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槐秋

增加 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唐槐秋'''(1898年10月14日——1954年4月25日),原名'''唐震球''',着名[[中国]] [[ 演员 ]] [[ 导演 ]] ,[[湖南]][[湘乡]]人。其夫人为[[苏之卉]],女儿为[[香港]]已故着名甘草演员[[唐若菁]]。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建国后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导演。1954年病逝。
== 生平 ==
==年表==
1898年10月14日生于 [[ 湖南 ]][[ 湘乡 ]]
14岁留学日本。
20岁毕业于东京成城中学。后又留学 [[ 法国 ]] 学航空。
1925年毕业回国,与田汉相识,开始戏剧生涯。
1926~1928年,参与了从南国电影剧社到南国社的全部戏剧活动,主演了《到民间去》、《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一批电影和话剧。
1929年到 [[ 广州 ]] 担任广东戏剧研究所的剧务主任和附设学校的教务主任。
1933年底唐槐秋办起了以“民间、职业、流动”为特点的中国旅行剧团。
1934年3月,在 [[ 南京 ]] 首演《梅萝香》,敲响了话剧职业化的开场锣鼓。同年7月,率中旅北上,在北平演出《茶花女》、牛大王、《女店主》、《英雄与美人》、《天罗地网》、《复活》、《委曲求全》、《雷雨》等中外名剧,培养了唐若青、陶金、赵慧深、白杨、戴涯、蓝马等许多优秀演员,为以后的中国话剧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6年,唐槐秋率领中旅回到 [[ 上海 ]] ,创造了“话剧卖座之盛超过电影”的记录。
1937年抗战爆发,率中旅在 [[ 武汉 ]] [[ 香港 ]] 演出救亡戏剧。
1939年冬,中旅回到已经沦为“孤岛”的上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再率中旅北上。
==参考资料==
[[Category:媒體影視人物]]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导演]]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