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萌樓

增加 9,02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文萌樓</p>…”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文萌樓</p><img src="https://00.ifreesite.com/world-i/taiwan_flag.png" width="25" ><small>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small>
|-
|<center><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2784/4259976260_828e9f5836_z.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rwal/4259976260/ 圖片來自flickr]</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等級'''    直轄市定古蹟<br>

'''公告日期'''  2006年12月20日<br>

'''登錄類別'''  產業<br>

'''地理位置'''  臺北市大同區歸綏街139號<br>

'''建成年代'''  日本大正14年(1925年)<br>
</small>
|}
</div>
'''文萌樓'''2006年[[台北市文化局]]指定文萌樓為[[市定古蹟]],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 (臺灣)|大同區]]的前[[公娼]]館。至今仍是全台唯一被保存為古蹟的合法[[性產業]]空間,紀錄[[臺灣日治時期]]性產業歷史與近代[[臺灣社會運動]]史的一頁。<ref>[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8592 投資客放話驅離日日春學者憂文萌樓恐成空殼],苦勞網,2017/06/14</ref>

==建築形式==
*文萌樓周邊一帶,最早皆為清代[[土埆厝]],現存結構體,應為1924-1925年(大正十三、十四年)間建成之兩層樓建築,從外觀形式上推測,應與文萌樓左側建物為同一時期所建,皆為「四柱三窗」。
*立面外觀則與文萌樓右側建物相同,皆貼上「防空磚」,時間約為[[昭和]]16年(1941)。
*建物背側廚房與衛浴空間構造與建物前側不相連續;側向立面亦有不同色澤、尺寸的磚塊組砌,可看出數個不同時期空間營造與更動的痕跡,顯示出鄰里在經濟資源有限下自力營造競爭空間之庶民生活之印記<ref>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市定古蹟歸綏街文萌樓調查研究及保存計畫總結報告書》,頁22-23。</ref>。
*一樓內部則有公娼執業房六間,在兩年廢娼緩衝期時改建為四間;前面為客廳,後面則有廚房及盥洗室;二樓則有兩間執業房,兩間自用室,為娼館管理員住所及公娼短期宿舍之用<ref>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市定古蹟歸綏街文萌樓調查研究及保存計畫總結報告書》,頁30。</ref>。
*抗爭運動時期文萌樓成為公娼自救會集會與活動集結的場所,今日[[文萌樓]]仍大致保留過去公娼館時期之格局與陳設。

==周邊經濟==
*在娼館興盛時期的歸綏街,人聲鼎沸,摩肩擦踵,周邊也因而發展出各式民生產業,如西藥房經常隨娼館經營而24小時營業<ref>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市定古蹟歸綏街文萌樓調查研究及保存計畫總結報告書》,頁11。</ref>;今[[重慶北路]]二段鈕扣針線小店及延平北路金飾供娼館小姐裝扮自己,而附近經常出現販售藥酒、補品的「助性」小攤更是大受歡迎。
*文萌樓後門小巷為大同分局([[臺北北警察署]])警察宿舍(現已廢置),亦為日治時期建物。
*過去合法時期娼館小姐若遇嫖客糾紛,還能請警察前來處理,娼警關係算相當密切。

==歷史概述==
===早期===
*臺灣[[娼妓]]紀錄最早可追溯至[[清代]],移民在[[艋舺]]開墾後逐漸形成市街,凹斗仔(今[[華西街]]北段)<ref>[http://www.taiwan-pa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1029902082C.TXT&table1=0&cur_page=4&distype= 艋舺的復刻與新生],2010.02,台灣光華雜誌</ref>多有娼寮設立,以滿足碼頭眾多船夫、工人[[性需求]],此時台灣[[藝旦]]也開始盛行。
*1860年[[淡水]]開港後,因艋舺河沙淤積,[[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港埠地位,艋舺性產業也移轉到大稻埕九間仔街(今[[延平北路]]二段近歸綏街附近) <ref>[http://wickwillie.pixnet.net/blog/post/27810492-%7C-%E6%B8%85%E6%9C%AB%E8%87%BA%E5%8C%97%E8%88%8A%E8%A1%97%E7%B8%BD%E8%A6%BD-%7C 清末台北舊街總覽]</ref>及六館仔街(今[[南京西路]]近[[淡水河]]地帶)<ref>同上</ref>一帶。
*日治時期,1898年,艋舺妓女戶設置,日籍妓女湧入台灣,日本政府開始施行管理制度,為[[台灣公娼制度]]初始。
*日本在台北市艋舺、大稻埕劃設[[遊廓]],將[[貸座敷]]([[妓院]])集中管理。
*[[大正]]年間,為大稻埕藝旦最盛期,以兩大酒樓「[[江山樓]]」與「[[蓬萊閣(台北市)|蓬萊閣]]」最負盛名,人稱「未看見藝,免講大稻埕」。
*1917年底(大正六年)底,列管娼妓計420名,健檢人次達19632<ref>[http://coswas.org/archives/542 公娼歷史年表],2006.11.1,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ref>。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曾一度宣布廢娼,然而考慮到來台的大量單身軍人,民國遂36年(1947)頒行「台北市特種酒家暨特種酒家適應生暫行管理條例」,民國62年(1973)「台北市娼妓管理辦法」發布實施,劃立了[[萬華]]區[[寶斗里]]公娼館區及大同區江山樓公娼館區。
===公娼抗爭===
*1997年(民國86年)1月21日,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在[[台北市議會]]質詢時接受[[郭石吉]]、[[李仁人]]、[[蔣乃辛]]、[[秦慧珠]]、[[林晉章]]、[[陳學聖]]、[[李慶安]]、[[陳玉梅]]等八位[[國民黨]]籍市議員質詢。市議員質疑,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大力掃黃,清查酒家及俱樂部,為何又在繼續核發妓女證。
*陳水扁當場宣布48小時內廢除公娼制度<ref>[ 煙花落盡]。蔡崇隆。《民視異言堂》。[[民視]]</ref>。
*倉促廢娼的決定引發公娼反彈,以文萌樓前公娼[[官秀琴]]等為核心,與其他支持團體組成「[[公娼自救會]]」(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前身)出面抗爭。最終於1999年(民國88年)取得兩年緩衝期,2001年(民國90年)3月28日緩衝期滿,台北市性產業全面進入地下化<ref>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百年公娼,台北再見!》,頁5-6</ref>。

==指定古蹟==
*在廢娼緩衝期滿後,台北市公娼文化正式走入歷史。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向文化局提出「保留江山樓<ref>江山樓已於1976(民國65年)拆除,此提案使用江山樓為取其整體概念。
*引自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市定古蹟歸綏街文萌樓調查研究及保存計畫總結報告書》,註1。</ref>公娼區為市定古蹟」提案書,希望透過性產業空間的指定,保留台灣本土娼妓文化中的庶民生活經驗歷史,及開拓探索平日不易公開討論的「性文化」議題<ref>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市定古蹟歸綏街文萌樓調查研究及保存計畫總結報告書》,頁1。</ref>。
*2006年(民國95年),台北市政府公告指定「[[歸綏街文萌樓]]」為台北市市定古蹟,指定理由為<ref>台北市政府公報(96.1.3),〈公告指定「歸綏街文萌樓」為台北市市定古蹟〉,民96:春:2,頁15-17。</ref>:
*為殖民時期1930-1940年代店屋類型,日人移植[[歐洲]][[巴洛克]]建築元素覆以黃綠色國防色磁磚,建築物實質條件尚佳。
*1941年該處即為公娼館所在,為都市發展史河港城市性產業歷史記憶地區,亦是反廢娼運動中心,尤具紀念意義。
*建築內部的室內隔間,反映出來當時性產業的空間要求,仍維持公娼館氣氛相當完整,具見證價值。

==古蹟都更==
*由於古蹟具高度[[都更]]利益,引來建商及投機客覬覦。
*2011年(民國100年),投資客劉順發、林麗萍以330萬元購得文萌樓,並對長期租用文萌樓的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提告,要求多年來致力於娼妓文化傳承與創造古蹟軟體價值的日日春遷出文萌樓。目前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判決日日春敗訴(2015年6月)<ref>[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2861 文萌樓案日日春更審敗訴──迫遷來臨前的事件總回顧],2015.06.24,苦勞網</ref>,日日春及支持者則呼籲社會大眾重視並重新思考古蹟之「無形」<ref>[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779 【讀者投書】黃舒楣:行動中的文化資產──日日春綻放而成的文萌樓],2014.08.25,天下雜誌</ref>價值,否則老房子徒留空殼,而古蹟恐再無教育意義。

==相關條目==
*[[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妓權運動]]
*[[台灣公娼制度]]
*[[台灣性產業]]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CjFibYU6k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公娼館文萌樓變古蹟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