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706
次編輯
變更
晋朝
,创建页面,内容为“晋朝(中古汉语IPA读音:/tsìn/,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因晋朝皇室姓…”
晋朝(中古汉语IPA读音:/tsìn/,266年-420年)是中国历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因晋朝皇室姓司马,所以又称司马晋。晋朝又分为两个时期,即西晋(266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合称“两晋”,共154年。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为洛阳;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为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概述==
晋室先祖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铲除曹氏皇亲,自此司马氏掌握曹魏实权形成霸府政治。266年,晋王司马炎胁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改国号曰“晋”,定都洛阳,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候王纷纷动乱,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中原的诸外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据有华南地区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陆续南迁,形成华北地区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稳定局势。东晋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之战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卢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建国号“宋”,是为宋武帝,史称刘宋,中国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经济方面,东晋庄园经济的比例比西晋更大。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发展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南移,后来才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而他族则作为被统治者而同化,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而他族或以征服华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概述==
晋室先祖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铲除曹氏皇亲,自此司马氏掌握曹魏实权形成霸府政治。266年,晋王司马炎胁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改国号曰“晋”,定都洛阳,是为晋武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候王纷纷动乱,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中原的诸外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于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为晋元帝,史称东晋,据有华南地区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陆续南迁,形成华北地区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稳定局势。东晋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及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淝水之战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孙卢之乱。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建国号“宋”,是为宋武帝,史称刘宋,中国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经济方面,东晋庄园经济的比例比西晋更大。由于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侨姓世族与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全面发展而繁荣兴盛,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南移,后来才有大运河的出现。此外,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而他族则作为被统治者而同化,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而他族或以征服华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