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瓒

增加 20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圖像 = [[File:刘瓒.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zmdtvw.cn/d/file/p/2017/06/09/450271899c79e7629ca60aae494588ca.jpg 原图链接]]]}}
刘瓒,三国时蜀后主 [[ 刘禅 ]] 第四子。后主延熙十九年(256年)立为 [[ 新平王 ]] 。魏咸熙元年(264年),蜀亡,随后主东迁 [[ 洛阳 ]] 。大约死于 [[ 西晋永嘉年间 ]] (307-313年)的永嘉之乱中。
=相关事件=
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
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 [[ 永嘉之乱 ]] ”。
从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 [1] 化也引起一些民族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五胡」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