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山西壺口瀑布

移除 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陝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穀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余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跌落深槽,形成落差達50米的壺口大瀑布。
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時僅150至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 ,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 ;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凍,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衝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間,這時,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穹,刹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彙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
壺口瀑布的聲音令人振奮,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爭及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裏,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回到延安,冼星海為這首詩譜了曲,傑出的<<黃河大合唱>>就此誕生了。這首表現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曾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鬥。
1,1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