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钱坫

增加 38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晚年偏废,左手作篆尤精绝,兼善铁毫。间亦作画,其墨梅有寒瘦清古之致。
==基本信息==
本名
钱坫
出生地
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钱坫 | 图像 =[[File:钱坫作品之一.jpg|缩略图]]| 图像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195023478&di=0143d51fbb145c7d804f64c572b1f0b0&imgtype=0&src=http%3A%2F%2Fbbscache3.artron.net%2Fforum%2F201408%2F30%2F152505kbsztn4e3zlbyyz6.jpgz 图片地址][https://bbs.artron.net/thread-3728078-6-5.html 图片来源]| 出生 时间日期 = 1744| 逝世日期 = 1806年| 去世时间国籍 = 中国| 职业 = 书法家1806}}
==人物简介==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
 
。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乾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个人成就
==书法==
《喜晴诗轴》,纸本墨迹,篆书。凡7行,共66字。天津艺术博物馆藏。钱坫在篆书发展史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直到邓石如出现,才把篆书推向高潮,使之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篆书诗轴,其势开阔舒展,线条淳厚,富有弹性。钱坫此作品循规蹈矩,秀美雅致。其章法,与他所书的篆书不尽相同,章法密不透风,无行距、字距,这在清代和其他时代篆书中不甚多见。其结体又较整饬,下了不少功夫。他对于篆书下的功夫比孙星衍、洪亮吉更深。他从古铜器铭文中吸取了一些古朴苍厚的气味,故他的篆书颇有新意。通篇观之,气韵满而不塞,富有变化。;晚年偏废,左手作篆尤精绝,兼善铁毫。间亦作画,其墨梅有寒瘦清古之致
=著述=
著述甚富。有 [[ 《十经文字通正书》 ]] 、《汉书十表注》、 [[ 《圣贤冢墓志》 ]] 、《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 [[ 《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 ]] 、《篆人录》等。
==清史稿记载==
[1] 钱坫,字献之。副榜贡生。游京师,朱筠引为上客。以直隶州州判官於陕,与洪亮吉、孙星衍讨论训诂舆地之学,论者谓坫沉博不及钱大昕,而精当过之。嘉庆二年,教匪扰陕西,坫时署华州,率众乘城,力遏其冲。城无弓矢,仿古为合竹强弓,厚背纸为翎,二人共发之,达百五十步;又以意为发石之法,石重十斤,达三百步:前后毙贼无算,城获全。以积劳得末疾,引归。著《史记补注》百三十卷,详於音训及郡县沿革、山川所在。陕甘总督松筠重其品学,亲至卧榻问疾,索未刊著述,坫取付之。曰:“三十年精力,尽於此书矣!”十一年,卒,年六十六。又有《诗音表》一卷,《车制考》一卷,《论语后录》五卷,《尔雅释义》十卷,《释地》以下四篇注四卷,《十经文字通正书》十四卷,《说文斠铨》十四卷,《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汉书十表注》十卷,《圣贤冢墓志》十二卷。
==作品欣赏==
1,5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