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力車夫

移除 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力車夫'''
人力車在中國有不同的稱謂,在北方有稱“洋車”、“膠皮” 。在南方或叫“黃包車”、“東洋車”。
人力車是近代後期中國城市交通的主要工具。
1873年,(清朝光緒年間)一位叫[[梅納]]的法國商人從日本來到上海,覺得這種在日本已盛行的人力車,若引入中國以圖獲利,將大有可為。他在獲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並以發放牌照收稅的方式來管理。
1874年,正式成立了公司,從日本購進了300輛人力車開始運營。因為車是從日本引進的,所以國人就把它叫「東洋車」了。把拉人力車的車夫們謔稱為 跑東洋 。<ref>[https://borderless-hk.com/2018/02/20/%E9%A6%99%E6%B8%AF%E4%BA%BA%E5%8A%9B%E8%BB%8A%E5%A4%AB%E7%9A%84%E6%95%85%E4%BA%8B/ 無國界社運 - 香港人力車夫的故事]</ref>
[[File:人力車夫四.jpg|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21l06gl/304c7a7a46464f596559.jpg 原圖連結]
1918年1月15日,知名學者[[胡適]]創作的白話詩《人力車夫》<ref>[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dLVB2o3poZ4C&pg=PA147&lpg=PA147&dq=%E4%BA%BA%E5%8A%9B%E8%BB%8A%E5%A4%AB&source=bl&ots=2rN85wyMNL&sig=ACfU3U1-bst2N_h9sYHocyCXshWyAVgYAQ&hl=zh-TW&sa=X&ved=2ahUKEwj3qtedz-XpAhWrGaYKHWMmDo04ChDoATAIegQIDBAB#v=onepage&q=%E4%BA%BA%E5%8A%9B%E8%BB%8A%E5%A4%AB&f=false  Google 圖書 - 中國現代詩論三十家 - 第 147 頁 -]</ref>發表于《新青年》上,此詩後來收入中國第一本白話詩集 《嘗試集》中。如胡適所說,“ 我們坐在人力車上,眼看那些圓顱方趾的同胞,努起筋肉,彎著背脊梁,流著血汗,替我們做牛做馬,拖我們行遠登高,為的是要掙幾十個銅子去活命養家”。
一個叫[[馬扎亞爾]]的外國人把他們稱為 牲畜式的勞動無窮的在踏踐著人類
儘管他們的勞動是 牲畜式的勞動 ,但卻是許多無所依歸的失業者,特別是流民一種別無謀生途徑下的無奈選擇。
1934年,北平人力車最高來到54393輛,人力車伕108786人。胡適則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立場上,提出廢人力車的主張。<ref>[http://www.cuhk.edu.hk/ics/21c/media/articles/c109-200709078.pdf CUHK中國人力車夫的存廢: 國家與社會的互動 - CUHK國家與社會的互動]</ref>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