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直(明朝)

增加 7,9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7090.jpg|300px|缩略图|右|[https://www.qqlqq.com/UploadFiles/common/mingren/27090.jpg  原图链接] [https://m.qqlqq.com/mingren/%E7%8E%8B%E7%9B%B4.htm  来自乐趣圈]]]
* <small>王直 (明代名臣)</small><br>
<br>
* [https://wenku.baidu.com/view/70c8be9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ea.html 中国历史故事-明英宗到底待不待见王直?如何评价王直?王直的故事]
[[File:0ccfac4e3712cc9ed82e3a8bb5f7fe1c.jpg|缩略图|右|[http://img.xiaogushi.com/d/file/201707/0ccfac4e3712cc9ed82e3a8bb5f7fe1c.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iaogushi.com/diy/zhongguolishi/00418212.html 来自小故事网]]]
 
人物生平编辑 王直勤奋好学
王直从小就端庄稳重,虽家境贫穷但勤于学问。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任庶吉士,与曾柴、王英等二十八人一起在文渊阁读书。明成祖朱棣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将其召进内阁,协助起草文书。不久,授官修撰。王直先后历仕仁宗、宣宗两朝,经多次升任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6]
王直职掌吏部
王直画像 [7] 正统三年(1438年),《明宣宗实录》完成,王直升任礼部侍郎,仍像以前一样兼任学士。正统五年(1440年),王直管理礼部事务,礼部尚书胡濙把所有事务都交给他办理,王直处理这些事务非常熟练。 [8]
正统八年(1443年)正月,王直接替郭璡任吏部尚书。 [9]
正统十一年(1447年),户部侍郎奈亨依附权宦王振,诬陷郎中赵敏,诉讼牵连王直和侍郎曹义、赵新,三人于八月一齐被关进监狱。三法司在朝廷审讯,判奈亨斩刑,王直等人赎罪流放。明英宗宽恕王直、曹义,剥夺奈亨、赵新的俸禄。 [10-11]
当初,王直按次序应当进入内阁,但却遭到了首辅杨士奇的反对(据《玉堂丛语》记载,王直请杨士奇回乡扫墓,来惩治当时品行不端的杨士奇之子杨稷,却反遭杨稷陷害,杨士奇因而怀疑是王直嫉妒自己,还京后就将王直调往吏部任职 [12] ) [13] [14] 。
王直安抚群臣
主词条:土木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入侵时,英宗受王振蛊惑,决定御驾亲征。王直率群臣极力劝谏,英宗未听从,命王直留守。同年,明军于土木之变中全军覆灭,扈从文武将臣大多阵亡,英宗也被也先俘虏。 [15]
当时,王直位居留守群臣之首。他与兵部侍郎于谦等商议,出于稳定政局的需要,请孙太后(孝恭孙皇后)立英宗皇子为皇太子,命郕王朱祁钰(即明代宗)监国。不久后,王直等又劝郕王即位为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16]
土木变乱发生仓猝,朝臣屡呈奏议,纷纷称王直为首。但王直认为自己不如于谦,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谦逊,极力推举于谦,甘心居于其下,本人则只是镇静持重、抚慰群臣罢了。不久后,王直被加官太子太保。 [17]
王直议迎上皇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派使者议和,并且请求归还英宗,此事下发到礼部讨论,未有决议。王直率群臣请求迎回英宗,并说“天位已定,太上皇还,不复莅天下事”以安抚代宗。代宗说:“卿等说得确实好。只是前后派遣使者五次前去,始终没有达到目的。现在又派遣使者,假设他们藉护送车驾为名义,来侵犯京城,岂不成为百姓的祸患吗?贼人狡猾难以相信,还是重新商议吧。”不久,瓦刺的另一支部落阿刺的使者又到,胡濙等又因此进言。代宗便驾临文华殿门,召集群臣和谏官向他们讲明应当拒绝的情由。王直回答说:“一定要派遣使者,不要留下后悔的事。”代宗不悦,于谦上前为他解释,这才使其稍稍宽慰。群臣退下后,太监兴安匍匐出宫喊道:“你们这些人坚持想派遣使者,有文天祥、富弼这样的人吗?”王直大声说:“朝臣听从天子的派遣,已经享受他的俸禄,敢推辞危难吗!”他连说两遍,语气愈加严厉。兴安说不出话,才商议派遣使者,命朝臣李实、罗绮前往迎接。 [18]
王直坐像,取自《杏园雅集图》 使者出发后,瓦刺可汗脱脱不花及也先的使者先后来了,打算遣送他们回去。使者对住宿的陪伴说:“中国关外的十四座城全都为我们所有。以前阿刺知院的使者来,尚且派人一同回去。现在也一定要有大臣一起走,这才比得上。”胡濙把这件事报告朝廷,诏书下发到朝廷讨论。因王直等人坚决请求,于是派遣杨善等人回报。 [19]
等到李实回来,又因为也先的使者到来,详细陈述也先想求和的情形。王直和宁阳侯陈懋等人上疏,请求另外派遣使者送礼物丝帛去迎接英宗,代宗不允。王直又上疏说:“臣等和李实交谈,详细地了解对方国内的情形。他们需求的衣物钱财,是上皇提出的,而奉迎上皇回来,是也先的意思。以前脱脱不花和阿剌的知院使来,都有回覆的使者。现在也先的使者以迎回上皇为辞,却不派遣使者和他一起回复,这会使敌人怀疑并且招致战争。”代宗仍是不允。 [20]
随后,李实自己向代宗进言,代宗只是回复也先的信,命杨善迎接英宗回来而已。王直、陈懋等又上疏景帝,请求仍然派遣李实出使。代宗答复:“等杨善回来再商量这件事。”御史毕銮等人又上疏,极力进言说:“即使对方以欺诈而来,我国以诚实前往,万一有意外,我方兵力本身还在。”代宗终究未听从。不久后,杨善迎回英宗。 [21]
景泰二年(1451年),也先派使者入朝进贡,并且请求派遣使者回复。王直多次上疏说:“边关的防备没有完善,草料和粮食没有蓄积,国家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应该答应他的请求。派遣使者去以观察虚实,开导对方从善。”代宗不同意。没过多久,也先派骑兵进入边关,以回复使者为藉口。王直和群臣又请求这件事,代宗还是不同意。王直等于是上疏说:“陛下坚决治理军队,确定或战或守的策略,实在是大有作为的君主。但是使命不通畅,难以保证他不入侵。应当敕命边疆沿线的守臣,派士兵游动巡察,有警报就入关保卫,没有战争就进行耕种。陛下在处理机要事务的空闲时间,不时召集京城兵营的总督、总兵,向他们咨询方法和篥略,真诚地接待并礼貌地对待他们,明确奖赏处罚以控制他们的后效,这样或战或守的策略可以提出来了。”代宗这才称好。 [22] 同年,朝廷因为王直年老,命何文渊任吏部尚书辅佐他,吏部于是有两个尚书。 [23]
景泰三年(1452年)正月,王直升任太子少傅。代宗打算废掉太子朱见濬(即明宪宗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还没有提出。恰逢思明土知府黄矰请求换太子,代宗十分高兴,将此事下发到礼部讨论。胡濙等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文武诸臣讨论的九十一个人应当签名,王直显出为难的样子。阁臣陈循把笔蘸上墨强求他写,王直于是写上名字,最终改换了太子。事后,王直被加授为太子太师,加赐金币等物,他跺脚叹息说:“这是何等重要的大事,居然被一个蛮酋破坏,我们这些人羞愧死了。” [24]
景泰四年(1453年),何文渊离任,朝廷又任命王翱为吏部尚书,以辅佐王直。 [25]
王直晚年生活
王直的影视形象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病重,王直、胡濙等人召集群臣和谏官,请求重新立沂王朱见浚为太子,推举学士商辂起草奏疏。奏疏还没有呈上去,而石亨、徐有贞已发动“夺门之变”迎接英宗再次即位,阁臣王文及于谦等人被杀害。奏疏的草稿留在姚夔那里,他曾经拿出来给郎中陆昶看,叹息说:“这封奏疏来不及呈迄,是上天的安排呀。” [26]
英宗复辟后,优待王直,免去他一般的朝见。 [27] 王直于不久后便请求退休,英宗允准,赐玺书、金绮、纸币,提供驿车送王直回乡。 [28]
天顺六年九月二十三日(1462年10月15日),王直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1] 朝廷追赠他为太保,赐谥号“文端”。 [29]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