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芬蘭

增加 7,91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芬兰共和国'''({{lang-fi|Suomen tasavalta}},{{lang-sv|Republiken Finland}}),通稱'''芬蘭'''({{lang-fi|Suomi}},{{lang-sv|Finland}},{{Audio|Suo…”
'''芬兰共和国'''({{lang-fi|Suomen tasavalta}},{{lang-sv|Republiken Finland}}),通稱'''芬蘭'''({{lang-fi|Suomi}},{{lang-sv|Finland}},{{Audio|Suomi_Finland.ogg|雙語發音}}),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世界快樂報告|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ref>{{cite web | url =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180315/worlds-happiest-countries/ | title = 想过得更幸福?移民去芬兰吧 | author = Astor, Maggie | language = zh | publisher = 纽约时报中文网 | date = 2018-03-15 | accessdate = 2018-03-17 }}</ref>。

== 历史 ==
{{main|芬蘭歷史}}
[[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File:Diet of Porvoo.jpg|thumb|left|1809年,[[波爾沃議會]]由[[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歷山大一世 (俄國)|亞歷山大一世]]開幕]]
1808年在[[芬兰战争]]中,瑞典與俄羅斯交戰落敗,芬兰被[[俄羅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脱离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内的[[芬蘭大公國|自治大公国]],並由沙皇兼任大公直到1917年。

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芬兰独立宣言|宣布独立]]。

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暫的[[芬兰内战|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蘇聯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繼續战争其實就是芬蘭加入德國的[[巴巴羅薩行動]]的战役,1941年6月25日,侵苏行動的三日后芬蘭才对蘇聯宣战,其間攻佔了[[維堡]]和[[彼得罗扎沃茨克]]等地。

1944年芬蘭見德國大势而去,於是同蘇聯簽停战協定,在盟軍和苏联壓力下,芬蘭發動[[拉普兰战争]],芬兰将德軍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蘇聯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蘇聯的义务与限制,芬兰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更多的東部领土遭到蘇聯侵佔。為免進一步受蘇聯控制,芬蘭和[[瑞典]]、[[奧地利]]一樣成為[[中立國]],並拒絕加入[[北約]]和[[華約]]。

1991年[[蘇聯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行决定獨立的外交政策,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芬兰中间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成為第一大党,[[芬兰民族联合党|联合党]]获得50席,[[芬兰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 (芬兰)|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芬兰瑞典族人民党|瑞典族人民党]]和{{tsl|fi|Suomen Kristillisdemokraatit|芬兰基督教民主党}}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ref>赵长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3/19/content_5864225.htm 芬兰中间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322174915/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3/19/content_5864225.htm |date=2007-03-22 }},新华网</ref>。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ref>[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19/content_5999966.htm 芬兰组成新政府]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119210925/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4/19/content_5999966.htm |date=2015-11-19 }},新华网</ref>。

2015年4月19日议会选举,[[芬兰中间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获得200个议席中的49席,有[[右翼民粹主義]]傾向的[[正统芬兰人党]]获得38席,[[芬兰民族联合党|联合党]]获得37席,三党其后組成[[中間偏右]]聯合政府。正统芬兰人党在2017年6月13日出現分裂,部分黨員退出正统芬兰人党,繼續與中间党和联合党組成聯合政府。

== 政治 ==
{{main|芬兰政治}}
[[File:Helsinki July 2013-20.jpg|thumb|left|[[芬兰议会大厦]]]]
芬兰的政治体制以[[芬兰议会]]为主,虽然[[芬兰总统]]也有较大的外交权力(根据芬兰宪法,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举行新的议会选举)。多数行政权力控制在由[[芬兰总理]]领导的内阁中,而总理由议会选出。内阁由总理本人、中央政府各个部的部长及[[芬兰司法长官|司法长官]]组成。

《[[芬兰宪法]]》规定,200人的[[一院制]][[芬蘭議會|议会]]({{lang-fi|''Eduskunta''}};{{lang-sv|''Riksdag''}})是芬兰的立法机关。议会可以修改宪法,解散内阁或否决总统的决定;但议会无权改变司法决议。内阁或任意一名议员都可以提出立法动议。议员任期4年,按[[比例代表制]]选出。

[[芬兰民族联合党]]、[[芬兰中间党]]、[[芬兰社会民主党]]和[[正统芬兰人党]]为現時的该国主要政党<ref name="政体">{{cite web | url = http://finland.cn/public/default.aspx?nodeid=45003&contentlan=20&culture=zh-CN | title = 政治体制 | language = zh | publisher = 芬兰驻北京大使馆 | date = 2014-11-06 | accessdate = 2018-04-28 }}</ref>。

司法体系分为一个负责民事以及刑事司法争议的法庭,以及一个专门负责公众与行政部分诉讼的行政法庭。芬兰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庭分为地方法院、地区上诉法院及最高法院。

=== 行政区划 ===
{{main|芬蘭行政區劃}}
芬兰实行两级行政体制,即中央政府及[[芬兰市镇|市镇]]政府<ref name="芬兰概况">{{cite web |url = http://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210/1206x0_679212/ |title = 芬兰国家概况 |publisher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date = 2017-02 |accessdate = 2017-05-03 }}</ref>。市镇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使用“城市”的称呼。市镇的公共支出占所有公共支出的一半左右。市镇的财政来源于市镇收入税、来自中央政府的补贴、以及其它收入。在2017年芬兰全国有311个市镇,大多数市镇的居民数量少于6000人。

除了市镇之外,也存在两个中间层的行政结构。市镇组合成70个次行政区,及之上的19个行政区。这些次行政区及行政区是由成员市镇来管理的,且只有有限的行政权力。但[[奥兰|奥兰自治区]]根据[[议会制]]的原则设有自治区政府及[[奥兰议会|自治区议会]]。[[萨米人]]在[[拉普兰区]]北部关于语言和文化事务上设有半自治的{{le|萨米人原住民区域|Sami native region (Finland)}}。

芬兰原先有12个[[芬兰省份|省份]](芬兰语:单数 ''lääni'',复数 ''läänit'';{{lang-sv|''län''}});1997年重新划定行政区后省份减少到6个,2009年底所有省份撤销,并从2010年起划为20个[[芬兰行政区|行政区]]({{lang-fi|maakunta}});2011年1月1日,[[東新地區]]和[[新地區]]合併<ref>{{cite web |url=http://www.valtioneuvosto.fi/ajankohtaista/tiedotteet/tiedote/fi.jsp?oid=274585 |title=Valtioneuvosto päätti Uudenmaan ja Itä-Uudenmaan maakuntien yhdistämisestä |date=2009-10-22 |publisher=Ministry of Finance |language=fi |accessdate=2010-12-3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07084712/http://www.valtioneuvosto.fi/ajankohtaista/tiedotteet/tiedote/fi.jsp?oid=274585 |archivedate=2011-08-07 }}</ref>,行政区变为19个。其中[[奥兰 (芬兰)|奥兰]]政府享有高度自治。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