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湿地公约

增加 3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当时有18个发起缔约国。湿地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直至2014年1月,拉姆萨尔公约总共有168个缔约成员,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覆盖着2170片总[[面积]]超过207万平方公里的重要湿地。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
为纪念湿地公约的签署,故将每年的2月2日列为[[世界]]湿地日 <ref>[http://www.shidi.org/sf_89E46F6DDA8A4BB8B1D8CA56683DA8BC_151_47CD718333.html 2020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湿地中国, 2020-1-14 </ref>
1999年5月,在[[哥斯达黎加]]召开的第7届缔约方大会上,正式确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湿地国际(WI)为公约的伙伴组织。
==原则和意义==
《拉姆萨尔公约》 <ref>[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Y1995/V03/I2/119 《拉姆萨尔公约》——《湿地公约》介绍],生物多样性</ref> 主张以湿地保护和“明智利用”(wise use)为原则,在不损害湿地[[生态系统]]的范围内以期持续利用湿地。其内容主要包括:缔约国有义务将境内至少及个以上的有国际重要意义的湿地列入湿地名单,并加以保护;缔约国应根据本国的制度对所登记的湿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并在其生态学特征发生变化时向秘书处报告。
该公约为了保证发展中国家的湿地保护和管理,于1989年设置“湿地保护基金”,从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获取资金,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湿地保护计划的实施。
<center>{{#iDisplay:g0031i7eeu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80 法律總論]]
251,0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