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皇阁

增加 2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始建年代失考,现据考证玉皇阁于[[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重建,后经明[[弘治]]二年(1489年),万历五年(1577年),清朝[[康熙]]四十年(1701年),咸丰七年(1857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皆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小修每数年一次。玉皇阁建筑群整体规模庞大,背靠宫北大街,面朝海河三岔河口,由东向西依次建有旗杆、牌楼、山门、前殿、八卦亭、清虚阁、北斗楼、南斗楼及三清殿等建筑组成,今仅存清虚阁。
清末天津的社会动荡和战乱对玉皇阁造成灾难性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玉皇阁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曾对玉皇阁的顶层进行维修,但投入非常有限。2003年天津政府为配合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ref>[http://house.enorth.com.cn/system/2002/11/20/000457679.shtml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北方网,2002-11-20</ref> 而拆迁海河两岸的旧城区,玉皇阁建筑群仅存的清虚阁随之显露,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予以全面整修。有[[专家]]认为不久的将来,它会再成为海河岸边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
==建筑布局==
==民俗活动==
旧时的玉皇阁与天后宫一带,是天津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区,主要活动是“祭星”、“攒斗” <ref>[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tjgrb/2017_03/11/GR0314.htm 时逢重九步云梯],中工网 ,2017-03-11</ref> 。[[玉皇大帝]]诞辰之日为农历正月初九日,相传前一日天上全星皆会下凡。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善男信女都要到玉皇阁祭星求顺。
攒斗则是旧时玉皇阁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都要举行的重要活动之一,其内容是为斗姆元君祝寿,并由道士将信众送的香一层层地堆垒成状似宝塔的圆形高柱,放置在院内的铁香炉座上,此之谓“攒斗”。“斗”即是香柱,亦称“香斗”。香斗点燃时,火光闪闪,烟云缭绕,香气四溢。清[[乾隆]]四年版《天津县志》卷八载:“九月九日重阳节……诸道观礼北斗,攒斗高丈余,焚之历昼夜。”清《津门杂记》则用“氤氲馥郁,芳腾数里”来描述燃香时热闹的情景。
<center>{{#iDisplay:d0887hq2kds|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