](محافظة كفر الشيخ)
** [[米努夫省]](محافظة المنوفية)
** [[盖卢比尤省]](محافظة القليوبية)
|-
|
* 中部
** [[开罗省]](محافظة القاهرة)
|
* 运河省
** [[伊斯梅利亚省]](محافظة الإسماعيلية)
** [[塞得港省]](محافظة بورسعيد)
** [[苏伊士省]](محافظة السويس)
|-
|
* 西奈半岛:
** [[南西奈省]](محافظة جنوب سيناء)
** [[北西奈省]](محافظة شمال سيناء)
* 东部
** [[红海省 (埃及)|红海省]](محافظة البحر الأحمر)
|
* 北部:
** [[亚历山大省]](محافظة الإسكندرية)
* 西部
** [[马特鲁省]](محافظة مطروح)
** [[新河谷省]](محافظة الوادي الجديد)
|}

== 政治 ==
{{main|埃及政治}}
永久宪法于1971年9月11日经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埃及是「以劳动人民力量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经济上有「[[国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合作社所有制]]和[[私有制|私人所有制]]」三种形式。

[[埃及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由人民议会提名,公民投票选出,任期4年(2011年前总统任期为6年),可以连任一次,拥有任命副总统、[[埃及总理|总理]]及内阁部长,以及解散人民议会,在特殊时期可採取紧急措施;在人民议会(立法机关)闭会期间,还可通过颁布法令进行统治。1980年5月22日经公民投票修改宪法,规定政治制度「建立在多党制基础上」;「总统可多次连选连任」,并增加了「建立协商会议」的条文。

[[埃及人民议会|人民议会]](国会下议院)是最高立法机关。议员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议会的主要职能是:提名总统候选人;主持制定和修改宪法;决定国家总政策;批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决算,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埃及协商会议|协商会议]](国会上议院)是[[萨达特]]总统于1979年提出建立并写入宪法的。1980年11月1日,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委员共210名,其中三分之二由各阶层、机构和派别选举产生,其中一半应是工人和农民;三分之一由总统任命。根据宪法规定,协商会议是与人民议会并立存在但无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咨询机构。每届任期六年,三年改选一半委员,可连选连任,亦可再次任命。协商会议设主席、副主席。2014年,埃及新宪法规定埃及议会实行[[一院制]],协商会议由此被废除。

== 外交 ==
截至目前,埃及共和140多个国家建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法国]]和[[以色列]]等国均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埃及也是唯二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目前埃及是[[联合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成员国。
===与中国关系===
1956年5月30日,中国和埃及建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非洲国家之一。2011年,埃及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12年为第四大。<ref>{{cite web |url= http://allafrica.com/stories/201212090143.html|title= Mozambique-China Trade Continues to Grow|date=2012-12-09|accessdate= 2012-12-09|work= allafrica.com}}</ref>
2013年,双方贸易额达102.13亿美元。中国从埃及进口原油、液化石油气及大理石等,而埃及则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

== 军事 ==
{{main|埃及武装力量}}
[[File:Egyptian M109 during Operation Bright Star 2005.jpg|thumb|230px|埃军[[M109自走抱]]]]
[[File:DF-SD-03-04442.jpg|thumb|230px|埃军步兵]]
[[File:798b899970.jpg|thumb|230px|埃军F-16、幻象2000、F-4]]

== 人口 ==
{{main|埃及人}}
{{Historical populations
|title = 历回埃及人口普查
|type =
|align = left
|width = 15em
|footnote = 1966:抽样调查。
|source = 埃及公众动员和统计中心机构<ref>تطور أعداد السكان وفقا للسنوات التعدادية (1882 - 2006)</ref>
|1882 |6712000
|1897 |9669000
|1907 |11189978
|1917 |12718255
|1927 |14177864
|1937 |15920694
|1947 |18966767
|1960 |26085326
|1966 |30075858
|1976 |36626204
|1986 |48254238
|1996 |59312914
|2006 |72798031
}}
截止2010年1月,埃及人口数约为8155万人(含220万海外工作人员),人口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达到1.97%。

主要人种:东方哈姆族(埃及[[阿拉伯人]]、[[科普特人]]、[[贝都因人]]、[[柏柏尔人]])占99%,[[努比亚人]]、希腊人、亚美尼亚人、意大利人后裔和法国人后裔占1%。

埃及约有6成人口为30岁以下。[[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执政时期,埃及政府加强推动抑制人口增长的措施。穆巴拉克在2011年下台,[[穆斯林兄弟会]]其后上台执政,不再把控制人口增长视为重点工作,2012年埃及的出生率增至每千人32人,创下1991年以来的新高。<ref>{{Cite news|url=http://cn.nytimes.com/world/20130506/c06egypt/ |title=埃及出生率止跌回升 |publisher=纽约时报中文网 |date=2013-05-06}}</ref><ref>{{Cite news|url=http://gb.cri.cn/42071/2014/02/17/7411s4426721.htm |title=埃及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 造成多重负面社会影响(图) |publisher=国际在线 |date=2014-02-17}}</ref>

=== 宗教 ===
埃及约90%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约1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的[[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科普特正教]]、科普特天主教和[[希腊正教]]等教派。[[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为东方[[正教会]]中的一个独立教派,埃及[[科普特人]]多属于此教派。

=== 语言 ===
埃及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大多数国民亦视作母语;[[科普特语]](由古[[埃及语]]演变而来)仅在埃及的[[科普特人]]基督教堂的仪式中使用。另外,[[英语]]及[[法语]]在大城市及旅游区通用。
[[File:1867 Edward Poynter - Israel in Egypt.jpg|thumb|right|400px|古埃及油画(Edward Poynter 1867)]]
[[File:Egypt.Giza.Sphinx.01.jpg|thumb|right|230px|[[卡夫拉]][[金字塔]]([[埃及第四王朝|第四王朝]])和[[狮身人面像]](约前2500年)]]
[[File:Louvres-antiquites-egyptiennes-p1020099.jpg|thumb|230px|[[古埃及]]皇家陪葬品]]

原始的[[埃及语]](象形文字)在公元3-4世纪完全被[[科普特语]](希腊字母变体)取代。公元7世纪后期阿拉伯穆斯林征服埃及后,[[阿拉伯语]]开始逐渐成为通用语言,而[[科普特语]]仍被广泛使用。但[[科普特语]]在15世纪便已不再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了,而后[[科普特语]]使用者全都改用[[阿拉伯语]]。

=== 十大城市 ===
{{main|埃及城市列表}}
根据2008年的人口数据,埃及人口最多的10个城市如下:
#[[开罗]] - 7,947,121
#[[亚历山大城]] - 4,247,414
#[[吉萨]] - 3,258,540
#[[舒卜拉海迈]] - 1,045,370
#[[塞德港]] - 588,935
#[[苏伊士]] - 529,055
#[[卢克索]] - 469,440
#[[曼苏拉]] - 465,375
#[[大迈哈莱]] - 450,833
#[[坦塔]] - 429,632

=== 体育成绩 ===
埃及在大型国际综合运动会的成绩:

夏季奥运会:7金9银10铜,共26枚(非洲第4,世界前50)

夏季大运会:1金4银7铜,共12枚(非洲第7,世界前70)

世界运动会:5金8银14铜,共27枚(非洲第2,世界第33)

夏季青奥会:2金2银2铜,共6枚(非洲第3,世界第24)

世界武搏运动会:2金5铜,共7枚(非洲第1,世界第20)

=== 名人 ===
*[[巴萨姆·优素福]],电视主持人
*[[穆罕默德·巴拉迪]],诺奖得主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诺奖得主
*[[纳吉布·马哈福兹]],诺奖得主
*[[艾哈迈德·泽韦尔]],诺奖得主
*[[奥马尔·沙里夫]],男演员,《阿拉伯的劳伦斯》
*更多参考 [[古埃及人列表]]

== 经济 ==
埃及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石油出口、旅游业,以及劳务出口。在2010年全国就业人口方面,从事农业的占13.5%,工业占37.9%,服务业占48.6%。另外,有300万埃及人工作在[[沙乌地阿拉伯]]、海湾国家和欧洲等地。埃及是世界重要的[[棉花]]产地和出口国。1970年建成的[[阿斯旺大坝]]改变了尼罗河的生态,并影响了埃及的农业。

有专家认为,人口的急剧膨胀──或恶性膨胀的人口,超出了国家能提供的资源的限制,或者说是埃及社会的基本生存总需求,使可分配社会财富没法切合,加以社会生产能力有限,是促使民众参与街头抗议的更主要、更本质的原因:1981年埃及人口只有3500万,到2011年人口达到了8100万(由于近1000万人口出生后未登记,很多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9100万),全国实际耕地5000万亩占国土总面积不到3%。人均耕地只有0.55亩只相当于中国人均耕地1.37亩的40%,本国出产的粮食只能勉强养活一半的人口,缺口的粮食只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埃及每年需进口[[小麦]]900万吨,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之一。大量贫困人口与大量失业青年成为埃及民众不断抗议和社会动荡的基础,因此穆巴拉克政府尽管下台了,“1.25革命”的四项要求(革命“四兄弟”)——面包、自由、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除了自由外,其他都没有实质性进展<ref>{{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egyptyxsw/content-2/detail_2013_08/15/28644152_0.shtml | language= | title=新闻点评:马尔萨斯魔咒——几乎无解的埃及 |publisher=凤凰网 |date=2013年8月15日 |accessdate= }}</ref>。

=== 生活 ===
埃及国内现代化程度颇高,有大量的外国企业投资,每年平均以4.5%至6%增长,但2010-2011年度只得2.6%增长,2010年人均GDP(购买力平价)为6,539美元<ref>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2/01/weodata/weorept.aspx?pr.x=47&pr.y=9&sy=2010&ey=2017&ssd=1&sort=country&ds=.&br=1&c=469&s=PPPPC&grp=0&a=</ref>,但贫富悬殊问题十分严重,很多的经济活动对国民的生活改善不足,所以国民的生活仍然很差。全国有40%(2007年埃及总人口约8290万)的国民,每月的收入只有约六十至六十五[[美元]]的水平,部分人更依赖食物补助,情况大大影响埃及经济,亦是[[2011年埃及革命]]的导火线之一。

=== 农业 ===
埃及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92%,<ref>{{cite web|url=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fields/2097.html?countryName=Egypt&countryCode=eg&regionCode=af&#eg|title=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土地利用}}</ref> 在气温的条件下,埃及农田可以一年两穫。但是由于灌溉水源及地力(化学肥料少)的不足,主要施行二年三穫制。并採行轮种方式。一般的情形为前一年的十一月至翌年五月为乾季,种植耐旱的[[小麦]]、[[大麦]],埃及品种[[苜蓿]](Bersim)、[[豆类]]或[[洋葱]];六月至七月休耕,七月至十一月种植玉米,十二月至三月或使农田休耕或种苜蓿;第二年的四月至十月种植棉花为主,上埃及区亦种甘蔗者,三角洲区或种[[稻米]]。故在二十四个月中,农田仅休息4~6个月。埃及对于农田的利用,可说已甚充分。另一种的轮种方式:首年四月到十月种棉花,十一月到第二年的四月种小麦,五月到十一月种玉米,十一月到第三年的三月种苜蓿,在这种情况下,必需施用大量的化学肥料。才能维持高产量。<ref>publisher=改写自《非洲地理》108页,1983年9月三版</ref>

=== 採矿业 ===
{{主|埃及採矿业}}

[[石油]]为埃及矿产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石油产地原在红海西岸,有[[盖里布]](Ras Gharib)、[[洪加达]](Hurghada)两油田,但此区产量逐渐减少,新油田在西奈半岛,有苏尔、阿尔、[[贝兰]](BalaeenI)等地。西奈石油中多硫质,故须作去硫处埋,再行裂炼。

[[磷石]]主产于红海西岸,以[[奎沙尔]](Quseir)为中心;[[锰]]矿产于西奈半岛西部;[[铁]]砂主产在[[巴哈里亚]](Bahariya)绿洲,为含铁成分50%的[[赤铁矿]]。

== 文化 ==
{{主|古埃及文化}}
[[File:01 khafre north.jpg|right|250px|thumb|位于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吉萨]]的[[埃及金字塔]]]]
埃及目前共有七项[[世界遗产]],包括六项文化遗产,一项自然遗产:
* [[阿布米奈]](文化遗产,1979年)
* [[底比斯 (埃及)]]古城及其墓地(文化遗产,1979年)
* [[开罗伊斯兰老城]](文化遗产,1979年)
* [[孟菲斯 (埃及)]]及其墓地——从[[吉萨]]到[[代赫舒尔]]的[[埃及金字塔]]区(文化遗产,1979年)
* 从[[阿布辛拜勒神庙]]到[[菲莱神殿]]的[[努比亚]]遗址(文化遗产,1979年)
* [[圣凯瑟琳修道院]](文化遗产,2002年)
* [[鲸鱼谷]](自然遗产,2005年)

== 旅游 ==
埃及旅游资源丰富,原因是拥有长久的历史,和神秘的文化,在2009年和2010年,埃及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中东地区(不含以色列)最多旅客到访的国家,旅游业为国家带来巨额收入,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

=== [[开罗]] ===
[[File:Egypt-Cairo-Roof.jpg|thumb|230px|首都开罗的贫民窟]]
[[File:Zad-Cairo.jpg|thumb|230px|开罗市中心的尼罗河]]
[[File:Islamic Cairo (2005-05-385).jpg|thumb|230px|开罗大城堡区(开罗伊斯兰区的一部分)]]
[[开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埃及博物馆]](又称[[开罗国家博物馆]])是了解埃及历史的地方。馆内设50多个陈列室,馆藏文物共30万件,却只够陈列出6.3万件。埃及政府正在筹划在吉萨大金字塔地区建立大埃及博物馆,以便更好地方便游客参观浏览。

[[伊斯兰开罗]]完好保存了中世纪开罗的城市和街道,因此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哈利利市场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集市。
这里保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清真寺,最著名的有:
*[[伊本图伦清真寺]]
*[[苏丹哈桑清真寺]]
*[[戈里清真寺]]
*[[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位于[[萨拉丁城堡]]内
*[[爱资哈尔清真寺]]

首都开罗也被称为“老开罗”,历史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时期,是开罗最古老的城区。

=== [[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大]] ===
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托拉的宫殿据信就在该市旁边的海底。<ref>{{cite web|url=http://tech.sina.com.cn/d/2010-05-27/09464237239.shtml|title=海底发现埃及艳后宫殿:千年前地震致古迹沉没}}</ref>

=== [[西奈半岛]] ===

=== [[阿斯旺]] ===

=== [[沙姆沙伊赫]] ===
沙姆沙伊赫依山傍海,是[[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的交汇点,碧海、蓝天、阳光、海滩,以及引人入胜的红海珊瑚礁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著名的渡假胜地。

=== [[古尔代盖]] ===
古尔代盖可以享受红海的阳光与海滩。从洪加达可以乘坐渡轮去往[[西奈半岛]]上的[[沙姆沙伊赫]]。

=== [[卢克索]] ===
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帝王谷]]、[[卢克索神庙]]及[[孟农巨像]]是必到胜地之一。

== 体育和运动 ==
埃及在[[全非运动会]]上常常有杰出的表现,往往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在非洲体坛的领导地位突出。

在所有的[[非洲国家和地区列表|非洲国家及地区]]中,埃及国家篮球队保持著最佳成绩记录在[[世界盃篮球赛]]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比赛|夏季奥运]]<ref>{{cite web | url=http://archive.fiba.com/pages/eng/fa/event/p/cid//sid/2902/_/1950_FIBA_World_Championship_for_Men/index.html | title=1950 World Championship for Men | publisher=FIBA | date= 9 June 2012 | accessdate=9 June 2012}}</ref><ref>{{cite web | url=http://archive.fiba.com/pages/eng/fa/team/p/sid/2933/tid/276/_/1952_Olympic_Games_Tournament_for_Men/index.html | title=Egypt – 1952 Olympic Games; Tournament for Men | publisher=FIBA | date= 9 June 2012 | accessdate=9 June 2012}}</ref>

== 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 外部连结 ==
{{Wikivoyage}}
{{Meta|Egypt Wikimedians|埃及{{en icon}}}}
{{Commons+cat|Egypt}}

;权力机构
* [http://www.egypt.gov.eg/english/ Egypt's Government Services Portal](Arabic, English)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330023432/http://www.eip.gov.eg/ Egypt Information Portal](Arabic, English)
* [https://www.webcitation.org/60Nys1CZ1?url=http://www.idsc.gov.eg/ Egypt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Center](Arabic, English)
* [http://www.sis.gov.eg/ Egypt State Information Services](Arabic, English, French)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19025919/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world-leaders-1/world-leaders-e/egypt.html Chief of State and Cabinet Members]
* [http://www.egypt.travel/ Egyptian Tourist Authority]

;资料
* [http://news.bbc.co.uk/2/hi/world/middle_east/country_profiles/737642.stm Country Profile] from the [[BBC News]]
* {{CIA World Factbook link|eg|Egypt}}
* {{dmoz|Regional/Africa/Egypt}}
* {{osmrelation-inline|1473947}}
* {{Wikiatlas|Egypt|埃及}}
* [http://www.lib.utexas.edu/maps/egypt.html Egypt Maps – Perry-Castañeda Map Collection]
* {{Wikitravel}}
* [http://wikitravel.org/zh/埃及 Wikitravel旅游指南 - 埃及]
;其它
* Leonard William King, ''History of Egypt'', [[Chaldea]], [[Syria]], [[Babylonia]], and [[Assyria]] in the Light of Recent Discovery'', [http://www.gutenberg.org/etext/17321 Project Gutenberg].
* [http://fax.libs.uga.edu/DS49xB8x1920/ By Nile and Tigris], a narrative of journeys in Egypt and Mesopotamia on behalf of the British museum between the years 1886 and 1913, by Sir [[E. A. Wallis Budge]], 1920 ''(a searchable facsimile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Libraries; [[DjVu]] &[http://fax.libs.uga.edu/DS49xB8x1920/1f/ layered PDF] format)''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02082144/http://arthistory.about.com/od/from_exhibitions/ig/Napoleon-on-the-Nile/Joseph--1874.htm Napoleon on the Nile: Soldiers, Artists, and the Rediscovery of Egypt].

== 参见 ==
{{Portal box|埃及|非洲}}
* [[古埃及]]、[[古埃及人]]、[[金字塔]]
* [[尼罗河]]、[[红海]]、[[亚历山大港]]
* [[阿拉伯征服]]、[[阿拉伯人]]、[[阿拉伯语]]
* [[2011年埃及反政府示威]]、[[2013年埃及政变]]

{{-}}
{{地中海}}
{{Africa}}
{{非洲题目}}
{{Asia}}
{{阿拉伯世界}}
{{Navboxes
|title = 国际组织成员
|list1 =
{{IOR-ARC}}
{{Arab League}}
{{Non-Aligned Movement}}
{{OIC}}
{{地中海联盟}}
{{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
{{法语圈国际组织}}
}}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Egypt}}
[[Category:埃及| ]]
[[Category:北非]]
[[Category:非洲国家]]
[[Category:中东国家]]
[[Category:红海沿海国家]]
[[Category:印度洋国家]]
[[Category:跨大陆国家]]
[[Category:前英国殖民地]]
[[Category:阿拉伯语国家地区]]
[[Category:1922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
[[Category:文明古国]]
[[Category:前社会主义国家]]
135,4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