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學徒

增加 4,1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學徒'''是開始從事某種手藝活的實習者,通過給僱主當學徒,他們可以獲得相應的就業憑證和經驗,或者得到僱主續約。 * 從學徒畢業的人就會成為熟練工人。其性質和現代更常見的實習生相似。 ** 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學徒期也不同,從三年至七年都有。 ** 舊式學徒通常會雇主之間形成一定的人身依附關係。*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乃將傳統學徒制的方法和精神應用到學校教育中,有關於閱讀、寫作及數學等認知領域的教學之主張。*在傳統學徒制,學徒於知識和技能所存在的真實情境脈絡之中,透過觀察(observation)、實作練習(practice)、反思(reflection)及師傅之教導(coaching)等方式,進行學習。**透過觀察,學徒會在心中形成完成某一工作任務之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此概念模式不但會對學徒之實作練習產生引導作用,還能讓學徒得以理解師傅之回饋與暗示。**而透過不斷的觀察及師傅的引導,學徒會藉由反思比較自我之表現和師傅或同儕的知識與技能之差異,進而更新先前之概念模式及調整後續之實作行動。**過程中,師傅可能透過說明、示範或暗示之方式,提供學徒所需要之支持性的鷹架(scaffolding),以協助他們學會完成工作所需之種種技能。**當學徒逐漸掌握某一技巧與知識,師傅會跟著漸漸減低他的參與、引導和協助,並引導學徒學習更為複雜、重要與核心之技能。經由此種方式,某一領域之學徒會慢慢的由生手進展到如該領域之專家一樣,能全盤的掌握各項知識和技能,且能實際用以解決此一領域之問題。   *運用傳統學徒制之特質與精神,認知學徒制強調教師在進行閱讀、寫作或數學等領域之教學時,須將自我內在執行任務之心理歷程外在化,如將完成某一文章大意摘寫或解決某一數學問題之心理運思歷程配合實務之操作,用口語大聲說出和呈現,以讓學習者得以瞭解、觀察、模仿和學習。*強化他們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即「可如何」及「應如何」完成某一任務之概念模式。同時,教師也應在學習者逐漸掌握完成某一任務執行要領時,逐漸撤除他所提供具引導和協助作用之「鷹架」,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學習其他更為核心、複雜與重要之技能。   ==身為成功的學徒應有的認知==*強調動作技能與過程的檢核及反思。學習達人(LearningExpert)是指具有自信掌握自己所熟悉的知識技能並善於運用的專家型學習者,他們能夠機智的運用以下四種不同類型的知識:**1.對自我優勢的認識;**2.對學習任務的認識;**3.多種策略的認識;**4.對所要進行任務的認識。*專家型學習者就是具備這樣的學習技能、意願及策略方法,使他們取得成功。*認知學徒制的晉升模式及學徒訓練的學習必須在其社會文化情境脈絡下進行,使得學徒(生手)在基本訓練與專業訓練兩部分知識技能皆達成熟,逐漸成為師傅(專家)。**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及制度的變動因素,資深優良教師提早退休人數眾多,學校新進之新手教師為數不少,相形之下,資深優良教師經驗傳承的議題,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能應用「認知學徒制培育學習達人」的傳習制度,邀請資深優良教師擔任「師傅教師」,給予「新進教師」在教學知識技能教導、教學情感態度支持,並將師傅教師之豐富珍貴的經驗智慧、內隱的技巧與訣竅傳承,增進教師在教學知能、學生輔導、專業態度等方面的能力,使得新進教師能傳習師傅教師的思考方式、因應策略及學習達人的風範,進而成為一名稱職的優質教師,將對於當前的學校教育有重要的貢獻。<ref name="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部落格">{{cite web |url=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8144/1/5-46.pdf | title= 認知學徒制理論對精進教師教學傳習的啟示 | language=zh | date=2009-11-28 | publisher=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部落格 | author=陳木金教授 | accessdate=2020-06-07}}</ref>==参考來源=={{Reflist}}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300 科學總論]]
[[Category:500 社會科學總論]]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