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皇阁

增加 1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玉皇阁.jpeg|320px|缩略图|右|<big>玉皇阁</big>[http://img.cd-p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512/10/160744uwhcnfpjcnrfltxx.jpg 原图链接][http://www.cd-p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2103 来自 数码摄影网 的图片]]]
''' 玉皇阁 ''' [[ 天津市 ]] 的著名 [[ 道教 ]] 宫观,坐落于南开区东门外宫北,濒临三岔河口,向东毗邻望海寺,距离另一座道教宫观天后宫仅半里有余。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 [[ 历史 ]] 风貌建筑。
==历史沿革==
始建年代失考,现据考证玉皇阁于 [[ 明朝 ]] 宣德二年(1427年)重建,后经明 [[ 弘治 ]] 二年(1489年),万历五年(1577年),清朝 [[ 康熙 ]] 四十年(1701年),咸丰七年(1857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皆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小修每数年一次。玉皇阁建筑群整体规模庞大,背靠宫北大街,面朝海河三岔河口,由东向西依次建有旗杆、牌楼、山门、前殿、八卦亭、清虚阁、北斗楼、南斗楼及三清殿等建筑组成,今仅存清虚阁。
清末天津的社会动荡和战乱对玉皇阁造成灾难性破坏。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1954年玉皇阁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曾对玉皇阁的顶层进行维修,但投入非常有限。2003年天津政府为配合海河综合开发改造工程而拆迁海河两岸的旧城区,玉皇阁建筑群仅存的清虚阁随之显露,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予以全面整修。有 [[ 专家 ]] 认为不久的将来,它会再成为海河岸边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
==建筑布局==
牌楼为四柱三间式,前额书“惟天为大” [[ 匾额 ]] ;背额书“旻天圣主”之匾。
山门是玉皇阁之大门,砖券结构,面阔三间(15米),进深一间(6米),券门上高悬“玉皇阁”三字之匾,背后书“ [[ 咸丰 ]] 七年中秋重建”字样。
山门左方有鼓楼,匾额曰“鸣鼍”,道士皆居住于此。大祭之时节,按规定鸣鼓。旁为财神殿,供奉财神赵公明。山门右为 [[ 钟楼 ]] (东亚),悬匾额曰“雊雉”。旁为灶君殿,供奉灶君。
前殿为穿堂殿,前门额悬“大哉干之”及“光绪三年五月谷旦武云章敬书”匾额。 [[ 武云章 ]] 为晚清之际津门知名书法家,杨柳青镇人,与华世奎、赵之礼等书法大家齐名。后门额悬“圣称无极”及“ [[ 光绪 ]] 辛卯春王恩重敬书”之匾。其他还有“合元垂耀”等匾额。
最后是正殿,门匾额上写“三官殿”落款“光绪辛卯五月穀旦邵瑞澄敬书”,即现存之清虚阁,它是玉皇阁的主体建筑。正殿前面的楼上“清虚阁”,下方又有“群生父”、“万霊师”、“应元府”三个匾额。殿顶施黄 [[ 琉璃瓦 ]] ,辅以绿色剪边,四条戗脊置神形各异的小兽。殿内之正面安放着九天爷(即三官大帝)的神体,此三神称为天官、地官、水官,就是主管天、地、 [[ ]] 之神。殿内右方供奉 [[ 真武大帝 ]] 像,左方为火神爷祝融像,左右两方又共有八尊神像,是真武、火神的护卫神。此外,殿内有“切奠苍生”“光绪辛巳五月镜波邵瑞澄书”之匾额,以及写有“万天帝主金阙至尊穹苍圣主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和“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牌位。殿外设有“烧灶”,一般参拜者见到有 [[ 文字 ]] 的纸,都会拾起放入此灶内焚烧。殿前有一石碑,上写“重建玉皇阁”。
正殿的右侧又有一座名城为“璇玑府”的大殿,殿内供奉著八仙中之 [[吕洞宾| 吕祖 ]] ,为救世之神。
==民俗活动==
旧时的玉皇阁与天后宫一带,是天津市最主要的民俗活动区,主要活动是“祭星”、“攒斗”。 [[ 玉皇大帝 ]] 诞辰之日为农历正月初九日,相传前一日天上全星皆会下凡。因此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善男信女都要到玉皇阁祭星求顺。
攒斗则是旧时玉皇阁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都要举行的重要活动之一,其内容是为斗姆元君祝寿,并由道士将信众送的香一层层地堆垒成状似宝塔的圆形高柱,放置在院内的铁香炉座上,此之谓“攒斗”。“斗”即是香柱,亦称“香斗”。香斗点燃时,火光闪闪,烟云缭绕,香气四溢。清 [[ 乾隆 ]] 四年版《天津县志》卷八载:“九月九日重阳节……诸道观礼北斗,攒斗高丈余,焚之历昼夜。”清《津门杂记》则用“氤氲馥郁,芳腾数里”来描述燃香时热闹的情景。
又天津土民对九天爷的 [[ 信仰 ]] 最为深厚。据传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津周边发生了旱灾,当时的直隶总督 [[ 袁世凯 ]] 曾率领天津地方的文武官员亲诣此阁,祈祷此神有效验,并在每年九月九日,举行大祭。每月初一十五土民前来参拜的也不在少数。
因为天津无山川,所以人们九月九重阳节都会到此登高,临河远眺,海河、三岔河口和东岸景色尽收眼底。清代 [[ 鲁之裕 ]] 在《玉皇阁》诗曰:“直在云霄上,蓬瀛望可通,万帆风汇舞,一镜水涵空”。“ [[ 重阳节 ]] ,以东门外玉皇阁登高处,士女
==视频==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