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681
次編輯
變更
马凤图
,無編輯摘要
马凤图其长子广达以刀法见长。广达曾任冯玉祥部手枪队队长等职,长城抗战之役中,以身殉国。抗战爆发后,长子牺牲于长城战线,老年丧子,对他精神打击很大,此后基本脱离政界,专心研讨武术及中医。
1945年以后任西北师院体育系兼职副 [[ 教授 ]] ,期间为教课之需,创编了后来被列为劈挂拳第四路的“太淑拳”。
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 [[ 兰州 ]] 创办“华斌体育学社”。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从事 [[ 医学 ]] 工作。晚年客居西北,经数十年之传习与研究,融汇各家之长,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以“通备劲”为核心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以及奇枪、风魔棍、劈挂刀、袍剑、缠丝鞭杆等拳械的独特风格,并广为流传于西北诸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凤图谢辞 [[ 人民政府 ]] 所予的物质待遇,以医术为业,自食其力。由此避开了解放后的一系列风潮独善其身。从事医学工作,历任甘肃省政协委员,省民革常委,省武协主席,省中医协会主席等职。马凤图继承了黄林彪所传之劈挂拳等艺,又继承了孟村,罗曈俩支八级拳及罗曈系统的六合大枪,又通过郝鸣九等学到徐兆雄系统的翻子,戳脚等艺。后来又采撷了西北地区的棍法及鞭杆法之萃要,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融汇熔铸,终于形成了以“通备劲”为核心的通备门拳械系列。这个系列理论上发端于李云标,肖和成,及黄林彪。实践上则重要完成于马凤图及其弟马英图。这个系列既包括分属长拳,短打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拳法。也包括源远流长的枪,棍,刀,剑等器械。他与河北省劈挂,八极,及 [[ 东北 ]] 地区翻子,戳脚同源而异流,劲力特质和演练风格上则存在鲜明的不同。
马凤图晚年潜居西北 [[ 宁夏 ]] ,经过他数十年的传习推广,以“通备劲”为特征的劈挂,八极,翻子,戳脚等全套拳法,以及奇枪,风磨棍,劈挂刀,剃袍剑,缠海鞭杆等器械套路,已广泛的流行于西北诸省,成为解放以后西北诸省参加全国性武术活动的代表性拳种套路。
1973年,马凤图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