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哈特拉

增加 1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哈特拉 ''' 是位于今 [[ 伊拉克 ]] 尼尼微省的一座古城,位于 [[ 美索不达米亚 ]] 贾兹拉地区,旧时也曾为大波斯一省的省会。哈特拉在今伊拉克首都 [[ 巴格达西 ]] 北290公里,摩苏尔西南110公里处。 2015年3月8日,一名官员宣称该遗址遭到控制当地的恐怖组织 [[ 伊斯兰 ]] 国军队以炸药和推土机摧毁。2017年4月26日,伊拉克亲政府民兵人民动员宣布已从伊斯兰国手上收复哈特拉。
==古城简介==
哈特拉是伊拉克北部古代帕提亚王国的古城,位于 [[ 摩苏尔市 ]] 西南50公里处。公元前1世纪, 安息人占据此地,使之成为其 [[ 军事 ]] 基地,后来逐渐发展扩大为城池,成为由当地阿拉伯哈特拉城堡人所建的 [[ 阿拉伯王国 ]] 的心脏。公元2世纪,城市已经颇具规模,并成为帕提亚帝国的军事要塞。哈特拉城还曾经多次遭受到罗马人和 [[ 波斯人 ]] 的进攻,但是都因高大坚厚的城墙、城堡和城内居民的顽强抵抗,未能取得成功。西元3世纪,被波斯萨珊王朝的国王沙普尔一世攻陷,其后不久,哈特拉城便沦为废墟。综观城市整体,其形状是圆形,由石块堆砌而成,四面各有一个 [[ 城楼 ]] ,威武挺拔。1985年被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
==历史沿革==
=== 历史古籍===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4-前3世纪,以后长期荒废,公元前后又重起用,一直沿用哈特拉建筑到公元3-4世纪。这座古城环以两重护城墙,[[城墙]]上有九座望楼,城外有深沟壕堑,城中心为圆形城堡。研究者对这座古城的文化渊源意见不一。 [[俄国]][[考古学家]]斯塔维斯基认为,这座圆城可能代表了中亚北部的一种建筑艺术。 伦敦大学的艺术史家考勒治则认为,公元1-2世纪,[[中亚]]和[[西亚]]流行圆城,如大夏境内就发现过一座公元2世纪左右的圆城,禽称“哈特拉古城”。这座古城有内外两重城墙,城内建有寺院和佛塔。考勒治怀疑,这种圆城或许和帕提亚人在中亚的兴起有关。然而,阿姆河畔的科伊·克雷尔干·卡拉城内发掘出土了大批[[希腊]][[艺术品]],其建筑形式又和[[迈锡尼]]的圆城异曲同工,兴建时间正值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因此,中亚流行圆城很可能与[[亚历山大]]东征有关。中亚最著名的圆城当属大夏都城,[[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谓之bactra城, [[张骞]]将其称作“蓝市城”。
这座古城建于公元前4-前3世纪,以后长期荒废,公元前后又重起用,一直沿用哈特拉建筑到公元3-4世纪。这座古城环以两重护城墙,城墙上有九座望楼,城外有深沟壕堑,城中心为圆形城堡。研究者对这座古城的文化渊源意见不一。 俄国考古学家 斯塔维斯基认为,这座圆城可能代表了中亚北部的一种建筑艺术。 伦敦大学的艺术史家考勒治则认为,公元1-2世纪,中亚和西亚流行圆城,如大夏境内就发现过一座公元2世纪左右的圆城,禽称“哈特拉古城”。这座古城有内外两重城墙,城内建有寺院和佛塔。考勒治怀疑,这种圆城或许和 帕提亚人在中亚的兴起有关。然而,阿姆河畔的科伊·克雷尔干·卡拉城内发掘出土了大批希腊艺术品,其建筑形式又和迈锡尼的圆城异曲同工,兴建时间正值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因此,中亚流行圆城很可能与亚历山大东征有关。中亚最著名的圆城当属大夏都城,希腊 地理学家 斯特拉波谓之bactra城, 张骞将其称作“ === 蓝市 城”。译名===
所谓“ 蓝市 ”就是Alexander(亚历山大)的[[汉朝|汉代]] 译名。据法国和美国考古队20-50年代的调查和发掘,这座亚历山大城们于阿富汗北境 马扎里沙里夫城西23公里的沃济拉巴德城附近。这座古城总面积达550公顷,平面呈椭圆形,四周有城墙和护城沟;下城在南,[[面积]]约400公顷。蓝市城沿用时间较长,从公元前第1000年下半叶直至公元13世纪。古城内废墟的堆积分几个时期,公元前3-2世纪的堆积属于大夏国都蓝市城,说明这座圆城也是亚历山大东征中亚以后才兴建的。中国史家早就注意到,蓝市城与[[罗马]]城相似。[[三国]]时代[[东吴]]万震著《南州异物志》记大月氏国,“城郭宫殿与大秦国同,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耐人寻味的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分界就在[[楼兰]]境内。例如: 孔雀河北岸的营盘古城、[[阿拉干]]湖畔的麦德克城以及若羌县城附近的孔路克阿旦城,皆为圆形古城。这些古城构成的分界线约在北纬88度线附近,据中日联合考察队近年调查,尼雅古城亦为圆城。
所谓“蓝市”就是Alexander(亚历山大) 鄯善境内保存较好 汉代译名 圆城在[[新疆]]民丰县安迪尔河流域 。据 法国和美国考古队20-50年代的 斯坦因 调查 和发掘 安迪尔河畔有两 亚历山大 们于阿富汗北境 马扎里沙里夫 ,一为圆 西23公里的沃济拉巴德 ,另一为方 附近 这座 圆城位于安迪尔河东岸, 古城 总面积达550公顷, 平面呈 圆形, 四周有 今称“道孜立克古 墙和护城沟;下城在南,面积约400公顷。蓝市城沿用时间较长,从公元前第1000年下半叶直至公元13世纪 。古城内 废墟的堆积分几个时期 发现了 [[唐朝|唐代]]汉文题记。故被斯坦因称作“唐代戍堡”。不过 公元前3-2世纪的堆积属于 大夏国 都蓝市城 他在这座唐代戍堡内还发掘出一件(亻去)卢文皮革文书 ,说明这座 也是亚历山大东征中亚以后才 兴建 至少在 鄯善国时期 尼雅出土汉文木简 国史家早就注意到,蓝市城与罗马城相似。 有这样一条记录:“去 国时代东吴 万震著《南州异物志》记 大 氏国 一日 骑马旨元 郭宫殿与 大秦国同 收责;期行当还 人民赤白色 不克期日 便习弓马 私行无过 (《史记.大宛列传》正义引)耐人寻味的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分界就在楼兰境内 例如: 孔雀河北岸的 营盘古 、阿拉干湖畔的麦德 克城以及 若羌县 ,意即“圆 ”,指尼雅 附近 的孔路克阿旦城,皆为 某座 圆形 。这些古城构成 寨,很可能就是安迪尔河东岸 分界线约在北纬88度线附近,据中日联合考察队近年调查, 尼雅 道孜立克 城亦为圆 城。
鄯善境内保存较好的圆城在新疆民丰县安迪尔河流域。据 斯坦因调查,安迪尔河畔有两座古城,一为圆城,另一为方城。圆城位于安迪尔河东岸,古城平面呈圆形,今称“道孜立克古城”。古城内发现了 唐代汉 ==参考 题记。故被斯坦因称作“唐代戍堡”。不过,他在这座唐代戍堡内还发掘出一件(亻去)卢文皮革文书,说明这座古城的兴建至少在 鄯善国时期。尼雅出土汉文木简中有这样一条记录:“去三月一日,骑马旨元城收责;期行当还,不克期日,私行无过”。元城,意即“圆城”,指尼雅附近某座圆形城寨,很可能就是安迪尔河东岸的道孜立克古城。献==
112,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