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36
次編輯
變更
羅伯特·洛威爾
,無編輯摘要
其作品影響了包括希尼]、[[米沃什]]、[[布羅茨基]]、[[沃爾科特]]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畢肖普、普拉斯、默溫等在內的多位同代和後輩詩人。<ref>[http://www.dictall.com/indu/339/3388591734D.htm ]詞都網-美國詩歌-最具影響力 羅伯特·洛威爾簡介]</ref>
早年寫下「一種冷眼旁觀的自足詩歌」 [[ 德里克· 沃爾科特 ]] (Derek Walcott)在《論洛威爾》一文中說的:「他的學徒期是憤怒。年輕時的每一個短語都凝聚著熱烈的野心。」
曾就讀於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但在受到南方形式主義詩歌學院的影響後,他轉到俄亥俄州甘比爾(Kambier)的肯揚學院(Kenyon College)。
1937年春天和夏天,那是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最後歲月,洛威爾在田納西遇見 [[ 蘭瑟姆 ]] 和 [[ 泰特 ]] 這兩位新批評派的主將。在他們的影響下,他的詩風多少沾染了新批評派的印跡。當年入讀凱尼恩學院,洛威爾所師從的就是蘭瑟姆。
1940年,畢業於肯揚學院。後進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讀英語文學碩士,師從另兩位新批評派主將—— [[ 沃倫 ]] 和 [[ 布魯克斯 ]] ,接受了正統的新批評派詩歌訓練。
==二戰因良心拒服兵役==
洛威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良心拒服兵役,因此入獄,在康涅狄格州丹伯里的聯邦監獄服刑5個月。並積極抗議越南戰爭—他的個人生活充滿婚姻和心理動盪。他患有嚴重的躁狂抑鬱症,並為此反复住院。
一方面是由於他經常崩潰,另一方面是由於WD Snodgrass和 [[ 艾倫·金斯伯格 ]] (WD Snodgrass)這樣年輕的詩人的影響 , 。 洛威爾在1950年代中期開始從個人經驗中直接寫書,並放鬆了對傳統樂器和形式的堅持。1959的《生命研究》,是洛威爾一個分水嶺的作品,該書永遠改變了現代詩歌的面貌,這部被視為「自白派」的開創之作中,洛威爾對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心理變化作了坦率的表述,具有強烈的自傳性。其中的內容既真實又私密,不僅涉及他的家庭背景、夫妻關係,還包括令他最痛苦的精神病史、他對戰爭的厭惡和對未來的絕望。<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1/c404092-31501528.html 中國作家網--世界文壇--羅伯特·洛威爾《生活研究》:穿過時代的針眼]</ref>
洛威爾等人的詩歌寫作將這種告白制度放置在了一個價值正在急劇解體和重構的社會(二戰後的美國社會)自白派詩歌的任務,是要揭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生命個體所承受的壓強。
1944年,出版第一卷詩《不一樣的土地》(Land of Differentness,)講述了一個處於危機和渴望精神安全的世界。
1946年,出版詩集《威利老爺的城堡》(Lord Weary's Castle)彼時,他仍然遵循著「新批評派」的傳統寫法,將「形式工整而內容艱深」作為創作的重心,但很快,他便走向了傳統的反面。在詩人 [[ 威廉·卡洛斯·威廉士 ]] 那裡,洛威爾發現了一種結構鬆散、口語化的自由詩體,他還從好友 [[ 伊莉莎白·畢肖 ]] 普樸實有力的語言中汲取經驗。
1947年,《威利老爺的城堡》獲得了 [[ 普利策獎 ]] 。他從聖公會主義向天主教的轉變,並探索了美國清教徒遺產的陰暗面。
==美國桂冠詩人==
1947年,洛威爾被任命為國會圖書館的詩歌顧問(現為詩人桂冠詩詞顧問),擔任該職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