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梵高

增加 10,41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梵高 |圖片 = File:614e86e623b14231938c03f564d88b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2%B5%E9%AB%98&…”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梵高
|圖片 = [[ File:614e86e623b14231938c03f564d88b00.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2%B5%E9%AB%98&src=tab_www&correct=%E6%A2%B5%E9%AB%98&ancestor=list&cmsid=6faff4b0f09a7e8347c0f60f3a9d4212&cmras=6&cn=0&gn=0&kn=50&crn=0&bxn=20&fsn=130&adstar=0&clw=245#id=b535d82a7ccc3156c889ea996177d86c&currsn=0&ps=103&pc=103 原圖鏈接][http://www.wx24.cn/ww_v6_Article.asp?id=15413 来自微文周刊]]]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公元1853年3月30日
| 國籍 = 荷兰
| 别名 =  凡高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后印象主义的先驱
| 知名作品 = 自画像系列、星空、向日葵系列、吃土豆的人
}}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

中文名:文森特·威廉·梵高

外文名: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别名:凡高

国籍:荷兰

出生地:津德尔特

出生日期:公元1853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公元1890年7月29日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世界上最著名画家之一 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影响深远

代表作品:自画像系列、星空、向日葵系列、吃土豆的人等

派 别:后印象派

血 型:AB

星 座:白羊座

==人物简介==

梵高(荷兰语: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与《麦田乌鸦》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其中《麦田乌鸦》是梵高去世前最后一幅画。麦田是梵高最喜欢的的地方,乌鸦是“报忧鸟”,表达了梵高临死前的心情。

1861年梵高开始受教育,在学习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及英语表现不错,但在1868年3月中断学业,并在1869年7月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公司见习。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直到约莫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奥,其从不间断、无私的提供梵高经济资助。他们终身的友谊可于他们在1872年8月前往来的多封书信间查证。

姓名

“梵高”(Van Gogh)的发音,在英语与荷兰语中皆有所变化。英语中,发音为 /ˌvæn ˈɡɒx/ ,或 /ˌvæn ˈɡɒf/ (英国),或/ˌvæn ˈɡoʊ/ 中不发音的gh(美国)。因此可能就是以英美音而译作(文森特·梵高)标准荷兰语中,荷兰方言的荷兰语读音: [ˈvɪntsɛnt faŋˈxɔx]。但以荷兰语其音为(文森特·梵高和)。然而,尽管双亲来自荷兰,梵高于布拉邦长大,并以布拉邦方言进行书写;因此梵高很可能以布拉邦口音说他的名字:[vɑɲˈʝɔç]。在梵高创作了许多作品的法国,[[IPA|[vɑ̃ ɡɔɡə]]]。法语发音为(文森特·梵高格)

==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

文森特·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位置靠近布雷达的村庄津德尔特。他是安娜·柯妮莉雅·卡本特斯与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之子,其父西奥多鲁斯是荷兰归正宗教会的神职人员。文森特以他的祖父为名,其也是恰一年前头一胎死产的哥哥的名字。以此方式重新使用名字的做法并不罕见。文森特在梵高家族中是个常见的名字;他的祖父(1789–1874)于1811年在莱顿大学得到神学学位。祖父文森特有六个儿子,其中三名是艺术品商人,包括另一个在梵高信中称呼其为“零屌叔叔”的文森特。祖父文森特或许是被轮到以他父亲的叔父——成功的雕刻家文森特·梵高(1729—1802)——命名。艺术与宗教是两项深深吸引著梵高家族的职业。他的弟弟西奥·梵高于1857年5月1日出生。梵高有第三个弟弟柯尔,还有三个姐妹:伊丽莎白、安娜与维尔敏娜。

文森特小时候是个认真、沉默与慎虑小孩。1860年,他到尊得特乡村学校就读,其唯一的老师是天主教徒,并有约二百名学生。自1861年起,他和他的妹妹安娜在家中由家庭女教师指导,一直到1864年10月1日,他到了荷兰泽文伯根的私立珍普洛维利寄宿小学就读,离他家约有20英里(32千米)。

1869年至1876年,他分别在古庇画行(Goupil & Cie)的海牙、伦敦、巴黎分店就职,遭解雇后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Ramsgate),在寄宿学校服务。他在1877年于多德雷赫特的画店当助理。文森特·威廉·梵高在1878年返回艾登,在布鲁塞尔的传教士培养学校学习3个月。他在没有领到许可证的情况下,于波瑞纳吉的煤矿区开始传教活动。次年由布鲁塞尔传教本部解除传教士职务。他在1880年下决心成为画家。他在1881年回到艾登向表姐凯(Kee Vos-Stricker)求婚,遭到拒绝。文森特·威廉·梵高在1886年,进入美术学院学习,但与老师对立,1个月后退学,辗转到巴黎,住在弟弟西奥的公寓,结识了罗特列克、贝纳、毕沙罗、高更等画家,与高更成为好朋友。

===纽南时期===

在纽南时,梵高完全埋首于绘画中。他曾付钱叫男孩找来鸟的巢窝 ,然后在他们的小屋中飞快的 素写下织布鸟的样貌。1884年秋季,邻居的女儿、比文森特年长十岁的玛戈特·贝格曼,在梵高献身于绘画时一直陪伴着他,并爱上梵高,梵高也予以回报(尽管没有贝格曼的那般满腔热情)。他们决议结婚,但遭到双方家人反对。玛戈特企图以番木鳖碱自杀,但文森特紧急将她送到医院。1885年3月26日,梵高的父亲死于心脏病。梵高因而哀恸欲绝。

第一次,巴黎传来了对他的某些作品有兴趣的消息。春季,梵高创作了现被视为他第一幅主要的作品《吃马铃薯的人》。到了八月,梵高在油画商卢尔斯在海牙的展览橱窗,首次展出了他的作品。九月,梵高遭指控,指他让他的一名年轻农家模特怀了身孕,天主教村神父于是禁止村民为梵高做模特。

1885年,文森特创作了数组静物画。《草帽与烟斗的静物画》,以及另一幅同时期的画作《砂锅与木屐的静物画》,都充分表现了梵高画技的熟练非凡。二幅画皆展露了平稳、严密的笔触与色彩细致变化的特色。

在纽南的期间,梵高的常用的色系是昏暗的大地色调,尤其喜爱深褐色,但却不见任何在他后来的知名画作中,鲜明生动画风的发展痕迹。(当文森特抱怨西奥没有在巴黎付出足够的努力来出售他的画作时,西奥驳覆指它们的色彩太暗淡,没有挤进当今流行的鲜亮印象派画风。)在他待在纽南的二年间,他完成了多幅绘画与水彩画,及近二百幅的油画。

梵高于1886年3月前往巴黎,就学于费尔南德·柯尔蒙的画室,期间与弟弟西奥同住。在这段时间他俩人无需通信,所以他此时的生活详情难以被后人所知。他创作了几幅巴黎街景作品,如“塞纳河上的桥(阿尼埃尔)”。

逗留巴黎期间,梵高搜集了一些日本浮世绘风格的雕版作品。早在安特卫普时,他就对这类艺术深表兴趣,用浮世绘画作装饰了自己的画室。他搜集了上百件此类画作,并且在自己的很多作品里运用了这种风格。1887年画作“唐居伊老爹”的背景就有几幅浮世绘。1888年作品“枝上杏花开”更是强烈地表现了梵高对日本艺术的热爱。

===安特卫普时期===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巴黎时期===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梵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在弟弟提奥的介绍下,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画家,比如劳特累克、高更、修拉、毕沙罗等。在受到印象派影响后,梵高的画风发生了变化,画面变得明亮起来。他还在创作中吸收了印象派的一些技法,如点彩法等。这一时期梵高开始了大量的自画像的创作。2年后,梵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