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909
次編輯
變更
兴文塔
,無編輯摘要
==景点简介==
涞源县的标志性建筑“兴文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僧道两家共同主持对此塔进行了维修。经 [[ 专家 ]] 考证明,此塔结构样属于辽代建筑,具有较高的 [[ 历史 ]] 、 [[ 科学 ]] 、 [[ 艺术价值 ]] 。因此,1982年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文塔建筑形式为八角五级阁楼式实心砖塔,修缮后重新测量,通高27米,占地面积37。6平方米,此塔由须弥座,塔身、塔刹3部分组成。第一层塔身最高,以上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全塔除角梁外,均采用仿木构件。须弥座下枋刻仰莲,上枋刻俯莲。用砖条砌成空,八个龟角刻花 纹。塔顶呈八角攒尖式。塔刹建在小型须弥座上,须弥座上用砖砌成受花,受话内置铁铸八棱型覆体,覆体上饰四节铁铸塔刹,塔刹第一节顶端为莲花。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为宝珠。 兴文塔的装饰华丽,该塔檐部和平座均饰斗拱支撑,斗拱为柱头一朵,补间一朵,第一层塔身檐部 [[ 斗拱 ]] 出两跳,五铺座,平座斗拱为一朵三升,柱头斗拱加抹角供。檐下用枋支撑檐飞,檐部八角用方砖铺面,平座饰勾栏,栏板用砖砌成条状,望拄顶端呈圆球形。 经过千年的风雨沧桑,塔身第五层已经严重风化,塔刹倾斜,便帽成了斜刹塔。来源县县委、县政府对兴文塔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2005年,在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对该兴文塔进行了修缮,修缮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塔部件,如今,兴文塔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巍然地屹立在 [[ 拒马源头 ]] 。
==主要景点==
这座塔的历史并不长,距今已一百六十余年。从 彭江流先生主编的《萍乡风物》第一辑中 [[ 朱西屏 ]] 先生的短文《兴文古塔》中摘抄下来的。据该文中说,此塔是由近代萍邑获得过榜眼称号的著名文人 文廷式主修,进士敖星煌 监修。文廷式是当时萍乡城内花庙前人,至于敖星煌是不是当时宣风的敖家坊村人,但是此记载显然有误,因为1850年已是清道光末年,而文廷式于1856年才出生。可见 [[ 历史 ]] 上的传闻以讹传讹的不少,人们对前人的一些记载也不可全信,而应经过仔细考证才能下笔的。《 [[ 文廷式集 ]] 》中未见有《修兴文塔记》之类篇目,亦可证明此塔不可能是由文廷式主修。而历史事实是,此塔修建后没几年,本县便出生了一个未来的大文人文廷式,他后来做了榜眼,成为光绪皇帝的侍读学士,他不但是清末独树一帜的大词家,而且是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主战派人士之一,又积极支持康有为等人发动的 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 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人物,从而成为萍乡人的骄傲。看来这座兴文塔还真的有些灵验呢。 塔的底层是石砌的,非常的厚实,而上面各层均是用 [[ 白泥 ]] 砖块砌成的。每一层的上边,均用雕凿的石块拼成八角形的塔檐,每只角上都砌有往上挑的鹤 冠石垛。塔身建造得非常整齐美观,砖块之间和石块之间的连接,用的是桐油、糯米和石灰调制的辅料凝结而成,这种材料使塔体的连接非常牢固。塔的正门朝西向,门上方是半圆形,门楣上刻着“兴文塔”三个大字。在门内,人们发现有门洞上下左右的石块上都设置了安装塔门用的转轴孔。像 [[ 宜昌 ]] 五峰县的兴文塔,门的两旁就刻有一副“云梯直上欣题雁,天阙遥开稳步鳌”的对联。人们也没有发现有建塔时的碑记,不过我相信这碑记一定有的,像这样的一个大型 [[ 建筑 ]] 而且是为振兴本县文风而建造的建筑,没有文人做的建塔碑记是不可想象的,只是后来不知怎么没有了。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