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青年发展中心

增加 2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青年广场前身为柴湾社区中心、环翠里休憩处及柴湾道回旋处行人天桥的柴湾道(楼梯)和环翠道(缓陂楼梯)出口之所在地。
1998年,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于施政报告提出对[[青少年]]服务加强重视,宣布耗资9亿元将柴湾社区中心重建为青年发展中心 <ref>[http://china.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3/20000916/class000300008/hwz189047.htm 港府拟建青年发展中心],东方新闻</ref> 。原计划楼高24层,总面积为35,000平方米。中心设青少年发展活动使用的场地、由青年实业家以及有意推动青年发展的商业机构经营的咖啡室和[[商店]]、以至150间旅舍房间。
不过该建议公布后,引起各界哗然。单是建筑费便预计要花8亿5,630万元。另加顾问费5,200万元。不少议员皆批评此计划太过昂贵,是浪费资源。此外,当时市政总署(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ref>[http://www.kguowai.com/html/2800.html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看国外 </ref> )辖下的很多场地租用率欠佳,并没有增加的必要。
2000年12月,政府开始进行柴湾社区中心清拆工程,于2001年5月完成。
<center>{{#ev:youku|XMTM4MzQwNDI1M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249,4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