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印象主义

增加 10,23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印象主义
|圖片 = [[ File:1499923032239.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8D%B0%E8%B1%A1%E4%B8%BB%E4%B9%89&src=tab_www&correct=%E5%8D%B0%E8%B1%A1%E4%B8%BB%E4%B9%89&ancestor=list&cmsid=269c745102eef1df1a20463672bd99e5&cmras=6&cn=0&gn=0&kn=48&crn=0&bxn=20&fsn=128&adstar=0&clw=245#id=64b1bd3def6c7e54723c490c9b34319e&currsn=0&ps=78&pc=78 原圖鏈接][https://www.so.com/s?src=lm&ls=s112c46189d&q=%E5%8D%B0%E8%B1%A1%E4%B8%BB%E4%B9%89&lmsid=3cac45b905d207ff&lm_extend=ctype%3A3 来自360搜索]]]  
}}
'''印象主义'''(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指产生于法国的印象主义流派; 另一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的印象主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的影响,后者具有世界性意义。
印象主义(Le Impressionisme)在西方美术史上,印象主义 一词 有两层含义:一指产生于法国 就是因莫奈而得名。当时 印象主义流派; 另 执政者拿破仑三世是 指包括技法革新在内 位非常开明 印象 义美术思潮及其广泛 ,莫奈等人 影响 作品落选官方沙龙后 他支持这些画家举办了“落选 具有世界性意义。 印象主义 沙龙”。1874年 也称印象派,又称为"外光派",是西方绘 这群理念相同的 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 家再次举办沙龙展 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874年 莫奈 创作的题为 在这次展览上展出了 日出· 印象 ·日出 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 评论家 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 批评“过于潦草、凭 印象 派" 作画” 没想到用来讽刺的词汇“ 印象 ”,成为了这一画 由此而得 的代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01/16/36823416_805843436.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01/16/36823416_805843436.shtml],个人图书馆网,2019-01-01 </ref>
中文名称:印象主义
代表作品:《印象日出》《睡莲系列》
 
==艺术影响==
 
印象主义艺术家的很多艺术观点都是继承自古斯塔夫·库尔贝和其同时代现实主义画家。19世纪50年代,这些艺术家发起了抵制学院艺术影响的运动,开始重视历史、宗教和神话主题的创作。
 
从作品上看,印象派艺术家受到了两个重要因素的启发。首先,刚刚传播到西方世界的日本木刻版画的大胆和朴素的风格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版画具有色彩纯净、饱满亮丽、人物造型不依常例和对于透视原理并不过分重视的特点,使得很多艺术家开始重新考虑他们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
 
另外,印象派艺术家也受到了不断发展的摄影技术的影响。早期的运动摄影已经能够精确再现人类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于这方面尤其是赛马题材的绘画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最新的快照相机也可以随机抓拍照片,这也对很多艺术家的构图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展历程==
印象主义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早期,当时画家马奈开始引起艺术界的关注。到1869年时,一些艺术家开始定期集会,并于1874年举办了第一次画展。但是在这些艺术家中,唯有莫奈一人始终坚持了他们最初的艺术理想。从1873年的《野生罂粟》直到20世纪,他一直在实践着对光线效果的呈现到1886年第八次印象派画展时,德加的作品《桶》赢得了广泛赞誉,标志着印象派终于得到世人的认可  印象主义在法国 自18世纪60年代晚期开始,包括莫奈、毕沙罗、西斯莱和德加在内的法国印象派艺术家经常在盖尔波瓦咖啡馆定期聚会,讨论他们有争议的艺术理论,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自行组织画展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一点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作为具有先锋思想的艺术家,他们一直受到沙龙的排斥,而无法参与巴黎这个主要的公开画展,就意味着他们不能通过传统路径获得艺术界的认可。1874年,第一届画展举行,当时这些艺术家把这次画展称作“有限公司”。多数评论家对此大加坪击,丝毫不留情面。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参加了这次画展,而印象派的艺术风格也就因这幅作品而得名。 1874—1886年间,印象派一共举行了8次画展。8年过后,最初的叛逆狂潮已经烟消云散。这个团体中已经有几位成员开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并且他们彼此的艺术风格也开始各行其是。对于如埃德加·德加等艺术家而言,户外绘画只是他们艺术生涯的一个发展阶段,而不是一种承诺,甚至就连最热衷这种创作方法的倡导者雷诺阿也依然保留了对古代大师和某些艺术传统的仰慕。唯有莫奈始终坚持着当年印象派的艺术思想和风格,终其一生也未有丝毫改变。 法国以外 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巴黎一直是艺术界的首善之区,也是最新的艺术思潮的汇聚之地,吸引了无数胸怀抱负的艺术家纷至沓来。英国的菲利普·斯特尔、德国的马克斯·利伯曼和洛维斯·柯林特以及美国的蔡尔德·哈萨姆在巴黎期间直接接触了印象主义艺术。以斯特尔为例,他曾就学于朱利安美术学院和高等美术学院。回到伦敦以后,在他的帮助下,新英国艺术倶乐部于1886年成立,印象派艺术在这里得到了热烈的欢迎。俱乐部成员沃尔特·希科特甚至在1889年为印象派艺术的爱好者们组织了一个名为“伦敦印象派 艺术家”的特别画展。 印象主义艺术在大洋对岸获得了更大的支持。美国出生的印象派艺术家玛聊·卡萨特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她不遗余力地为朋友们的作品在美国寻找买主。随后蔡尔德·哈萨德进一步扩大了印象派在美国的影响。哈萨德在欧洲期间(1886—1889年)掌握了最新的绘画技法,后来成为“十人团”(美国十大印象派画家)成员,加入了这个由受到印象派艺术家影响来自纽约和波士顿的美国画家组成的艺术团体。 哈萨姆专门从事城市生活题材的创作,而澳大利亚的汤姆·罗伯茨则接受了印象派关于户外绘画风景的观念。自欧洲回国以后,罗伯茨成为艺术团体“海德堡画派”的领袖人物。他们在丛林中建立营地专门实践莫奈和他的同行们的画法。1889年,他们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印象画展上展出了他们的作品。 相比之下,印象主义艺术在德国和西班牙的影响不算明显,但是也有很多艺术家的画作色彩趋于亮丽,同时注重表现光线等天气效果。在这些艺术家中,西班牙画家华金·索罗利亚和德国画家洛维斯·柯林特表现出了最前卫的风格,他们二人在巴黎期间都是法国学院派画家威廉·布格罗的学生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1/17/26949_858492341.shtml 印象主义],个人图书馆网,2019-09-01 </ref> ==艺术特点==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日出·印象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由于个人的兴趣不同,印象主义画家又分为重光和色彩与重造型和素描两种类型,前者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后者以德加为代表,卡米耶·毕沙罗则介于两者之间。 由于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印象主义画家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印象主义画家先后举办了8次展览,前两次均受到当时舆论界的猛烈抨击,以后逐渐成为具有很大影响的美术流派,并扩大到其他艺术领域。印象主义绘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得到E.马奈的支持与鼓舞。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发展。<ref>[https://www.360kuai.com/pc/9671999d7f7d8a193?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快资讯网,2020-05-28</ref> ==代表人物莫奈简介== 莫奈(1840-1926)被认为是“印象派领导者”,是最重要的印象主义代表画家。莫奈非常善于在画布上表现光影,改变了传统绘画对阴影和轮廓的描绘方式,在静止的绘画中描摹出了动态的时间。他不只参与开创了印象主义的艺术理念,而且一生都在艺术创作中实践完善,为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莫奈,全名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出生于法国,曾去阿尔及利亚服兵役两年,后来进入大学接受正统的美术教育。莫奈是一位长寿艺术家,在86年漫长的人生中始终坚持印象主义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为后世留下了众多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作品曾被认为“不合格”。当时的巴黎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常常会定期举办沙龙展览。以莫奈、毕沙罗等人为首的画家们组成了一个小圈子,他们反对学院派绘画,主张直接去户外观察,抛开对绘画知识性的成见等。但他们的作品被认为太过于离经叛道,不符合展览要求。 “印象主义”一词就是因莫奈而得名。当时的执政者拿破仑三世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君主,莫奈等人的作品落选官方沙龙后,他支持这些画家举办了“落选者沙龙”。1874年,这群理念相同的画家再次举办沙龙展,莫奈在这次展览上展出了《日出·印象》,被评论家批评“过于潦草、凭印象作画”,没想到用来讽刺的词汇“印象”,成为了这一画派的代名词。 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可以说是印象主义的开山之作。莫奈的灵感来源于透纳的一幅关于日出的作品,绘画过程一共就用了半小时,在日出发生的短暂时间里,迅速用画笔捕捉自然的情境和内心的感受。<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01/16/36823416_805843436.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01/16/36823416_805843436.shtml],个人图书馆网,2019-01-01 </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