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岳真形图

增加 1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五岳真形图 ''' ,题为东方朔编,实际应出于汉末魏晋之际,为 [[ 中国 ]] 古代道士绘制的一种特殊山岳图,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为符箓之最古者。后世此书传本甚多,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灵图类。另有《云笈七签》本,收入该书卷七九。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此图碑刻。
==题解==
五岳,指 [[ 东岳泰山 ]] [[ 西岳华山 ]] [[ 中岳嵩山 ]] [[ 北岳恒山 ]] [[ 南岳衡山 ]] 。乃源于古代中国对山川的崇拜祭祀,依附五行思想而成形。
真形,本来的形象;真实的形体或形象。 [[ 五岳 ]] 真形,即五岳的山水之象,其形势“盘曲回转,高下参差,长短卷舒,波流似于奋笔,锋铓畅乎岭崿”。
==内容==
其一为〈五岳真形图序〉,概述五岳四山(即 [[ 泰山 ]] [[ 衡山 ]] [[ 嵩山 ]] [[ 华山 ]] [[ 恒山 ]] [[ 青城山 ]] [[ 庐山 ]] [[ 霍山 ]] [[ 潜山 ]] )之真形与灵迹。内称五岳四山之“真形图”乃取象山水曲折参差之状图写而成,出自神农、黄帝之世。凡人有此真形图,入山不迷,可避兵灾毒害。又称五岳四山皆有神灵,并逐一列举每山之山君及其部领群仙玉女之数。
其二为〈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首载“五岳山真形文”一幅、“三天太上大道君长生符”六枚。其次列举五岳四山真形图九幅,每图前各有符一枚。各符图后有 [[ 文字 ]] ,略叙书写佩带符图之法。
其三〈洞元灵宝五岳真形图〉,此篇符图文字与古本略同,惟符文笔画较细,并且各真形图内外有小字注文。疑此篇乃宋代传世之《五岳真形图》别本。
==考据==
据推断《五岳真形图》应该源自一种由高山绝顶向下俯视的 [[ 鸟瞰图 ]] ,或者说是山岳平面图。后代通行的《五岳真形图》,往往完全脱离实际地理形势,只是标绘为一种图形、符箓 [[ 符号 ]] ,含有护符成分在内,已无地形图之作用。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251,6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