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增加 25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西 ''' 溪国家湿地公园 ''' 坐落于 [[ 浙江省 ]][[ 杭州市 ]] 区西部,离杭州主城区武林门只有6公里,距西湖仅5公里。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 [[ 面积 ]] 约为11.5平方公里,分为东部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中部湿地生态 [[ 旅游 ]][[ 休闲 ]] 区和西部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 [[ 文化 ]] 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2009年11月03日,被列入 [[ 国际 ]] 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1月10日,被评为 [[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ref>[https://www.sohu.com/a/212583588_472825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四季皆宜] ,搜狐,2017-12-25</ref>。2017年12月,被评选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 [[ 教育 ]] 基地。
==简介==
西溪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 [[ 民国 ]] ,再兴于当代。
西溪是 [[ 中国 ]] 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湿地,也是中国首座 [[ 国家湿地公园 ]] 。它蕴涵了“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南隐、北俗、东闹、西静”是西溪的分区特征。
==历史沿革==
=== 远古雏形===
在四、五千年前,西溪的低湿之地,如受 [[ 天目山 ]][[ 季|春]][[夏季| ]] 洪水的冲流,此处被淹没便成了 [[ 湖泊 ]] ,而干旱之时,湿地也就出现。湿地随隐随现的现象,因此可以把它称为雏形阶段。从 [[ 东汉 ]] 熹平元年(172年)建造南湖算起,到唐末五代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年时间,是西溪湿地形成期。
=== 宋元发展===
到了 [[ 朝|宋]][[元朝| ]] 时期,在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朝廷正式在此建置西溪镇,这是西溪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这也说明了西溪是个千年古镇。 [[明朝| ]][[清朝| ]] 时期,西溪两岸的 [[ 社会 ]][[ 经济 ]] 与文化,得到了多方面的进展,养鱼育蚕、种竹培笋与茶叶果蔬等农副业得到发展,成为郊区农业的特色。
=== 民国萎缩===
[[ 民国 ]] 后,湿地日渐萎缩。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西溪地域多个乡镇的建立,工厂企业的发展,使西溪湿地范围逐渐缩小<ref>[https://www.d1xz.net/wenhua/chengshi/art91069.aspx 杭州三西之一的西溪湿地],第一星座网,2015-5-21</ref>。
=== 开发改造===
2003年,杭州市委、市 [[ 政府 ]] 开始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
2005年,西溪湿地期建成并正式开园,并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5年,西溪湿地期建成并正式开园,并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6年,西溪湿地启动二期综合 [[ 保护 ]] 工程。
2007年,西溪湿地二期有限开园,同时,西溪三期工程开工建设。
==景区价值==
西溪湿地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能够调节 [[ 大气 ]][[ 环境 ]] ,湿地内的丰富的动 [[ 植物 ]] 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 [[ 二氧化碳 ]] ,并放出 [[ 氧气 ]] ;同时它还能吸收有害 [[ 气体 ]] ,达到净化 [[ 空气 ]] 的作用,应对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 [[ 气候 ]] 条件。
西溪湿地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湿地复杂多样的 [[ 植物 ]][[ 群落 ]] ,为 [[ 野生动物 ]] 提供了良好的 [[ 栖息地 ]] ,是鸟类、 [[ 两栖类 ]][[ 动物 ]] 的繁殖、栖息、 [[ 迁徙 ]] 、越 [[ 季|冬]] 的场所,对于提高城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40,931
次編輯