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景真八角亭

增加 2,58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勐遮乡景真村,为南传上座部景真佛寺戒堂。除戒堂外,景真佛寺其余建筑已经重建。戒堂始建于清康…”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勐遮乡景真村,为南传上座部景真佛寺戒堂。除戒堂外,景真佛寺其余建筑已经重建。戒堂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傣历1063年)。通高15.42米,由基座、亭身、屋顶、亭刹组成。

基座、亭身为砖砌,平面呈折角“亚”字形。亭身四面辟门,上承木结构圆形屋檐,再上为锥形八面十一层八组悬山顶。亭刹为4米长铁杆,包镶银制花卉,造型优美。1978年大修,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景真八角亭,中国古代佛教建筑,是西双版纳的重要文物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寨,距县城14公里。因这座亭子在景真地方,人们通常称它为景真八角亭,在傣语中,大意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佛寺始建于傣历1063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八角亭是寺内的一座附属建筑──“布苏”,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间传说==

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徙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筑的。在古代,它是个议事亭,在傣历每月15和30两日,景真地区的佛爷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宗教重大活动,也是处理日常重大事务的场所,同时也是和尚晋升为佛爷的场所。

==文物保护==

八角亭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佛亭呈八角之状,屹立于昔日勐景真王宫之旁,人们依其形状和所在地称之为景真八角亭。当地傣族称为“波苏景真”。“波苏”意为莲花之顶冠,“波苏景真”意为景真莲花顶冠佛亭。

==布局结构==

八角亭是一座建在山丘顶部的佛亭,呈八角砖木结构。亭高21米,有31个面,32个角,墙面上31幅由象、狮、虎等组成的浮雕颇像一组画廊。亭外壁镶嵌着镜子和彩色玻璃,奇光异采使亭子更瑰丽,亭基之上的亭室宽6米,高2.5米,室内有24面墙壁,墙上用金粉绘有许多图案。

亭顶为木结构呈锥形攒尖顶式的多层屋檐,12根10米长的横梁撑起10层别致的八角形楼阁,面铺平瓦,如鱼鳞覆盖。八个亭角上都塑有金鸡、凤凰和色彩鲜艳的异卉奇葩雕刻。

亭最顶端是莲花华盖及一杆风玲,微风传过,一片悦耳之音。这造型精美的佛亭,就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百年菩提树下。
249,3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