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38
次編輯
變更
白莲教
,無編輯摘要
在 [[ 元朝 ]] 时,白莲教与明教、红巾军、弥勒信仰有关。元末白莲教和明朝建国的关系亦有专书介绍。在 [[ 明朝 ]] 以后,接受了罗思孚的“无生父母”思想,成为了罗教系统的秘密宗教。
==发展==
茅子元是 [[ 天台宗 ]] 门下的弟子,崇慕慧远白莲社之遗风,又受天台宗派观念的影响,因而改造了兴于民间,成员关系松散的在家佛教“莲社”,在庶民中组织起一有师承、有教义,倡导念佛往生的社团。这个团体不但有出家弘法的僧人,也有在家信徒;并且,为使教法更普及于大众,白莲宗允许在家弟子从事吸纳门徒、宣传教法、化缘建佛堂等,按佛教传统只能由僧人进行的活动,这样便形成了僧、俗两个传法系统。这一组织架构是白莲宗最大的特色,但也与佛教的传统相对立,在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因此被佛教界所非议。
白莲宗不杀生、不饮酒,禁食葱乳,严守护生之戒,因此宗徒号称“白莲菜”,又称“茹茅阇梨菜”。外人则称之为“吃菜事魔”。茅子元去世后,有小茅阇梨继承茅子元之教,使之盛行南方,由于出家僧众对在家俗众并无强制约束力,对冒称白莲道人触犯刑法者,亦无从管制,又混杂民间 [[ 信仰 ]] ,因而日久渐生风俗坏乱之弊,“庶俗僭称活佛如来,妇人擅号佛母大士”,妄谈般若,乱说灾祥。因此常被取缔。也因此流传不广,故影响不大。
而后,在教义上,白莲宗受到弥勒教影响,从崇奉极乐世界的 [[ 阿弥陀佛 ]] 改信奉兜率内院的“当来下生娑婆世界”的弥勒佛,以净土宗的譬喻“火中生白莲”为象征,并混合了明教的内容。
白莲宗以弥勒佛将会来救世的传说,作为号召,动辄宣称弥勒佛下生,起兵造反,自然也开始反抗元朝统治。 [[ 元世祖 ]] 至元十七年(1280年)春, [[ 江西 ]] 都昌县杜万一(又名杜可用)号称“杜圣人”,以白莲宗 [[ 组织 ]] 发动起事,后自称“天王”,改元“万乘”。这是白莲宗诞生后策动的第一次民变;但因为白莲宗与白莲教在历史上界定区分并不明确,因此也被认为是白莲教第一次民变。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因皇帝认为此等人物“有妻子,身已不清净”,敕禁白莲社。时有庐山东林寺普度(?—1330年),自承慧远留下的千年正教,致力于复教运动,撰写《庐山莲宗宝鉴》10卷,阐明了子元所倡白莲宗的真义,上奏朝廷。于是白莲宗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得以复教。普度受命为教主,世称优昙宗主。在 [[ 宗教 ]][[ 政策 ]] 宽松白莲教可以公开传播时期,白莲教宣扬“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其势力渗透到 [[ 河南 省|河南]] 、江淮和 [[ 长江 ]] 流域地区。但是,宗门的情弊仍未改善,复有社会反对分子潜入,故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后又遭禁断。
成化十八年(1482年),山东即墨军人罗思孚在北直隶创立了罗教,提倡“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教义,认为人终究必须回到“无生父母”的身边,而“无生父母”成为最高阶的主神。“无生父母”此一概念,演变为惟一的神“无生老母”,无生老母为白莲教等等教派所接受,几乎皆以“无生老母”为主神,并有三教合流的姿态,宣扬“无生老母”将派遣弥勒佛下凡拯救世人。
清兵入关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又与许多民间宗教融合,如老官斋、八卦教,其名目繁多,加上旧有支派,竟高达百余种,教义更加芜杂。清朝的白莲教徒以反抗为己任,倡言“日月复来”,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从而遭到清朝镇压。
清 [[ 顺治 ]] 、 [[ 康熙 ]] 、 [[ 雍正 ]] 、 [[ 乾隆 ]] 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到了乾隆后期,清朝国力开始下降,是白莲教鼎盛时期,在 [[ 东北 ]] 和南方各省广泛流行,其中又以大乘教流行最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清水教徒王伦聚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